天了噜,生吃海鲜竟然可能发展出这么严重的后果……
昨日,小e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广东一名男子因生食贝类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不适,入院抢救无效死亡。死因诊断为“创伤弧菌败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
省疾控提醒,高危人群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可感染创伤弧菌,从而导致败血症,严重者甚至发生死亡。
事情是这样的据介绍,该名男子生前曾与朋友一起生吃海鲜,不久就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第三天入院治疗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医院出具的死亡诊断书结论为:创伤弧菌败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横纹肌溶解综合症、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活动期、乙肝后肝硬化。
疾控专家是这样解读的免疫缺陷者勿生食贝类
广东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黄琼博士介绍,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血色素沉着病及免疫缺陷者(由其他潜在疾病或药物治疗引起)的患者,是感染创伤弧菌后发生败血症的危险人群。
“高危人群摄入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后,可在12小时至3天内发病。约三成患者就医时出现休克,或入院后12小时内出现低血压。近八成的患者有特征性的大疱状皮损,患者经常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并常见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迹象。此外,超过一半的病人会死于原发性败血症;而在出现低血压的患者中,病死率超过90%。”
黄琼表示,对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创伤弧菌进到肠道是可以被杀死的,入不了血,就不会发展为败血症。
但是黄琼同时提醒,食源性创伤弧菌感染还有另外一型是“胃肠型”,感染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一般无发热。所以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
创伤弧菌也可通过伤口感染
创伤弧菌是一种在海岸环境中自由生活的细菌。据专家介绍,创伤弧菌感染的另一种典型途径是伤口暴露于港湾水体或职业性创伤。“创伤弧菌,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伤口入侵人体。常见的有渔民、牡蛎剥壳者等发生职业性创伤。此外如水运事故中,伤者的伤口暴露在水体中,也会发生创伤弧菌感染。”
黄琼表示,创伤弧菌感染的病情轻重不等,从轻症、自限性损害到进展迅速的蜂窝织炎和肌炎,其中蜂窝织炎和肌炎病灶扩散和破坏速度类似于气性坏疽。“伤者感染创伤弧菌后,约3~4小时伤口就会红、肿。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还会导致组织溃烂坏死。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和治疗,很快就会引起败血症甚至导致死亡。”
教你预防创伤弧菌感染1贝类要煮熟煮透方可进食:
对于带壳的贝类,可以煮,水沸至贝壳张开后5分钟;可以蒸,至贝壳张开后9分钟,注意不要吃烹调过程中壳未张开的贝类。
对于不带壳的贝类,可以煮,水沸后3分钟;可以炒,温度约为℃至少10分钟。
2处理煮熟的贝类时,要避免被生的海产品或被污染的海水污染。
3贝类食品烹调后及时食用,剩余部分密封冷藏。
4肝病患者或免疫缺陷者(因治疗或基础性疾病所致),以及酗酒者,切勿生食贝类。
5身体有伤口或者免疫力低下,避免下海游泳。
6清洗和处理海鲜时,要戴上手套避免扎伤。若被扎伤后出现红、肿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不聊了,小e去煮海鲜了,嗯,一定要煮熟……
记者蒋隽通讯员梁宁
在新港街慢品生活
Designby微社区e家通和谐新港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