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单元
一、A1
1、下列不是肿瘤的原因的是
A、甲基胆蒽
B、亚硝胺类物质
C、霉菌毒素
D、化脓菌感染
E、遗传因素
2、癌与肉瘤的主要不同点是
A、组织来源
B、转移方式
C、大小
D、硬度
E、生长速度
3、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项目中,不正确的是
A、分化程度
B、生长速度
C、转移否
D、生长方式
E、肿瘤大小
4、下列属于肿瘤性增生的是
A、反应性增生
B、修复性增生
C、生理性再生性增生
D、炎症性增生
E、失去原有组织结构与功能,并无自限性的增生
5、肿瘤的基本特性中,不正确的是
A、肿瘤是一种异型性增生
B、肿瘤的基本特性,主要由肿瘤实质细胞决定的
C、肿瘤间质不是指肿瘤中结缔组织
D、肿瘤细胞可以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
E、肿瘤的硬度一般与肿瘤成分及间质的多少有关
6、炎症的原因中,错误的是
A、免疫应答
B、细菌性因素
C、化学性因素
D、遗传性或先天慢性因素
E、物理性因素
7、血栓形成条件,下列错误的是
A、血管内膜损伤
B、血管中层坏死
C、血流状态的改变
D、血液凝固性增高
E、血流缓慢
8、不符合慢性炎症的病变是
A、大量纤维素渗出
B、炎症性息肉
C、炎性假瘤
D、多量纤维组织增生
E、炎性肉芽肿形成
9、有关炎症介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引起组织增生
B、可引起血管扩张
C、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
D、可具有趋化作用
E、可引起发热和疼痛
10、肉芽肿性炎的特点是
A、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局部组织增生
B、疏松组织内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
C、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D、大量纤维蛋白粘膜表面渗出
E、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结节状增生
11、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
B、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
C、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D、病变组织变质、渗出、增生
E、周围血液中自细胞增多和炎区白细胞浸润
12、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A、血栓形成
B、血栓栓塞
C、血管严重受压
D、动脉痉挛
E、动脉壁肿瘤
13、脑动脉栓塞的栓子最可能来自
A、左心房附壁血栓
B、右心房附壁血栓
C、右心室附壁血栓
D、下肢股静脉血栓
E、肠系膜静脉血栓
14、属于代偿性肥大的是
A、妊娠子宫
B、哺乳期乳腺
C、毒性甲状腺肿
D、单纯性甲状腺肿
E、右侧肾摘除后左侧肾增大
15、不符合干酪样坏死的描述是
A、多由结核杆菌引起
B、淡黄色、干燥、易碎
C、镜下呈红染、颗粒状、无结构的物质
D、含有多量脂质
E、可见原有结构影像
16、属于液化性坏死的是
A、心肌梗死
B、脑梗死
C、肠梗死
D、肾梗死
E、脾梗死
17、关于脂肪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磷中毒时,脂肪变性首先累及肝小叶中央的细胞
B、肝淤血时,脂肪变性首先累及肝小叶周边的细胞
C、肾远曲小管容易发生脂肪变性
D、严重贫血时,心肌乳头肌可呈虎斑状
E、心肌脂肪变性常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18、符合萎缩的描述是
A、萎缩器官不能恢复原状
B、萎缩器官问质细胞减少
C、萎缩器官功能正常
D、萎缩细胞的细胞器减少
E、萎缩属不可复性改变
19、下列良恶性肿瘤最主要鉴别点是
A、大小
B、生长速度
C、是否转移
D、边界
E、实质细胞多少
20、下列不属于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的是
A、外观
B、细胞数
C、蛋白质含量
D、是否有蛋白质
E、比重
21、下列有关急性炎症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起病急骤
B、病变持续时间相对短
C、以变质性变化为主
D、炎症细胞浸润常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E、炎症局部不出现增生性病变
22、关于白细胞渗出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以阿米巴运动方式从血管内游出
B、白细胞的渗出是一个主动运动的过程
C、白细胞渗出过程中包括附壁、游出、趋化等复杂过程
D、它是一种单纯漏出
E、与炎症介质有关
23、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
A、化学性因素
B、生物性因素
C、物理性因素
D、免疫性因素
E、遗传性因素
24、关于炎症,描述错误的是
A、炎症可以表现为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
B、炎症患者可发烧
C、白细胞可升高
D、炎症局部血管通透性升高
E、炎症组织不会发生坏死
25、下列情况属于炎症渗出的是
A、白细胞游出
B、碰伤后皮下血肿
C、梗死灶周红细胞渗出
D、肿瘤坏死液化
E、磨擦性血疮
26、梗死是指
A、由于局部动脉血流阻断引起的坏死
B、生理性程序性死亡
C、由于特殊组织感染引起的坏死
D、由于胰腺酶溢出引起的坏死
E、由于出血引起的坏死
27、关于血栓形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流缓慢可以促进血栓形成
B、大面积烧伤及失血过多等可促进血栓形成
C、血栓可以完全溶解吸收
D、血栓不能钙化
E、血栓阻塞的血管可以再通
28、下列出血不属于破裂性出血的是
A、肝硬变导致的食道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B、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
C、空洞型肺结核引起的大咯血
D、肾小球肾炎引起的尿血
E、痔疮出血
29、关于静脉性充血(淤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原因上可分为全身性及局部性
B、是血液淤积在静脉内的一种表现
C、淤血可以引起局部组织水肿
D、淤血是血流加速,血流增多的结果
E、静脉管腔受压可导致局部淤血
30、关于肥大,描述错误的是
A、是组织、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
B、是实质细胞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加
C、常有器官功能增强,具有代偿意义
5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病理学
D、器官或组织体积增大
E、是间质细胞增生结果
31、骨折后患肢的萎缩,描述正确的是
A、是营养不良性萎缩
B、是废用性萎缩
C、是压迫性萎缩
D、是生理性萎缩
E、是神经性萎缩
32、关于肉芽组织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肉芽组织最后常转变为瘢痕
B、它有填补伤口的作用
C、它可机化凝血块及坏死组织
D、它是幼稚的结缔组织
E、它的主要细胞是纤维细胞
33、关于坏死,下述错误的是
A、是不可复性变化
B、是组织、细胞代谢停止
C、是可复性变化
D、是指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E、坏死组织最后变为一片无结构物质
34、组织坏死组织学上的主要标志是
A、细胞质的变化
B、间质的变化
C、细胞核的变化
D、血管变化
E、细胞膜的变化
35、长期慢性高血压病,细动脉发生
A、钙化
B、坏死
C、粥样硬化
D、玻璃样变性
E、炎症
36、脂肪沉积主要发生的器官是
A、肝
B、脑
C、肺
D、脾
E、胃
37、不符合萎缩的是
A、高血压的左心室
B、80岁老年人的脑
C、慢性高血压的肾实质
D、脑积水的脑实质
E、晚期癌症患者的心脏
38、下列哪项关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叙述是错误的?
6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病理学
A、癌症是一种基因病
B、多种因素起作用
C、常为多阶段演进过程
D、单个基因改变即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变
E、既有癌基因改变,又有肿瘤抑制基因改变
39、不属于癌前病变的是
A、粘膜白斑病
B、甲状腺腺瘤
C、膀胱乳头状瘤
D、阴茎乳头状瘤
E、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40、原位癌是指
A、早期癌
B、原发癌
C、粘膜内癌
D、未发生转移的癌
E、未突破基底膜的癌
41、诊断腺癌时,下列指标中哪项最重要
A、肿瘤出血坏死明显
B、肿瘤呈浸润性生长
C、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
D、肿瘤发生于实体腺
E、恶性肿瘤细胞呈腺样排列
42、肿瘤转移的确切依据是
A、肿瘤细胞侵入静脉
B、肿瘤细胞侵入动脉
C、肿瘤细胞出现在血液中
D、肿瘤细胞栓塞于远隔器官
E、在远隔器官形成与原发瘤同一组织学类型的肿瘤
43、下列哪种肿瘤是恶性肿瘤?
A、畸胎瘤
B、错构瘤
C、精原细胞瘤
D、多形性腺瘤
E、纤维腺瘤
44、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的形态学依据是
A、组织结构紊乱
B、胞浆嗜碱性
C、浸润周围组织
D、细胞核多形性
E、出血坏死
45、肿瘤性增生区别于炎症性增生的特点是
A、增生组织不分化不成熟
B、血管增生
C、纤维组织增生
D、器官的实质细胞增生
E、炎症细胞浸润
46、假(伪)膜性炎的渗出物主要为
A、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坏死组织
B、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组织
C、纤维素、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E、粘液、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
47、纤维素性血栓主要发生在
A、下肢深静脉
B、左心耳
C、微循环
D、心室壁瘤内
E、门静脉
48、关于栓塞的叙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进入血液的癌细胞均可形成转移灶
B、脂肪栓塞均由创伤引起
C、羊水栓塞不引起死亡
D、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栓子多来自下肢深静脉
E、减压病是氧气栓塞
49、肉芽组织内发挥抗感染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肌纤维母细胞
C、炎症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胶原纤维
50、肉芽组织的结局是
A、填平伤口
B、纤维化
C、毛细血管演变为小动脉或小静脉
D、抗感染作用后消失
E、长期存留在体内
51、属于完全性再生的是
A、胃溃疡的修复
B、脑梗死的修复
C、肺空洞的修复
D、肝细胞灶状坏死的修复
E、心肌梗死灶的修复
52、属于稳定细胞的是
A、男性及女性生殖管道被覆上皮细胞
B、淋巴造血细胞
C、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肝细胞
D、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
E、表皮细胞和间皮细胞
53、纤维素样坏死可见于
A、良性高血压
B、甲状腺功能低下
C、巨细胞性动脉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动脉粥样硬化
54、关于细胞内玻璃样变性错误的描述是
A、肾近曲小管上皮内的玻璃样小滴由重吸收的血浆蛋白构成
B、近曲小管上皮玻璃样变多见于肾盂肾炎
C、肝细胞内的Mallory小体由前角蛋白构成
D、Mallory小体多见于酒精中毒时
E、浆细胞内的玻璃样小体由免疫球蛋白构成
55、增生是指
A、器官和组织体积缩小
B、器官和组织体积增大
C、一种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
D、由于实质细胞增多而造成器官、组织体积增大
E、器官和组织先天发育异常
56、化生是指
A、细胞体积增大
B、细胞数量增多
C、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
D、一种分化组织代替另一种分化组织
E、细胞体积缩小
二、A2
1、女性,20岁,发现右乳肿物近一年,肿物逐渐长大,直径约为3cm、界清、活动。行肿物切除,发现肿物包膜完整,请问此肿物可能是
A、良性肿瘤
B、炎症
C、水肿
D、出血
E、分泌物淤积
2、男性,18岁,右后颈部患疖肿(化脓性毛囊炎),行切开引流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但在伤口愈合约2周后,伤口处逐渐又出现一结节状病变,逐渐长大,增长到约2cm×1.5cm时,不再继续长大,逐渐变硬,已历时5年,未再继续增大,有时有轻痒。此病变最大的可能是
A、肿瘤
B、炎症
C、水肿
D、瘢痕疙瘩(体质性结缔组织修复性过度性增生)
E、陈旧性坏死
3、女性,18岁,突感右下腹痛,诊断为阑尾炎,手术切除阑尾。发现阑尾表面有脓性渗出,组织学检查阑尾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此炎症属于
A、急性化脓性炎
B、急性出血性炎
C、急性增殖性炎
D、急性坏死性炎
E、急性变质性炎
4、女性,22岁,腰痛一年余,一周前经X线检查诊疑为腰椎结核,作病变区穿刺活检,病理组织检查发现有淋巴单核细胞浸润,有干酪性坏死,并有结核结节形成,此炎症属于
A、化脓性炎
B、非特异性炎
C、肉芽肿性炎
D、坏死性炎
E、变质性炎
5、男性,25岁,近来易疲、食欲下降、轻度黄疸,肝区疼痛,肝功能异常。肝穿病理检查发现肝细胞有变性坏死、单核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轻度增生。诊断急性肝炎,此炎症属于何种类型炎症
A、渗出性炎
B、卡他性炎
C、变质性炎
D、化脓性炎
E、出血性炎
6、男性,60岁,近2年来经常有劳累后心前区疼痛症状(冠状动脉痉挛),突然发生持续性心前区痛,持续3小时尚不消退,服血管扩张药也不缓解。入院检查诊断为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属于
A、贫血性梗死
B、液化性坏死
C、败血性梗死
D、出血性梗死
E、坏疽
7、男性,65岁,肠癌根治术后8天,发现左下肢肿胀,有可凹性水肿,诊断为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述哪项与此血栓形成关系最大
A、癌细胞坏死,释放凝血因子
B、下肢活动少,静脉回流缓慢
C、大手术后代偿性血小板增多
D、血中纤维蛋白升高
E、血中白蛋白升高
8、女性,55岁,患二尖瓣狭窄为主型瓣膜病15年,近年呼吸困难加重,常咳粉红色泡沫痰。患者肺的变化中,不正确的是
A、肺泡内有水肿液
B、肺泡内有红细胞
C、肺小静脉、毛细血管扩张淤血
D、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渗出
E、肺泡内可见吞噬红细胞的吞噬细胞
9、女性,60岁,患高血压病已5~6年,时高时正常。近来查体,发现左心室增厚。此种增厚属于
A、代偿性肥大
B、炎症性肥大
C、内分泌性肥大
D、增生性肥大
E、生理性肥大
10、男性,10岁,因车祸致左小腿横断性断裂伤,抢救及时,行断肢再植术后,左小腿功能恢复尚好,在行此种断肢再植术后,下列组织属完全再生的是
A、皮肤
B、神经
C、肌肉
D、大动脉
E、大静脉
11、男性,65岁,患有动脉硬化症。一天突然感右下肢下段疼痛,继之变黑、干燥,失去弹性,有臭味,病变从末端止于小腿下1/3部,病变与健康组织之间界限较清楚。外科诊断局部组织坏死,行小腿下段截肢术,这种坏死是
A、干性坏疽
B、出血性坏死
C、化脓性坏死
D、干酪性坏死
E、慢性坏疽
12、男性,35岁,查体发现右上肺有界限不清灶状病变,疑为肿瘤,作肺病变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结核,病灶中有明显坏死,此种坏死是
A、化脓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干酪样坏死
D、纤维素样坏死
E、出血性坏死
13、男性,50岁,酗酒时间达10年以上,近一年多来经常肝区疼痛,查肝中等大。肝穿病理组织学上显示无明显炎症,但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空泡,这些空泡为
A、糖原
B、水
C、脂肪
D、粘液
E、蛋白
14、女性,60岁,右颈淋巴结肿大3个月,蚕豆大小,其可能性最小的病变是
A、转移癌
B、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C、恶性淋巴瘤
D、淋巴结结核
E、转移性肉瘤
15、女性,40岁,体检时发现右肺上叶有直径3cm的结节。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肺的炎性假瘤,不符合炎性假瘤的病变是
A、纤维组织增生
B、肉芽肿形成
C、小血管增生
D、单核、淋巴细胞浸润
E、肺泡上皮增生
16、男,24岁,吸烟,近一年来右下肢行走后疼痛,休息后好转,出现间歇性跛行。近一月来,右脚蹈趾变黑、皱缩、失去知觉,此种病变是
A、液化性坏死
B、固缩坏死
C、干性坏疽
D、湿性坏疽
E、干酪样坏死
17、男,30岁,酗酒时间约8年余,日消费北京二锅头酒约ml。近半年来经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穿刺显示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肝细胞灶状坏死。肝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红染的半透明小体。这些透明小体的成分为
A、前角蛋白
B、免疫球蛋白
C、血浆蛋白
D、HBsAg
E、糖原颗粒
答案部分
一、A1
1、D这道题选D,D是化脓性感染的病因,不是肿瘤的原因。而其他均可以诱发肿瘤.
2、A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叫癌,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肉)的恶性肿瘤叫肉瘤。通常所讲的癌症指的是所有的恶性肿瘤,包括癌与肉瘤等。因此主要不同点是组织来源
3、E教材有描述:关于良、恶性肿瘤的区别主要从组织分化程度、核分裂、生长速度、生长方式、继发改变、转移、复发、对机体影响等方面进行鉴别。所以本题选E。
4、E肿瘤性增生是生长失去限制,不是炎性增生,与炎性增生的区别如下:肿瘤性增生区别于炎症性增生的特点有增生组织不分化不成熟、相对无限制性、与机体的不协调性、对机体的有害性、代谢旺盛等。血管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甚至炎症细胞浸润不但可以发生在炎症,也可以发生在肿瘤。器官的实质细胞增生可发生在炎症。
5、C肿瘤的间质由纤维结缔组织及血管组成,各种肿瘤的间质基本相同。不具备特异性,对肿瘤实质起到营养和支持保护的作用。不同种类的肿瘤,间质的量可不同。故C错
6、D任何能够引起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成为炎症的原因。1.物理性因子:高温、低温、放射性物质及紫外线等。2.化学性因子: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学物质。强酸、强碱、松节油、芥子气、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等。3.生物性因子: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为炎症最常见的原因。4.组织坏死:坏死组织是潜在的致炎因子,在新鲜的梗死灶边缘出现的充血出血带便是炎症反应。5.变态反应:当机体免疫反应状态异常时,引起不适当或过度的免疫反应,造成组织的炎性损伤。
7、B
血栓形成条件: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内皮细胞脱落后致血小板粘集,并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由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2、血流状态的改变:表现为血流变慢及涡流形成,使血小板边集,导致血栓形成。3、血液凝固性的增高:可分为遗传性高凝状态和获得性高凝状态两种。
8、A炎症,慢性炎症在致炎因子持续作用、机体抵抗力低下、治疗不当等情况下。炎症迁延不愈,转为慢性。慢性炎症的病变有多量纤维组织增生、炎性肉芽肿形成、炎症性息肉、炎性假瘤等。而大量纤维素渗出是纤维素性炎韵特点。
9、A炎症介质炎症介质是指一类在炎症过程中由细胞和血浆释放,并对炎症反应起到介导作用的内源性化学物质。目前将炎症介质的作用归类为:引起血管扩张、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趋化作用、引起组织损伤、引起发热和疼痛。引起组织增生的生长因子类物质未被归类进来。
10、E肉芽肿性炎肉芽肿性炎是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而形成结节状病变的炎症。某些病原体(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伤寒杆菌、梅毒螺旋体、霉菌等)、某些原因不明的炎症(结节病、Crohn病等)、异物(缝线、铍等)都可以表现为肉芽肿性炎。典型的肉芽肿是结核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周围包绕着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最外层可见散在的纤维母细胞和淋巴细胞。
11、D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变质、渗出和增殖。组织和细胞的变性、坏死合称变质,仅是基本病理变化的一部分内容;而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则代表着炎症的外部表现;炎症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只包含了炎症的部分血管变化和液体渗出。不能涵盖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而末梢血白细胞增多和炎症区域白细胞浸润则代表了部分炎症的全身反应和局部炎细胞浸润。也不全面。
12、A梗死的原因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栓形成,因为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多因动脉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引起。另外,血栓栓塞、血管严重受压、动脉痉挛、动脉壁肿瘤也在梗死中起重要作用。
13、A栓子的运行途径本题选项中限定了栓塞的性质是血栓栓塞,那么引起脑动脉栓塞的血栓栓子只能来自左心或主动脉。因此来自左心房附壁血栓是正确的。来自右心房、右心室和下肢股静脉的血栓栓子仅能引起肺动脉血栓栓塞。而来自门静脉的栓子则在肝内门静脉引起栓塞。
14、E代偿性肥大
肥大是指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细胞体积增大。可分为内分泌性肥大、代偿性肥大等。妊娠子宫、哺乳期乳腺、毒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都属于内分泌性肥大,而右侧肾摘除后左侧肾增大属于代偿性肥大。具有代偿功能。
15、E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多由结核杆菌引起。由于坏死灶内含有多量脂质,因此肉眼下呈淡黄色,干燥、易碎;镜下,呈红染、颗粒状、无结构的物质。由于坏死彻底,原有结构影像消失。
16、B坏死.液化性坏死脑梗死属于液化性坏死。肾梗死、心肌梗死和脾梗死属于凝固性坏死。肠梗死属于坏瘟。
17、D变性,脂肪变性脂肪变性常发生于肝、肾和心。贫血、中毒、缺氧、代谢障碍、营养不良等因素都可以引起脂肪变性。中毒时,脂肪变性首先发生于肝小叶周围的肝细胞;淤血时,脂肪变性首先发生于肝小叶中央的肝细胞。心脏发生脂肪变性时呈现虎斑心的形态改变,但只有在严重时才影响心脏功能。肾脂肪变性主要累及近端肾小管。
18、D萎缩萎缩是一种适应性改变,在除去病因后,病变是可恢复的。萎缩器官实质细胞减少,间质细胞增多,萎缩细胞体积缩小、细胞器减少,功能降低。
19、C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恶性肿瘤常有转移。为最重要的特点.
20、D
21、E正确的应该是;可以出现增生性病变.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在炎症过程中,这些病理变化综合出现,但基本是按照一定的序列先后发生,一般早期以变质和渗出变化为主,后期以增生为主,三者相互密切联系。变质属于损伤过程,而渗出和增生则属于抗损伤过程。
22、D炎症反应最重要的功能是将炎症细胞输送到炎症灶,白细胞渗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吞噬和降解细菌、免疫复合物和坏死组织碎片,构成炎症反应的主要防御环节。白细胞也可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化学介质和毒性氧自由基等,引起组织损伤并可能延长炎症过程。白细胞的渗出过程是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白细胞边集(1eukocyticmargination)、附壁、粘附和游出等阶段,并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运动到炎症灶,在局部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
23、B
24、EE.炎症组织不会发生坏死(可以发生坏死,如肠道坏死性炎)
25、AC项:梗死区细胞核溶解消失,且充满大量红细胞,为梗死灶的渗出,不属于炎症渗出。B项:碰伤后皮下血肿:为伤后的皮下渗出的血液形成的血肿。D项:肿瘤坏死液化:考虑为液化性坏死:组织坏死很快因酶分解而变成液态,称液态性坏死。E项:磨擦性血疮:教材中对此没有明确描述,考虑为皮肤磨除损伤后形成的血性创面而形成的。
26、A
27、D血栓的结局:1.软化、溶解、吸收;2.极化、在通;3.钙化。所以D项说不能钙化是错误的
28、D破裂性出血,由心脏或血管壁破裂所致,一般出血量多:原因有1.血管机械性损伤:如割伤2.血管壁或心脏病变,如心肌梗死性后形成的室壁瘤,主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灶破裂3.血管壁周围病变侵蚀:如恶性肿瘤侵及周围血管,结核性病变侵蚀肺空洞壁的血管。4.静脉破裂,常见于肝硬化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毛细血管破裂,发生于局部软组织损伤。
29、D静脉性充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含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或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较动脉多见,临床意义大。可发生于局部和全身。
30、E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器官的肥大通常是由于实质细胞的肥大所致,可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加。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形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31、B肌萎缩系指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而言,是神经、肌肉疾患和主要症状之一。肌肉的营养状况是否正常不仅取决于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根据产生肌萎缩的原发病变,临床上将肌萎缩分为三大类:即神经原性肌萎缩、肌原性肌萎缩和废用性肌萎缩。神经原性肌萎缩常见的原因为废用、营养障碍、缺血和中毒。前角病变、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的病变等均可引起神经兴奋冲动的传导障碍,从而使部分肌纤维废用,产生废用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则与长期不运动有关。且多为可逆性。
32、E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为幼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肉芽组织(granulationtissue)是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肉芽组织是由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及一定数量的炎性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的。
33、C坏死:机体的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是局部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停止后出现的最严重的变化,原组织、细胞的功能完全丧失。坏死的组织本身不能恢复,成了机体的异物,因此组织坏死的结局就是处理坏死的组织和修复缺损的过程,包括分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和包裹钙化。
34、C坏死,是指活体内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坏死可因不可逆损伤直接迅即发生,也可以由可逆性损伤发展而来。细胞死亡的形态改变主要在细胞核,核溶解、核固缩和核碎裂三种形式均为DNA非特异性崩解所致。
35、D高血压时,大动脉表现为粥样硬化,细动脉表现为玻璃样变性。
36、A肝脏是脂肪容易沉积的器官。请牢记相关知识点。
37、A长期的慢性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变,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大。由于血压持续升高,外周阻力增加,左心室因压力性负荷增加而发生代偿性肥大。
38、D肿瘤,肿瘤的概念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复杂。多种致癌因素均可导致癌症的发生,这些致癌因素作用于细胞的DNA,引起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的基因包括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凋亡调控基因和DNA修复调控基因等,多个基因的改变才会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
39、B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指具有较高癌变潜能的一类病变。包括粘膜白斑病、膀胱乳头状瘤、阴茎乳头状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子宫颈炎、乳腺增生症等。甲状腺腺瘤不是癌前病变。
40、E原位癌原位癌是指未突被基底膜的癌。严格地讲,原位癌是指上皮细胞全层均为癌细胞,而基底膜还完整的癌。因此不发生转移,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而早期癌包括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的癌。粘膜内癌包括早期浸润癌,可以发生淋巴道转移。未发生转移的癌不一定是原位癌。
41、E肿瘤,腺癌腺癌多发生于腺体,呈浸润性生长,发生出血坏死,细胞异型性明显,肿瘤形成腺体。在诊断腺癌时,
必须具备两条病理组织学特点:①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②形成腺体结构。
42、E肿瘤转移肿瘤转移的确切依据是在远隔器官形成与原发瘤同一组织学类型的肿瘤。肿瘤细胞侵入静脉、肿瘤细胞侵入动脉、肿瘤细胞出现在血液中、肿瘤细胞栓塞于远隔器官都说明肿瘤已经具有了转移的潜能,但是肿瘤能否形成转移瘤,还要依赖于肿瘤细胞的生存能力、能否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能否在新器官内生存等条件。
43、C肿瘤,肿瘤命名虽然精原细胞瘤、黑色素瘤和淋巴瘤是以“瘤”为词尾,但是并不反映这些肿瘤是良性肿瘤。恰恰相反,这些肿瘤均为恶性肿瘤。
44、D肿瘤,肿瘤异型性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的形态学依据是细胞核多形性。核大、深染、染色质粗、聚集在核膜下,核仁清楚,核分裂多、并出现病理性核分裂是肿瘤异型性中最显著的特点,也是诊断恶性肿瘤时必须重视的要点。当然,组织结构紊乱、胞浆嗜碱性、浸润周围组织、出血坏死等指标也必须考虑在内。
45、A肿瘤性增生肿瘤性增生区别于炎症性增生的特点有增生组织不分化不成熟、相对无限制性、与机体的不协调性、对机体的有害性、代谢旺盛等。血管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甚至炎症细胞浸润不但可以发生在炎症,也可以发生在肿瘤。器官的实质细胞增生可发生在炎症。
46、B渗出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假膜性炎症以形成假膜为特征。假膜主要由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组织共同构成,本质上是一种纤维素性炎症。在出现纤维素的两个选择答案中,B是正确的。答案C中虽然也有纤维素,但却包括了浆细胞,而无坏死组织,所以是错误的。假膜性炎症是急性炎症,而浆细胞常在慢性炎症中较丰富。
47、C血栓的组成纤维素性血栓又称透明血栓或微血栓,主要发生在DIC的微循环内。下肢深静脉和门静脉内的血栓由头、体、尾三部分构成,主要为红色血栓。左心耳和心室壁瘤内的血栓主要为层状血栓或混合血栓。
48、D栓塞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栓子多来自下肢深静脉;而进入血液的癌细胞大多数不能形成转移灶;脂肪栓塞大部分由创伤引起;羊水栓塞常引起死亡;减压病是氮气栓塞。
49、C肉芽组织的功能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有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并有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发挥修复作用的成分
为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而发挥抗感染作用的主要为炎症细胞,这是指的是抗细菌和霉菌感染,作用更大的是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50、B肉芽组织的作用及结局肉芽组织的结局为纤维化、瘢痕组织形成。
51、D再生,完全性再生再生是指组织坏死形成缺损,周围正常的组织细胞增生修复的过程。分完全性再生和不完全性再生两类。完全性再生可恢复原有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完全性再生则常有较多的纤维组织增生,不同程度地影响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胃溃疡的修复、脑梗死的修复、肺空洞的修复、心肌梗死灶的修复都是不完全性再生。肝细胞灶状坏死的修复属完全性再生,一般不影响肝脏功能。
52、C细胞再生能力属于稳定细胞的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肝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男性及女性生殖管道被覆上皮细胞、淋巴造血细胞、表皮细胞都是不稳定细胞。
53、D纤维素样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结节性多动脉炎、超急性和急性排斥反应、肾小球肾炎等过敏性疾患,另外恶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的小血管壁也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
54、B玻璃样变性细胞内玻璃样变性包括:浆细胞内的玻璃样小体(由免疫球蛋白构成)、肝细胞内Mallory小体(多见于酒精中毒时,由前角蛋白构成)、肾近曲小管上皮内的玻璃样小滴(由重吸收的血浆蛋白构成,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
55、D增生增生是指由于实质细胞增多而造成器官、组织体积增大。
56、D化生一种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称为化生。化生常发生在性质相似的组织,如上皮组织的互相转化和间叶组织的互相转化。呼吸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和骨化性肌炎内骨组织的出现均为化生的典型病理变化
二、A2
1、A根据题干:“肿物逐渐长大,直径约为3cm、界清、活动。行肿物切除,发现肿物包膜完整,”考虑为良性肿瘤。良性肿瘤是指机体内某些组织的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呈膨胀性生长,似吹气球样逐渐膨大,生长比较缓慢。由于瘤体不断增大,可挤压周围组织,但并不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内,瘤体多呈球形、结节状。周围常形成包膜,因此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用手触摸,推之可移动,手术时容易切除干净,摘除不转移,很少有复发。
2、D瘢痕疙瘩(keloid)是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代谢机能失去正常的约束控制,持续处于亢进状态,以致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的结果,又称为结缔组织增生症.
3、A化脓性阑尾炎:又称蜂窝织炎性阑尾炎,阑尾明显肿胀,浆膜面高度充血,并有脓性或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各层组织除充血、水肿和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外,常有壁间小脓肿,粘膜面可有溃疡和坏死,腔内常有积脓。腹腔内有少量混浊渗液。
4、C肉芽肿性炎症是指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分为:(1)感染性肉芽肿:通常由于感染了特殊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形成有相对诊断意义的特征性肉芽肿。常见的病原体有结核杆菌、伤寒杆菌、梅毒螺旋体、真菌等。(2)异物肉芽肿:通常是以进入组织内的异物为核心,周围有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异物巨细胞等包绕,异物一般为木片、缝线、滑石粉、寄生虫虫卵等。
5、C变质性炎:以变质变化为主的炎症,渗出和增生改变较轻微,多见于急性炎症。变质性炎主要发生在肝、肾、心和脑等实质器官,常引起实质性器官的功能障碍。如:急性重型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6、A心肌梗死时,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或中断,引起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属于贫血性梗死。
7、C大手术后可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其原因除了手术后血液凝固性增高(代偿性血小板增多)外,还因长期卧床,血流缓慢,以及血管壁因缺氧而引起的损伤有关。
8、D患者发生呼吸困难主要由于心脏瓣膜病,有粉红色泡沫痰,在本题中提示是左房衰(属于左心功能不全)。所以不是有炎症细胞渗出。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渗出应该是感染表现
9、A肥大是指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细胞体积增大。可分为内分泌性肥大、代偿性肥大等。妊娠子宫、哺乳期乳腺、毒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都属于内分泌性肥大,而右侧肾摘除后左侧肾增大属于代偿性肥大。具有代偿功能。长期高血压患者,也可出现心脏代偿性的心室肥厚。
10、A再生可分为生理性再生和病理性再生,生理性再生是指在生理过程中有谢细胞、组织不断老化、消耗、由新生的同种细胞不断地补充,始终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功能,例如表皮。
不稳定细胞,这些细胞的再生能力相当强:这类细胞总在不断的增殖,一代替衰亡或破坏的细胞,如表皮细胞。所以考虑选项中的皮肤属于再生能力极强的完全再生细胞。
11、A干性坏疽是由于动脉受阻而静脉仍通畅,使坏死组织水分少,加之空气蒸发,使病变组织干燥,细菌不易繁殖,病变发展慢,多见于四肢末端。原因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12、C题干已经提示:病理报告为结核。干酪样坏死是结核特征性病理改变。
13、C患者有酗酒病史,出现肝区疼痛,考虑酒精性肝病所致。“肝穿病理组织学上显示无明显炎症”提示并未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脏病理检查“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空泡”,提示肝细胞胞质内出现脂肪滴。酗酒可因乙醇的毒性作用而导致各种肝脏病变,即酒精性肝病,常见为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部分患者可发生为肝硬化。脂肪肝为最常见的病变。肝细胞脂肪变是指肝细胞质内有脂质,主要为甘油三脂的蓄积。肝细胞质内出现脂肪滴,早期为微小的脂肪空泡,并且常常因大量的脂滴的积聚而把肝细胞核压向一侧成半月形,脂肪变最先出现在中心静脉周围,严重者可累及整个小叶。
14、E淋巴结病变和肿瘤转移规律患者右颈淋巴结肿大,为期3个月,仅为蚕豆大小。对于60岁的女性来说,癌转移、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恶性淋巴瘤均是可能的,不能除外。转移性肉瘤的可能性最小,一者肉瘤在老年女性不常见,再者即使发生肉瘤亦主要沿血行转移,转移至淋巴结者极为罕见。
15、B炎症,炎性假瘤肺炎陛假瘤的病变包括:增生的纤维组织,增生的小血管,单核、淋巴细胞浸润和增生的肺泡上皮。肺炎性假瘤内无肉芽肿形成。
16、C干性坏疽患者为青年男性,有吸烟史、有慢性下肢逐渐缺血的表现,符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诊断。该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见。60%~95%患者有吸烟史。右脚跽趾变黑、皱缩、失去知觉是躅趾坏疽的表现。在坏疽中包括干性、湿性及气性坏疽,本例符合干性坏疽。
17、A玻璃样变性酒精性肝病患者肝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红染的半透明小体,即Mallory小体,又称为酒精小体,这些透明小体的成分为前角蛋白。
北京治疗白癜风白癜风吃什么药最好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