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 手蜂窝织炎饮食 >> 7年经验下肢蜂窝织炎的临床特征和抗生素

7年经验下肢蜂窝织炎的临床特征和抗生素

 

蜂窝织炎是一种累及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的感染性皮肤病,好发于下肢。近期,马来西亚学者Chng医院近7年来收治的下肢蜂窝织炎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微生物特征和抗生素使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表在IntJDermatol上。

该回顾性观察研究纳入了年1月至年5医院就诊的例下肢蜂窝织炎患者。蜂窝织炎的诊断标准为单侧或双侧小腿疼痛、红斑和痛性肿胀,并排除伴有深部组织感染如坏死性筋膜炎、原有小腿脓肿的患者。

其中男性70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57.23岁。多数患者为单侧肢体受累(89.5%),少数患者为单侧受累(10.5%)。经随访,75例(60.5%)患者经发作一次,49例(39.5%)发作超过两次。57例(46%)在就诊时有发热,55例(44.4%)为大疱性蜂窝织炎。

确定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趾间浸渍(63.7%)、高血压(61.3%)、慢性小腿肿胀(54.8%)、肥胖(44.4%)、糖尿病(44.4%)、既往小腿皮肤病(42.7%)和甲癣(32.3%)。然而,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时仅趾间浸渍、外周血管病和静脉曲张为复发性病变的显著危险因素。

患者均未发生系统性并发症如败血症或终末器官衰竭。在局部并发症方面,30例患者(24.2%)并发了脂性硬皮病,6例(4.8%)发生了疣状皮肤淋巴淤滞。

在54例患者(43.5%)中皮肤拭子培养阳性,铜绿假单胞菌为最常鉴定出的微生物(23.0%),其次为葡萄球菌(11.5%)、不动杆菌(11.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0.3%)以及链球菌(4.6%)。

蜂窝织炎每次发作时给药的平均抗生素种类为1.7种,最常用的抗生素为氯唑西林(46.0%)和其他青霉素类(57.3%),其次为头孢类(32.3%)。

综上所述,下肢蜂窝织炎在年龄40岁以上者中更常见。复发性蜂窝织炎的危险因素有趾间浸渍、外周血管病和静脉曲张,在收治患者时必须考虑这一点。如果一线抗生素效果不佳,应考虑铜绿假单胞菌和MRSA感染的可能,尤其在复发性蜂窝织炎患者中。

市场部.1.21









































昆明儿童白癜风
白癜风能根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rm.com/wazz/1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