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蜂窝织炎
一、概述
蜂窝织炎(phlegmon)是常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层疏松结缔组织内,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常累及病变附近的淋巴结,并伴有全身症状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在许多国家,趾间蜂窝织炎(interdigitalphlegmon)是牛场普遍疾病之一。但命名曾经不一致,例如美国称为腐蹄病(footrot)。常引起奶牛一肢或多肢的急性跛行,北方常在春季及夏季的某一牛群内引起地方性流行。多发于2~4岁的牛,犊牛也可发病。
二、病因和机理
(一)病因
1、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坏死梭菌属等致病菌的侵入。
2、皮肤创口的原发病灶感染和邻近组织的化脓感染扩散。
3、继发于某些传染病或刺激性较强的化学制剂误注或漏入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4、趾间蜂窝织炎具有传染性,创伤、异物刺入、和潮湿的地面环境都会降低皮肤防御能力。
(二)机理
1、蜂窝织炎的发生、发展主要是由机体的防御机能、局部解剖生理学特点以及致病菌的种类毒力和数量所决定的。
2、皮肤黏膜发生创伤,创内存有的血块和异物引起化脓感染,治疗不及时,肉芽防卫面被破坏,感染向周围蔓延扩散而发生蜂窝织炎。
3、链球菌产生的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能加速结缔组织基质和纤维蛋白的溶解,有助致病菌向周围蔓延而导致化脓感染。
三、分类和症状
(一)分类方法
1、部位深浅
浅在性蜂窝织炎(皮下、粘膜)
深在性蜂窝织炎(肌间、筋膜和软骨周围)
2、病理变化
浆液性蜂窝织炎
化脓性蜂窝织炎
厌氧性蜂窝织炎
腐败性蜂窝织炎
3、发生部位
节周围蜂窝织炎
趾间蜂窝织炎
食管周围蜂窝织炎
淋巴周围蜂窝织炎
(二)当奶牛发生蜂窝织炎时,病程发展迅速。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大面积肿胀,局部增温,疼痛剧烈和机能障碍。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病畜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并出现各系统(循环、消化和呼吸系统等)的机能紊乱。
(三)
1、皮下蜂窝织炎
常发于四肢(主要是后肢),主要是由外伤感染而引起的,病初出现弥漫性渐进性肿胀,触诊热痛明显,初期呈捏粉状,有指压痕,后期呈现坚实感,局部皮肤紧张,无可动性。
2、筋膜下蜂窝织炎
常发生于前肢的前臂筋膜下,棘横筋膜下,以及后肢的小腿筋膜下,临床特征是热痛反应剧烈,机能障碍明显,患部皮肤呈坚实性炎性浸润。
当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时,漏入颈部皮肤或颈深筋膜下易引起筋膜下蜂窝织炎。1-2d局部肿胀,炎性反应。当并发化脓或腐败感染时,3-4d后出现化脓性浸润。
动物采食时由于料槽的摩擦或其他原因,易造成颈静脉血栓的脱落而引起大出血。
3、肌间蜂窝织炎
常继发于开放性骨折、化脓性骨髓炎等,患部肌肤肿胀、肥厚坚实、界限不清,触诊和运动时疼痛剧烈。
肌间蜂窝织炎全身症状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局部已形成脓肿,切开流出灰色,带血样的浓汁。
4、趾间蜂窝织炎
泌乳奶牛多发,如不及时治疗,可致蹄匣,全身症状恶化,卧地不起。
发病突然,站立运步发生异常,蹄冠肿胀,若患病为前肢,站立时,两后肢伸于腹下,患肢向前伸出,以蹄踵着地,头颈高举,运步时,步幅小且迅速。后肢患病时,站立时,两前肢后踏于腹下,患肢抬起,避免负重,头颈下低,运步时步幅短缩,患肢着地后迅速抬起。
四、治疗
(一)肩胛部
1、在早期应用10%鱼石脂酒精涂抹后用纱布包裹冰片冷敷患部,用0.5%盐酸普鲁卡因与青霉素混合后,在肿胀周围分点注射环状封闭肩胛部皮肤溃烂处用0.1%新洁而灭溶液冲洗静置3min后,用灭菌纱布吸干,再用10%氯化钠溶液冲洗,静置20min后吸干,撒布土环素粉剂,用灭菌纱布棉垫包扎,这样每天3~5次。
2、在后期整个前肢出现大面积肿胀应采用手术切开,减压排脓。把牛站立保定在六柱栏内,在腕关节上方、指关节上方等处选择多个切口,术部除毛后用肥皂水冲洗,用纱布擦干,用5%碘酊棉球涂擦后待干后用75%酒精棉球涂擦,纵行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止血后顺着肌纤维方向切开肌肉,让脓汁后用10%氯化钠溶液冲洗伤口,再用灭菌纱布浸泡10%氯化钠溶液后做成卷状,用止血钳夹持塞入伤口,做引流条,每天3~5次,连用3d。
待局部肿胀明显消退,体温恢复38.5℃,肩胛部皮肤溃烂处炎症已消退,不再有脓汁流出,在薄薄的脓汁下可见鲜红的肉芽组织长出,停止药物冲洗,用红霉素软膏涂擦。
3、切口处化脓性炎症的清除用灭菌纱布覆盖切口,剪除新长出的被毛,用肥皂水冲洗后,用纱布擦干,用5%碘酊球涂擦切口周围,去掉覆盖的纱布,除去坏死组织和毛发等异物,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静置3min后,用灭菌纱布吸干,撒布青霉素和链霉素粉剂,每天3~5次。7日后,脓汁渗出减少,新鲜的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每3d冲洗1次,吸净药物后,涂抹红霉素软膏,26日后伤口愈合,疤痕形成。
(二)蹄冠
1、局部封闭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0ml,青霉素钠万U,盐酸普鲁卡因20ml混合,在蹄冠上方做环形皮下封闭注射,以消炎镇痛、防治病灶扩散。
2、去腐生肌选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加少许碘酊的双氧水清洗。可用冰硼散、青黛、碘仿、磺胺类药物按比例配合,共研细末,清创后塞于创内,包扎蹄部,促使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隔1d换药1次。为减缓组织内的压力和预防组织坏死,可在蹄冠上作一长2~3cm和深1~1.5cm的垂直切口。手术后包扎浸以10%高渗氯化钠溶液的绷带
(三)全身
全身治疗注射磺胺、四环素类等药物,既可控制本病的蔓延,又可防止继发感染。对症治疗,如强心、解毒、补液等措施可解除酸中毒,补充能量,促进康复,提高治愈率。严重病例可用10%葡萄糖注射液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ml、10%安钠咖注射液2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ml、10%磺胺噻唑钠注射液ml、甲硝唑注射液ml、40%乌洛托品40ml、地塞米松磷酸钠10ml,混合,一次静脉输入,连用2~3d。
五、预防
1、及时清理粪便,发现有铁丝、铁钉等尖锐异物及时清除,保持牛舍和运动场干燥、清洁;定期进行消毒,杀灭致病微生物,消除致病源。
2、平衡日粮,注意精粗饲料比例合理搭配,矿物质及维生素充足,钙磷比例平衡,防止瘤胃酸中毒和急性蹄叶炎的发生。
3、用4%硫酸铜溶液喷洒浴蹄,定期进行全群奶牛修蹄,减少和缓解蹄变形。
文章作者:闫艺克
白癜风该怎么治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