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奶牛微刊、奶牛知识分享和技术服务平台
为什么要做蹄浴?蹄浴的作用类似于乳头药浴,主要目的是防控传染性蹄病,这些蹄病主要包括蹄疣、趾间皮炎和腐蹄病。利用蹄浴预防这些疾病,快速、有效、简单。蹄浴通过清洁和消毒牛蹄起作用。对最早期的蹄疣,蹄浴有治疗作用;对于晚期蹄疣,蹄浴有控制复发的作用;蹄浴可以有效减少趾间皮炎和腐蹄病的发病率,但不能治愈这两种疾病。此外,蹄浴还有预防泥浆踵(多是趾间皮炎的一种表现,蹄踵上面很多麻点或密布角质腐蚀形成的沟壑)的作用。
第一认识三大感染性蹄病蹄疣也叫蹄皮炎,一般认为是密螺旋体(Treponemaspp.)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蹄病,病变通常发生于悬蹄和两蹄踵(“脚后跟”)、两趾间的三角区域。传播媒介通常是被污染的土壤或粪浆。90%~95%病变发生于后蹄,患病率可高达50%。如果一定要找出控制蹄疣最重要的、单独使用的方法,就是保证良好的牛蹄卫生。修蹄时,建立良好的蹄弓,有助于保证牛蹄卫生,减少本病发病率。抗生素蹄浴可以有效控制本病,但从耐药角度考虑,抗生素几乎是不可再生资源,不建议使用。仅仅通过硫酸铜、福尔马林、硫酸锌进行蹄浴,对本病的控制效果依牧场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图1蹄疣最早期的病变,无法与趾间皮炎做出鉴别
图2蹄疣的典型病变,表面粗糙,呈草莓样,圆形,周边的白细胞晕是界限,非常明显地将病变和健康组织分开
图3蹄疣:随着病变的成熟,表面长出股状纤维“瘤”
图4这种类型的蹄疣,可侵蚀蹄踵角质,蹄踵角质病变类似于“泥浆踵”
图5这种是一种“侵蚀性”病型,与经典病变区别非常明显
图6这种类型的蹄疣,病变可大面积覆盖覆盖蹄踵至悬蹄之间的皮肤
图7蹄疣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病变位置是本病最重要的诊断特征
趾间皮炎趾间皮炎是两趾间表皮的轻微感染,多数病例,趾间皮炎通常是良性的,不会引起跛行、奶量损失、体况损失和发热。趾间皮炎与蹄踵角质腐蚀通常强烈相关,泥浆踵常常继发于趾间皮炎。
深秋季节本病多发,这个季节,环境湿度导致牛蹄沾染的粪便容易结成干痂,但干痂覆盖下的污物仍然潮湿,会把牛蹄角质和皮肤“捂”得容易受伤。在临床症状表现之前,3%福尔马林或5%硫酸铜溶液蹄浴可有效控制本病。
节瘤拟杆菌(D.nodosus)无处不在,侵入蹄部皮肤后,通过破坏皮肤完整性来破坏物理防御,为其它病原体入侵创造条件。
局部包扎土霉素治疗趾间皮炎,无需弃奶,需要注意的是及时拆除绷带,防止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的牛蹄组织坏死。
图8趾间皮炎第一个阶段,两趾间潮湿(渗出)、发炎
图9趾间皮炎渗出物形成硬痂,硬痂常分布于趾间两端。有时可在蹄正面看到
图10趾间皮炎:随着病情进展,后蹄蹄踵被腐蚀并露出新鲜创面,本阶段有痛感,后肢患蹄后翘
图11趾间皮炎逐渐扩展,白色边缘与蹄疣非常相似
图12趾间皮炎病变时间延长后,病牛避免患蹄蹄踵负重,蹄踵角质厚度变化
图13趾间皮炎长期刺激趾间皮肤,是奶牛趾间纤维瘤(鸡眼)最常见的病因
腐蹄病腐蹄病另一个名字是蹄蜂窝织炎。牛蹄皮肤物理防御受损后,病原体入侵皮肤深部组织,引起本病,所以,本病最常见于趾间增生(鸡眼)的牛。90%以上腐蹄病病灶,可分离出坏死梭杆菌(F.Necrophorum,这是奶牛场普遍存在的一种厌氧菌而非梭菌,别混淆了),其它可分离出的病原体包括化脓隐秘菌、螺旋体、葡萄球菌、链球菌、各种真菌和病毒。本病可引起发热,病灶部位细菌进入血液循环以后可引起其它部位感染,如心内膜炎等。
腐蹄病的总患病率一般低于5%,一些牧场病情爆发以后可能高达20%。
本病鉴别诊断包括:蹄关节后脓肿、远端趾间败血型关节炎、口蹄疫。
5%硫酸铜或3%~5%福尔马林蹄浴可以有效预防本病。
腐蹄病是全身使用抗生素(肌肉或静脉注射)的明确指征。牛患腐蹄病后,须做好抗生素治疗标记,转入病牛舍,肌肉或静脉注射青霉素进行治疗。
图14腐蹄病引起的跛行,发病突然,迅速恶化(6~12小时内)
图15腐蹄病典型特征:整个牛蹄至球节发生肿胀,皮肤呈红色,触痛
图16腐蹄病:肿胀撑开两趾,趾间组织扩张
图17腐蹄病:趾间皮肤坏死脱落,渗出物恶臭
图18腐蹄病:与关节后(蹄骨关节)脓肿突出区别是,关节后脓肿单侧肿胀,腐蹄病双侧肿胀。蹄骨关节后脓肿由白线病或蹄底溃疡引起,需要引流治疗
图19腐蹄病:感染波及蹄骨关节后,蹄冠上方肿胀非常严重,呈红色、压痛
图20腐蹄病:牛蹄正面,蹄匣内关节囊距离趾间皮肤非常近,这个部位皮肤被腐蹄病破坏以后,关节感染
第二蹄浴药品选择与使用福尔马林优点:福尔马林价格低廉,不仅抑菌活性非常强大,还可以硬化表皮。福尔马林浓度越大,对付细菌的效果越好。福尔马林溶液蹄浴比较环保,因为福尔马林在泥浆或粪污中可在7天内失去活性,但即使如此,福尔马林也要经三级沉淀池处理。另外,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了福尔马林,所以不能向下水道排放福尔马林。
缺点:环境温度低于13℃时,福尔马林蹄浴不起作用。福尔马林具有强烈的气味,挥发物可伤害人的呼吸系统,直接接触能灼伤人的皮肤,也可使牛奶染上福尔马林气味。当牛躺卧时,福尔马林蹄浴液浓度越大,皮肤被灼伤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高浓度福尔马林连续蹄浴会产生好坏参半的复杂效果。用福尔马林时要仔细监控蹄部牛毛的状态。福尔马林浓度高于4%时,一些“狡猾”牛或蹄部有伤口的牛会拒绝通过蹄浴池。
福尔马林使用注意事项:
福尔马林有强大的效力,如果牛群蹄部感染性疾病严重,需要更为积极的治疗,可以优先选择福尔马林进行蹄浴。
福尔马林蹄浴浓度为3%~5%。如果想控制腐蹄病,权衡成本与效果,4%的浓度最为经济。一般情况下不推荐使用5%浓度。感染性蹄病风险较低时,可选用3%溶液。
牛可耐受每天两次、连续3天的3%福尔马林蹄浴。如果蹄冠部皮肤被毛竖立或皮肤出现灼伤状态,须立即停止福尔马林蹄浴。
环境温度低时,不要使用福尔马林蹄浴。
硫酸铜优点:5%硫酸铜溶液可以控制趾间皮炎、蹄疣,对腐蹄病(即趾间蜂窝织炎)的控制也有一定作用。对人和动物刺激小,挤奶工往往更喜欢选择硫酸铜配制蹄浴液。
缺点:目前的研究表明粪浆+硫酸铜会破坏角质蹄壁细胞之间的连接(福尔马林不会),松动角质。硫酸铜使用有环保风险。各国官方环保机构普遍认为硫酸铜是有害物质。硫酸铜对鱼类有害,不能排入河流。渗入本场地下水被牛摄入,有降低牛对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利用率的风险,所以,也不能让硫酸铜渗入地下水。施用含有硫酸铜的粪肥,可使土地在5~30年内含铜量超标,农作物也会吸收粪肥中的铜。应向地方政府机构咨询,是否允许将硫酸铜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硫酸铜使用注意事项:
选购五水硫酸铜,5%浓度控制趾间皮炎非常有效,这个浓度控制腐蹄病也有一定实用价值。
使用前5小时用热水配制好硫酸铜溶液。
粪便中的蛋白质可以迅速将硫酸盐灭活。注意蹄浴液的更换,取决于蹄浴液的污染状态和牛蹄卫生,更换频率可最终由蹄浴的疾控效果确定。
酸化硫酸铜溶液,通过提高硫酸铜的离子化程度,可减少将近50%硫酸铜使用量。方法是在蹄浴用水中加入硫酸氢钠搅拌均匀,将溶液pH值控制在4左右(范围是3.5%~5.5%,pH值不能超过这个范围,低于3.5酸蚀皮肤,高于5.5),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配制2.5%~3%硫酸铜溶液。
过氧乙酸1%过氧乙酸蹄浴是有效的(LavenandHunt,)。
抗生素国外使用抗生素蹄浴治疗、控制和预防蹄疣很受欢迎。尽管这种方法并没有牛奶药残问题,但是,节制使用抗生素,能够体现现代畜牧业的社会责任感。综合防控措施替代抗生素是非常有效的,牛蹄卫生管理、正确蹄浴和积极的个体治疗,不仅能够预防蹄疣,也可以有效的解决蹄疣高发牧场的问题。
硫酸锌浓度=10-20%,溶解困难,影响牧场员工对流程的体验。
泡沫泡沫化的药品,可以渗入牛蹄“死角”、增加对牛蹄的附着力,提高抗菌效果。
其它商品化蹄浴剂需充分评估效果后使用。
第三有效的传统实践蹄浴池设计:(1)长3m。传统有效的蹄浴池,不是都这么长,2米长的蹄浴池,蹄浴效果有限。(2)宽度90cm。(3)深度15cm。
合理操作,优化效果蹄浴池位置应方便牛连续走动不停留、不站在蹄浴池内。
一旦通过蹄浴池,牛应当返回干净、干燥的圈舍并保持15~30分钟的站立姿势。这样才能保证牛蹄暴露于蹄浴物质的程度最大化。
考虑使用水或洗涤剂置于蹄药浴池前面,与蹄药浴池隔开3米距离,防止牛蹄附着的水分稀释药浴效果。考虑到现代深长狭窄的蹄浴池的效果和牛排便的时机,不推荐使用洗浴池。
调整蹄浴顺序,让每个牛群每周至少一次经过新鲜蹄浴池。
减少牛蹄暴露在粪浆中的机会。大道理是,蹄浴替不能代替卫生管理。
换一次蹄浴液,能走多少头牛?蹄浴消毒药品会被有机物迅速灭活——记住这一点。
蹄浴液的更换频率没有定论,牛蹄的卫生影响蹄浴液更换频率。牛蹄卫生状况十分差的时候,建议每走头牛换一次蹄浴液。牛蹄非常干净时,每走过~头奶牛后可更换一次。
最终评价蹄浴效果的是疾病防控结果,即感染性跛行的发病率,每周不应该超过0.5%。
蹄浴,应该隔多长时间做一次?根据牛蹄卫生状体和感染性蹄病发病率制定蹄浴频率。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时要每天进行蹄浴。以预防为目的进行蹄浴,每周可进行2~3次。
总之,蹄浴的频率和蹄浴液的使用头数并无定论,以牛体卫生和感染性蹄病发病率为依据。以下为牛肢蹄卫生评分,1-4分(NigelB.Cook):
1分:整个下肢干净,极少或没有粪便污染
2分:稍微有点脏,下肢沾染少量飞溅上去的粪便3分:中等程度脏,蹄子上粪便明显结“痂”,并蔓延至小腿4分:非常脏,牛蹄和下肢上部饼状粪“痂”连成一片
例如,制定以下表格,根据肢蹄卫生,制定蹄浴频率;根据感染性蹄病引起的跛行病例数量,调整已制定好的蹄浴频率;根据以往蹄疣病情,适当提高蹄浴次数,防止不能治愈的慢性蹄疣病变发作。
蹄浴液的配制
硫酸铜:5%浓度=L水中加入5kg五水硫酸铜;
硫酸锌:20%浓度=L水中加入20kg硫酸锌;
福尔马林:5%浓度=19L水中加入1L36%的福尔马林。
高效的蹄浴池设计图示:NigelB.Cook设计的蹄浴池
高效蹄浴池的设计这种蹄浴池的设计方向是:深长狭窄。具体尺寸是:长3~3.7m,深度25.4cm,宽度61cm,装9cm深液体。
其中一个侧面可以活动(移除)。两侧壁倾斜,下窄上宽,侧壁高度需要设计为90cm,板材遮蔽两侧视野,减少牛只分心和呆立,增加通过速度。如果侧壁无法做成斜面,侧壁之间距离要加宽。
另外,蹄浴池各个边缘应圆滑,防止伤害牛蹄。
是否应该使用洗浴池?支持设置洗浴池的观点是,前蹄浴不仅可以洗净牛蹄,还有刺激排便的作用,可以保持药浴池清洁高效。
NigelB.Cook等人从三个有前蹄浴的牧场收集数据。结果是,在药浴池排便的奶牛更多,在蹄药浴池和前蹄浴池排便的母牛比例分别为8.5%和5.8%。
反对前蹄浴的另一个理由是,仅仅将蹄浸没在水中走过去就能够除去蹄部的积垢,很难让人相信。较真的话,只有连续几天使用洗洁精或矿物盐会才有效地清洁蹄部积垢。这样的话,仅做蹄药浴就够了。
另外,如果两个蹄浴池相邻,奶牛会带着前浴池的水分进入药浴池,稀释牛蹄表面的药浴液,有降低蹄浴效果的可能性;再者,使用前蹄浴会增加耗水量。例如,千头规模牧场使用L蹄浴池,每天一次,每周5天,每头牛更换一次,这样会增加立方米的废水量。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长度
长度是高效蹄浴的关键。蹄浴池长度决定牛踩蹄浴液的次数。牛群通过1.8m长的蹄浴池时,半数后蹄只能踩一次药浴液。牛蹄附着蹄浴液很重要,增加蹄浴池长度能够增加蹄浴液附着量,优化蹄浴效果。
行为学研究试验表明,如果以后蹄踩两次蹄浴液为目标,1.8m的蹄浴池长度只能保证53%的牛完成目标,2.4m的蹄浴池长度可保证84%的牛完成目标,3.0m可保证96%的牛完成目标。这个试验表明,蹄浴池最小长3m,才能使药液充分附着牛蹄。蹄浴池长度从3.0m增加到3.7m时,更多蹄子能够至少蹄浴3次。
上述试验指明,通过增加牛蹄踩药浴液次数来提高蹄浴效率,更好的控制传染性蹄病,是可行的。至少,实践表明3次优于2次,2次优于1次。WisconsinBlueprint推荐,蹄浴池的长度应设置为3.0~3.7m。
深度(高度)
单独加长蹄浴池,蹄浴液消耗量会增加。
同一份研究对13cm和26cm的蹄浴池进行了检验,牛可以很好的适应较高的高度。蹄浴池深(高)的优点是减少蹄浴液泼溅损失。26cm的高度可以装7.6~10cm深的液体,最后一头牛通过时液体量依然足够。WisconsinBlueprint推荐蹄浴池的高度为26cm。
宽度
蹄浴池的宽度常受奶厅走廊宽度的限制,但常常不是问题。试验对0.75~0.5m的蹄浴池宽度进行了测验,如果侧壁外斜,母牛可以适应蹄浴池宽度减少这种上宽下窄的蹄浴通道结构。我们不再将宽度减少到低于50cm,仅仅是为了方便缓解吞吐量,0.6m更佳。WiscosinBlueprint推荐蹄浴池的宽度应≥0.6m。
侧壁设计
侧壁倾斜,高于蹄浴池底90cm,板材遮蔽侧面视野可以使牛集中精力迅速通过蹄浴池,减少牛呆立和分心的机会。
奶牛快速通过蹄浴池可以减少排粪。因为蹄浴池是一个长通道,建议在蹄浴池的一侧设置铰链托板,当奶牛摔倒起不来时可以用来救护奶牛,也可以通过设计容易拆除的边栏来解决问题。
这样设计经济吗?总的来说,深长狭窄的蹄浴池,能够减少蹄浴液流失并节约成本。3.7m长、0.6m宽、26cm高、装9cm深液体的蹄浴池可容纳L水,比传统的长蹄浴池容量还要小。
后记:
高品质青贮的关键是原料、制作技术、微生物青贮添加剂。青贮传奇公司针对国内现有黄贮、青贮水平量身定制混合型微生物青贮添加剂---青贮传奇TM微生物发酵剂,由植物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按特定比例混合。植物乳杆菌特点是产乳酸能力强,快速降低pH值,抑制青贮中霉菌、腐败菌的活动;植物乳杆菌可有效抑制丁酸菌活动,避免青贮丁酸发酵,提升青贮品质;布氏乳杆菌可提高开窖后的有氧稳定性,降低青贮接触空气后造成的能量损失。
青贮传奇TM青贮发酵剂在青贮封窖前、封窖后、开窖后三个阶段均起到关键作用,整体提升青贮制作水平与品质。
联系
徐经理:1586570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