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题目解析
45岁男性,3天前右小腿皮肤破损处略红肿,疼痛,未予重视。今日病变扩散蔓延,疼痛加剧,伴畏寒,发热。查体,体温38°C,右小腿肿胀,压痛明显,表皮发红,指压稍退色,红肿边缘界限不清。正确的诊断是
A.坏死性筋膜炎
B.急性静脉炎
C.急性淋巴管炎
D.皮下蜂窝织炎
D
(P)“急性蜂窝织炎的临床表现通常分表浅和深部。表浅者初起时患处红、肿、热、痛,继之炎症迅速沿皮下向四周扩散,肿胀越发明显,并可出现不同大小的水疱、疼痛更加剧烈,此时局部皮肤发红、指压后可稍退色,红肿边缘界限不清楚。邻近病变部位的淋巴结常有肿痛。病变加重时…常有寒战、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时体温极高或过低,甚至有意识改变等严重中毒表现”(D对)。
中年男性,3天前右小腿皮肤破损处略红肿,疼痛(局部有感染)。今日病变扩散蔓延,疼痛加剧,伴畏寒,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查体,体温38°C,右小腿肿胀,压痛明显,表皮发红,指压稍退色,红肿边缘界限不清(急性蜂窝织炎的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和查体,可诊断为皮下蜂窝织炎(D对)。皮下蜂窝织炎其炎症不易局限,初起时患处红、肿、热、痛,继之炎症迅速沿皮下向四周扩散,肿胀越发明显,疼痛更加剧烈,此时局部皮肤发红、指压后可稍退色,红肿边缘界限不清楚。坏死性筋膜炎(A错)是由多种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急性静脉炎(B错)患者多有血管内长期留置导管或输注刺激性药物史,有皮肤下索条状触痛,沿静脉走行分布。急性淋巴管炎(C错)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患者病变部位表皮下可见红色线条,有触痛,扩展时红线向近心端延伸。
地震现场,一工人左腰及下肢被倒塌之砖墙压住,震后6小时救出,4医院。诉口渴,尿少,呈暗红色。检查,脉搏次/分,血压95/70mmHg,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淤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弱,趾端凉,无骨折征。诊断首先考虑
A.感染性休克
B.肾挫伤
C.左下肢挫伤
D.挤压伤综合征
D
(2版八年制外科学P)“(2)挤压伤:肌组织丰富的肢体或躯干在受到外部重物(如倒塌的工事或房屋)数小时的挤压…伤部受压后可出现严重缺血,解除挤压后因液体从血管内外渗而出现局部严重肿胀,致血管外间质压力增高,反过来又进一步阻碍伤部血液循环。此时,血管内可发生血栓形成物,组织细胞可出现变性坏死。大量的细胞崩解产物,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被吸收后可引起急性肾衰竭,即挤压综合征”(D对)。
一工人左腰及下肢被倒塌之砖墙压住,震后6小时救出(外部重物压伤病史),4医院。诉口渴(高渗性缺水),尿少,呈暗红色(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的表现)。检查,脉搏次/分(心动过速),血压95/70mmHg(血压正常),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淤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弱,趾端凉(末端微循环障碍),无骨折征。该患者有倒塌砖墙挤压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和休克表现,可诊断为挤压伤综合征(D对)。挤压综合征见于肢体或躯干在受到外部重物(如倒塌的工事或房屋)数小时的挤压,伤部受压后可出现严重缺血、血液循环障碍,同时血管内可发生血栓形成物,组织细胞可出现变性坏死大量的细胞崩解产物,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被吸收后可引起急性肾衰竭。感染性休克(A错)患者具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分;③呼吸急促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3mmHg;④白细数12x/L或4x/L,或未成熟白细胞10%。肾挫伤(B错)属于轻度肾损伤,一般不会有休克和肾功能衰竭的表现。左下肢挫伤(C错)可引起左下肢运动障碍或组织损伤,不会有肾功能衰竭和休克等全身表现。
今日题目
女,35岁,体重50kg,汽油火焰烧伤,Ⅱ度烧伤面积73%,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
A.ml
B.ml
C.ml
D.ml
男,40岁,烧伤后3小时入院。疼痛剧烈,感口渴。面色苍白,心率次/分,BP85/65mmHg,头颈部、躯干部布满大小不等水疱,可见潮红创面,两上肢呈焦黄色,无水疱。该病人的烧伤总面积估计为
A.18%
B.27%
C.54%
D.63%
答题区
新浪微博:医学教育徐琦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