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之上肢水肿(一)
乳腺癌术后为什么会出现上肢水肿?
一些不容忽视的乳腺癌治疗后遗症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上肢水肿最为常见,并且水肿后可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肢体乏力等上肢功能障碍,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严重者出现肢体畸形,从而严重影响广大患者的日常生活。
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因治疗方式的不同具有较大差异。在根治性手术后约为20-30%,根治性手术加腋窝放射治疗后可高达40-60%,而在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保乳术后仅为5-10%,保乳术加腋窝放射治疗后约10-20%。
上肢水肿的起病比较隐袭,发生时间不一。早期水肿部位较为柔软,呈可凹陷性,此后逐渐恶化。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纤维化过程中皮肤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褐色变,继而出现硬化、过度角化和增厚。上肢水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腋窝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后淋巴组织的正常结构遭受破坏,使淋巴液回流障碍而积聚于皮下组织中,故在性质上属于淋巴水肿。淋巴水肿一旦发生,往往产生自行加重的恶性循环。因为富含蛋白的淋巴液积聚于组织间隙后,一方面使组织的胶体渗透压明显增加从而导致水肿加重,另一方面刺激间质中纤维母细胞增殖和释放胶原蛋白,使皮下组织纤维化从而加重淋巴回流障碍。淋巴回流障碍后淋巴管扩张,还可使其瓣膜功能失效,淋巴引流进一步受阻。并且淋巴水肿的上肢极易反复发生细菌感染,形成淋巴管炎和蜂窝织炎,加重淋巴管的硬化和梗阻,于是恶性循环愈发加剧。
如何预防上肢水肿?
由于上肢水肿的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如何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应遵循两个原则:①避免上肢血流过高,因为血流的增加必定使淋巴液的产生增加,从而使淋巴循环负担加重。比如高强度的上肢锻炼、感染、以及高温等。②避免淋巴回流阻力增加。比如过紧的衣服可压迫锁骨上区,上肢的感染可使局部组织纤维化、淋巴管狭窄。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预防患侧上肢损伤、感染。
(2)避免患侧上肢药物注射、抽血、免疫接种以及血压测量。
(3)避免患侧上肢高温,如热水浸泡、日光暴晒、桑拿浴等。
(4)避免穿戴过紧的内衣、项链和吊带胸罩。
(5)避免患侧上肢作高强度的运动、搬运重物等活动。
关于如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请期待乳腺癌术后之上肢水肿(二)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
关爱女性健康,传递美丽人生!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是年经“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全国唯一一家乳腺专科一级学会。学会是由乳腺病防治各学科的医务工作者、关心乳腺疾病的爱心人士、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医疗机构自愿结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