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一到,很多新手爸爸妈妈都觉得孩子太小,免疫力低下,受冷爱生病,于是给孩子穿得严严实实的,里三层外三层。因此有一句调侃的话“有一种冷,叫做你妈妈觉得你冷”这两年很流行。许多家长不知道,冬天孩子穿太多,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
啥叫“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征又称“蒙被缺氧综合征”或“婴儿闷热综合征”,是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
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产热量非常大,而出汗散热较为缓慢,产热和散热的不相协调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捂热过久,影响了机体散热,体温就会急剧上升,患儿处于高热状态。
高温时末梢血管会代偿性扩张,出汗增多,高热也使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加之孩子被困在被窝里,缺乏新鲜空气,导致缺氧。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根本无力挣脱“捂热”环境,持续下去即可引起体内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功能衰竭。
主要表现为哪些症状”?
捂热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在捂热较长时间后,出现高热或超高热,体温可达41℃~43℃,全身大汗淋漓,衣被湿透,脱水,面色苍白,哭声低弱,拒绝吃奶。
蒙被者还可出现缺氧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反应迟钝,抽搐或昏迷。如果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如果心肌受累,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多器官损害。
严重者脑细胞缺血坏死,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永久性损害,而遗留继发性癫痫、脑性瘫痪、失明、失语、智能低下等后遗症。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可导致婴儿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病死率高达18.33%。
“捂热综合征”有哪些危害?
1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孩子的新陈代谢本来就比较旺盛,过多的衣服让他们更容易出汗,这样一来,痱子、毛囊炎等皮肤疾病也会找上门来。这些小的感染病灶也可能扩散导致软组织感染,甚至蜂窝织炎。
2呼吸道疾病
冬季由于室外气温低,室内气温较高,小儿呼吸道短且狭窄,血管丰富,黏膜柔嫩,而家长给孩子制造了一个外部温度过高的环境,孩子容易出汗受凉,冷热交替,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儿童冬季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感冒、发烧、支气管炎、哮喘等。
3影响身体和智力发育
冬天给孩子穿得过多,孩子的手脚施展不开,行动不方便就无法运动,运动量少了,自然食欲就会减退,以致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
此外,婴幼儿小手动作的发展是神经系统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在婴儿期。人的大脑中与手指相连的神经所占的面积较大,平时如果经常刺激这部分神经细胞,人脑会日益发达,达到心灵手巧。但如果宝宝的双手包裹在长长的袖笼里,这样宝宝的小手就得不到刺激,不利于早期智能的发育。
冬天到底该给孩子穿多少?
1一岁以内的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平均厚度的)衣服。要穿得宽松些,让小孩子的手脚好活动,被子、衣服不能勒着他们。不建议给孩子穿打底裤这一类太过紧身的衣物。其次,如果太冷,可以开空调,但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要注意通风,4至6小时通风一次,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2一岁以上的婴儿和儿童可以参照大人一样穿衣。这是因为可以参照大人一样穿衣体温调节能力基本和大人一样了。
3盼断孩子热不热不能靠摸。有的家长通过摸小孩子手、脸的温度,或者看脖子、后背有没有出汗来判断孩子的冷暖。但因为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有时明明已经太热了,但手脚还是冷的。加上婴儿排汗散热功能弱,有时热了也不会出汗。因此看孩子热不热,通过温度计来测温更合适。如果暂时找不到温度计,可以通过摸胸口来估计温度。
4保证室内通风,用醋拖地。家长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正确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均衡家长还可以在家把醋煮沸,时间在10分钟左右,醋有消毒、抗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5孩子感冒、发烧时,适当减少衣物。家长可以把孩子的衣物减少些。不要把孩子捂得太严实,注意孩子的体温,让孩子多喝水,用温水给孩子擦身,尤其要擦颈部两侧,以及孩子的手心和脚心。
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银川治疗白癜风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