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推送招考信息/精选练习/备考技巧/考试真题/讲座安排
3月31日考试结束后,当天晚上20:00,华图教育为您提供在线考题解析!
(护理、医学)
(扫码进群,群满可添加老师)
,考前必看30分↓↓
《护理专业知识》
注射原则
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2)认真检查药物质量。如发现药液有混浊、沉淀、变色、变质,药物已过有效期,以及安瓿有裂痕等现象,则不可应用。
(3)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服装整洁,注射前洗手,戴口罩。
(2)注射器活塞、针头和针梗必须保持无菌。
(3)按要求消毒注射部位。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注射时一人一套物品。
4.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应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局部皮肤应无损伤、炎症、硬结、瘢痕、皮肤病。长期注射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5.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6.现用现配注射药物。
7.注射前排尽空气。
8.注药前检查回血。皮内注射不需检查有无回血;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如有回血,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后重新进针;静脉注射必须见回血后,方可注入药液。
9.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进针时不可将针梗全部刺入注射部位,以防不慎断针时增加处理难度。
10.减轻病人的不适和疼痛
(1)刺激性强的药物做深部注射。多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宜先注射刺激性小的药物,后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
(2)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
下列不符合无痛注射原则的一项是
A.分散病员注意力
B.进针后、注射前,忌抽动活塞
C.病人侧卧位时上腿伸直
D.推注药物的速度宜慢
E.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时,进针要深
B
进针后、注射前,需要抽动活塞以检查是否进入血管。
肌内注射法(IM)
(1)部位: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和上臂三角肌等。
(2)定位方法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①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划一水平线,以髂嵴最高点向水平线做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取外上1/4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
②联线法: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区。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①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髂嵴、示指和中指所形成的三角区即为注射部位。护士的左手测定病人的右侧,而右手测定病人的左侧。
②以髂前上棘外三横指为注射部位。以病人的手指宽度为标准。
3)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
大腿中段外侧。髋关节下10cm至膝关节的范围,适用于2岁以下幼儿。
4)上臂三角肌注射部位定位法
上臂的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一般只适用于小剂量的药物注射。
3)注射体位
1)侧卧位:病人侧卧,上腿伸直,下腿弯曲。
2)俯卧位:病人俯卧,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
3)仰卧位: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时采用,常用于危重和不能自行翻身的病人。
4)坐位
(4)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针头与皮肤呈90゜角,进针深度为针梗的1/2或2/3,抽回血。
2)需要长期注射的病人,应经常变更注射部位。
3)2岁以下婴幼儿应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4)
若针头折断,应先稳住患者情绪,并嘱患者保持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同时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全部埋入肌肉,应迅速请外科医生处理。
有关臀大肌注射时体表定位连线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髂嵴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
B.髂嵴和尾骨连线的外下1/3处
C.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内下1/3处
D.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中1/3处
E.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
E
臀大肌注射时体表定位连线法为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