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就相当于舌尖上的头等舱,有钱没钱的都喜欢吃,一些高档的西餐厅都会用海鲜做料理,而且是生的,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生吃海鲜造成的死亡、中毒的有不少,所以大家注意了。
近日,广东一名男子因生食贝类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不适,入院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诊断该男子的死因为创伤弧菌败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
生吃海鲜会死人?该名男子生前曾与朋友一起生吃海鲜,不久就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第三天入院治疗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出具的死亡诊断书结论为:创伤弧菌败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横纹肌溶解综合症、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活动期、乙肝后肝硬化。
其实,罪魁祸首是生海鲜中的创伤弧菌,若感染此弧菌,临床最常出现的两种表现为伤口感染以及原发性败血病。如果伤口接触到海水、贝壳或鱼类,便有可能感染到此弧菌。一般来说这样的感染多半很轻微,但在高风险的族群上,此类弧菌感染可以很快速的传播,并导致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发严重的坏疽。经伤口感染时可导致蜂窝织炎及骨髓炎等多种炎症,经口感染时常迅速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感染本菌后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很高。
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血色素沉着病及免疫缺陷者(由其他潜在疾病或药物治疗引起)的患者,是感染创伤弧菌后发生败血症的危险人群。这些高危人群在摄入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后,可在12小时至3天内发病。
约三成患者就医时出现休克,或入院后12小时内出现低血压。近八成的患者有特征性的大疱状皮损,患者经常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并常见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迹象。此外,超过一半的病人会死于原发性败血症;而在出现低血压的患者中,病死率超过90%。这种情况,属于食源性创伤弧菌感染的凶险型,主要由于进食者本身是高危人群。而对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创伤弧菌进到肠道是可以被杀死的,入不了血,就不会发展为败血症。
食源性创伤弧菌感染还有另外一型是“胃肠型”,感染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一般无发热。所以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
创伤弧菌感染千万不能大意创伤弧菌是一种在海岸环境中自由生活的细菌。创伤弧菌感染的另一种典型途径是伤口暴露于港湾水体或职业性创伤。"创伤弧菌,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伤口入侵人体。常见的有渔民、牡蛎剥壳者等发生职业性创伤。此外如水运事故中,伤者的伤口暴露在水体中,也会发生创伤弧菌感染。
创伤弧菌感染的病情轻重不等,从轻症、自限性损害到进展迅速的蜂窝织炎和肌炎,其中蜂窝织炎和肌炎病灶扩散和破坏速度类似于气性坏疽。伤者感染创伤弧菌后,约3~4小时伤口就会红、肿。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还会导致组织溃烂坏死。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和治疗,很快就会引起败血症甚至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创伤弧菌感染?按照创伤弧菌感染的两种途径,建议做好以下方面可有效预防:
一、贝类要煮熟煮透方可进食:
对于带壳的贝类:煮,水沸至贝壳张开后5分钟;蒸,至贝壳张开后9分钟,不要吃烹调过程中壳未张开的贝类。
对于不带壳的贝类:
煮,水沸后3分钟;炒,温度约为℃至少10分钟。
二、处理煮熟的贝类时,要避免被生的海产品或被污染的海水污染。
三、贝类食品烹调后及时食用,剩余部分密封冷藏。
四、肝病患者或免疫缺陷者(因治疗或基础性疾病所致),以及酗酒者,切勿生食贝类。
五、身体有伤口或者免疫力低下,避免下海游泳。
六、清洗和处理海鲜时,要戴上手套避免扎伤。若被扎伤后出现红、肿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吃海鲜时这些部位你别吃螃蟹
蟹心:呈白色的六角形,在螃蟹中间黑色膜衣的下面,也叫六角板,从中医角度讲是极寒之物,最好不吃。
蟹腮:在螃蟹壳内像两排小爪子,是螃蟹的呼吸系统,建议不要食用。
蟹胃:在蟹黄里面,三角形状,其中还有螃蟹的排泄物,吃蟹黄的时候注意不要吃到蟹胃了。
蟹肠:在蟹子腹部的三角形内,掰开后可以看到一条黑线,吃的时候要去除。
溪蟹:医生特别提醒,一些小商小贩推着小车出售的穿成一串的油炸的小螃蟹。这种螃蟹千万不要吃。它叫溪蟹,是一些寄生虫的中间寄主,如果食用,极易染上传染病。
海虾
虾头:小龙虾的头部是吸收并处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的部分。
虾线:虾线也尽尽量剔除,一是因为虾的消化道里有脏东西,另外沙粒感也影响口感。
扇贝
裙边:裙边藏有很多脏的东西,如果真的要吃的话,最好洗干净煮熟了再吃。
内脏:扇贝肉旁边那个黑色的部位是内脏,里面有很多细菌,建议不要吃。
海肠
海肠两端的毛刺和独立的内脏都是不能食用的,只能吃海肠的肠。
生蚝
生蚝的肚子里有一块绿色的东西,这是生蚝吃过的食物,不卫生,最好不吃这个部位。
鲍鱼
鲍鱼肉旁边的绿色东西就是内脏,通畅里面具有毒素,容易引起皮炎等过敏反应,不建议吃用。
小编说两句海鲜美味而且营养价值丰富,但是生吃危害大,所以不要轻易尝试生吃海鲜。另外,对于尿酸偏高、痛风的人来说,尽量就别吃了,普通人吃海鲜的时候也别吃水果。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