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 手蜂窝织炎护理 >> 注意处理海鲜时莫大意,舟山2名六旬老渔

注意处理海鲜时莫大意,舟山2名六旬老渔

 

近日,有媒体曝出,广东莫伯在家做饭洗虾时,不小心被一只虾刺到左手。因为伤口不大,既没出血也不疼,老人并未在意。怎知隔了两天,老人左上肢开始肿痛,紧急就医后病情发展迅速,左上肢坏死,人也休克住进了ICU,经检测为感染创伤弧菌,最终,做了左上肢截肢手术,才保住性命。

我市也有不少因被海鲜扎一下,

导致感染创伤弧菌的病例。

医院急诊科了解到,

仅今年该科室就收治了3例,

其中2例因病情严重导致死亡。

3个六旬老渔民2人因此丧命

普陀63岁的应大伯(化名)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再治疗一段时间就可以康复出院了。这次治疗他感觉自己就像从鬼门关走了一趟。

应大伯是一名船员,负责海产品处理。今年10月,他跟往常一样,处理捕捞上来的鱼虾蟹,左手突然被海虾的长刺刺中。应大伯惊跳起来,一甩手臂,将挂在他手上的海虾甩了下来,又继续干活。

谁知两天后,应大伯的左手臂开始出现红肿,人也随之发起了高烧。医院求诊。经医生诊断,应大伯是感染了创伤弧菌。经过一系列的抢救,他终于被医生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医院急诊科了解到,今年该科室接诊了3名感染创伤弧菌的患者,除应大伯外,比应大伯之前更早感染了创伤弧菌的另外2个渔民,却因病情扩散迅速,最终丢了性命。

我市9年共21人感染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脓毒血症患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故早期诊治尤为重要。

据统计,我市从年至年期间,就有18起创伤弧菌感染患者,加上今年的3例,共有21人感染了创伤弧菌,其中13人死亡。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专家还对我市年至年的18起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这18例患者平均年龄在62至71岁之间,其中男性有14例,女性有4例。

在18个患者中,年至年发病的有3例,年至年发病的有15例,且这些患者的发病月份为6至10月,这提示我国东部海岛地区存在创伤弧菌高感染风险。

记者了解到,这18个患者中,大多数与海鲜销售、处理以及海滩上行走被刺伤有关,渔民多见。患者大多与海产品有接触史。此外,在这些患者中,15人合并患有基础疾病,且多人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史。受感染的患者随后分别出现了发热、皮肤红肿、起水泡等情况,并迅速发展出现瘀斑、水泡发黑、筋膜坏死、寒战休克等情况。经化验,这些患者分别有15人感染了原发性脓毒症,3人皮肤感染。

4-11月为创伤弧菌感染高发期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王秋景介绍,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温暖海水中、嗜盐、嗜碱的革兰阴性杆菌,大量存在于海洋生物中,特别是贝类。它是一种致命性的条件致病菌,主要通过破损皮肤或胃肠道侵入人体,感染后患者可出现蜂窝织炎、胃肠炎、坏死性筋膜炎、脓毒血症及肢体坏死,病死率高达50%以上。

王秋景说,创伤弧菌喜欢寄生于温暖海水中的虾、蟹、蚌、牡蛎等海洋生物中,在有氧、低氧或者无氧环境下均能生存,而水温低于17℃的海水或者污染的海水中则难以生长。因此,创伤弧菌感染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海水水温23℃-29℃时发病率最高,少数病例可见于寒冷水域,4-11月份为该病高发期。

据悉,创伤弧菌感染后可出现脓毒血症、坏死性筋膜炎和急性胃肠炎等表现,病情凶险,致死率高。由于疾病早期,感染者对疾病不够重视,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我市患者以原发性脓毒症为主

王秋景介绍,一些携带创伤弧菌的海产品中在室温下可以大量繁殖,生食海鲜或是伤口接触到海产品(海水)引发人类感染。“一些特殊人群,如慢性肝病患者、长期饮酒者、地中海贫血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等人群,则更容易受到感染。”

据了解,创伤弧菌感染在临床上主要表现3种症状,包括肠胃炎、脓毒血症和创伤感染。根据群体基因组学分类,我市患者以原发性脓毒症为主(15/18),高于相关文献报道的43%,这可能与我市居民喜生食贝类等海产品有关。

生吃被创伤弧菌感染的海鲜,轻者可以引发腹痛、腹泻、黑色血便等较轻症状的肠胃炎,严重者会出现发热、寒战、休克等急性症状,同时皮肤下肢远端会出现伴有典型的紫色血性水疱,症状快速恶化,50%的患者在48小时内可死于多功能器官衰竭,若72小时内未处理,病死率达%。

被海鲜刺到该如何正确处理

据了解,创口感染创伤弧菌的,大多表现为局部皮肤和肌肉坏死的急性坏死性筋膜炎,1-2天内可从脚趾末端蔓延到大腿,并向躯干扩散,也可引发脓毒血症,危及生命。一般情况下,创伤弧菌感染后12-72小时内可发病,脓毒血症在感染后7-14天内可发生。

市民在平时处理海鲜时,

应该如何预防创伤弧菌感染呢?

一旦被海鲜刺伤又该如何处理呢?

王秋景建议要佩戴手套,谨防扎伤及划伤可有效避免创伤弧菌的感染。避免生食海鲜,食用时应尽量煮熟、煮透。

皮肤带有伤口时,应避免接触海鲜类食品及下海游玩。如果不小心被海鲜扎伤时,应第一时间将伤口处血液挤出,后用清水冲洗,如出现局部肿胀、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记者:岑瑜通讯员:李世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rm.com/ways/14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