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肢蹄病是奶牛三大疾病之一,目前奶牛养殖行业中,肢蹄病给奶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最大的。奶牛腐蹄病是所有肢蹄病类型当中淘汰率最高,是牧场造成直接损失的最主要病因之一。腐蹄病,也称为趾间蜂窝织炎或趾间坏死杆菌病,系趾间皮肤传染性疾病;主要由坏死杆菌感染,导致蹄部趾间皮肤以及内部深层软组织引发炎症,使蹄部角质层皮肤破坏,引发腐败、坏死,以及深部组织化脓。患腐蹄病的奶牛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奶产量下降、繁殖能力降低。导致高产奶牛过早被淘汰,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生奶的质量,给牧场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发病原因腐蹄病可发生于不同阶段的牛,不同季节也均会发生本病,我国南部地区春季或者雨季发病率会较高,北部地区秋冬季发病率会较高,不同区域养殖方式和环境发病率也不一样,患病牛可单肢或多肢发生,其中绝大部分患病牛多发于后肢,前肢患病牛较少。
引起该病最主要原因,牛舍阴暗潮湿,地面不平整,运动场泥泞,清粪不及时蹄部长期侵泡导致皮肤和角质松软,另外环境中存在大量风险因素,如水泥地面突起,石子,炉渣,瓦砾,牙齿,铁钉,铁丝,玻璃碎片,医用针头,废旧钢管,冰块,冰冻牛粪,以及锋利的金属碎片等,皮肤划伤或刺破,环境中的病原菌会快速侵入创面引发炎症,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雨水季节或者环境较差的牧场会对其他皮肤有创伤的牛形成交叉感染,导致本病在牧场流行。
坏死杆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19世纪80年代坏死杆菌才被发现证实,能感染动物的一种病原菌,坏死杆菌属梭杆菌属,是革兰氏阴性,杆状,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严格厌氧菌细菌.自然界中分布非常广泛,一般寄生于人和动物的呼吸道和胃肠道,是人类或者动物各种坏死性和化脓性疾病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的病原.坏死杆菌主要是通过毒力因子完成对动物的感染以及介导机体的损伤,坏死杆菌毒力因子较多。
坏死杆菌白细胞毒素是引起奶牛腐蹄病一个最主要的毒力因子,对反刍动物和人的中性粒细胞是种属特异性细胞的毒性作用,白细胞毒素是一种分泌性蛋白,它能够介导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肝细胞及反刍动物瘤胃上皮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除此外从患病蹄部分离出来葡萄球菌,链球菌,化脓性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结节状拟杆菌和产黑色素拟杆菌等。也有学者认为坏死杆菌和产黑色素拟杆菌共同作用引起本病。
趾间皮炎、球部和蹄冠部皮炎、疣性皮炎、趾间皮肤增殖和黏膜病都可并发坏死杆菌感染。
二、临床症状患腐蹄病牛两趾呈对称性肿大,系部和球节以及蹄冠结合皮肤呈深红色,发病24-36小时趾间皮肤出现裂口,散发难闻恶臭气味,裂口处会形成伪膜。
36-72小时,疼痛明显加剧,体温升高至40°C-41°C,不愿站立,喜躺卧,行走时跛行明显,患蹄不能负重,蹄尖部着地,采食量明显下降,体况消瘦,产奶量明显降低,过一二天后,趾间组织可完全剥脱,转好的病例,以后出现机化或纤维化。某些病例坏死可持续发展到深部组织,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引起蹄角质脱落。
三、治疗措施1、局部治疗将患病牛保定后,使用消毒液清洗患部,将不平整或变形的部位进行修整,再针对化脓的病灶部位进行清理,去除坏死组织.再用双氧水,或者苯扎溴铵消毒水进行清洗,在使用5%的碘酊消毒,最后使用防腐生肌散微粉进行包扎,并做好防水措施,绷带在缠绕过程中不易太紧而影响蹄部血液正常循环。
2、浴蹄治疗本方法只适用于发病初期阶段,坏死杆菌一般的消毒液都能很轻松的杀灭,患有轻度的腐蹄病牛只,可驱赶至浴蹄池,经过30分钟的泡蹄也可治愈本病,对于以及患有严重腐蹄病牛只,化脓部位以及到达组织深处,使用本方法无效。
3、全身治疗主要针对重症腐蹄病,除了局部治疗外,以及蹄冠部转向神经处注射封闭外,还应该全身使用抗生素,可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中的青霉素、头孢羟氨苄和头孢呋辛对坏死杆菌抑制效果明显,而氯霉素、土霉素、克林霉素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病牛投喂锌制剂,对腐蹄病治疗后恢复有一定帮助,每天按每千克体重投喂4.5mg硫酸锌,连续投喂7天.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四、预防措施1、加强饲喂管理饲喂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饲料营养的均衡,严格控制精粗料的比例及必需的微量元素。避免因奶牛日粮中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奶牛瘤胃酸中毒,以及锌、铜、硒、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的缺乏导致蹄骨变疏松、蹄部角质层发育不良和机体免疫力降低,进而促进腐蹄病的发生。霉变的饲草及料,严禁添加使用,避免霉菌中毒,合理搭配日粮,供给全价饲料。大量资料表面,奶牛在泌乳期时饲料中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锌、硒,保证饲料中钙磷比例平衡,能有效地预防腐蹄病的发生。
2、加强环境管理加强对牛舍地面,通道环境改善,保持地面卫生清洁,对地面及运动场定期检查,排除异物,不平整的地面可铺设橡胶垫,防止蹄部划伤,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各种致病菌,增加牧场消毒频率,对奶牛生产高密度区域加强重点消毒,通过降低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率,提升奶牛免疫力,可有效地预防腐蹄病发生。
3、加强浴蹄管理腐蹄病的治愈率非常低,治疗原则一般都是早发现早治疗,会有明显的效果,早期阶段浴蹄可直接有效的预防腐蹄病发生,在病原微生物渗透皮肤角质层初期阶段,就可以通过浴蹄有效的将坏死杆菌迅速杀灭.腐蹄病发病较高的时候,应加强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