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 手蜂窝织炎护理 >> ldquoIBD最佳围手术期管理r

ldquoIBD最佳围手术期管理r

 

Dr.X为您带来ECCO会议前方报道

ECCO会议报道:IBD最佳围手术期管理

年ECCO会议于2月15-17日正在维也纳举行。一年一度的ECCO会议由欧洲克罗恩病与结肠炎组织举办,是世界最著名的炎症性肠病学术盛会,全世界超过名IBD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此次会议中,发布了大量IBD疾病相关的研究和进展,世界最著名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演讲,同时报告了多个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结果。

Dr.X有幸到现场参加了此次会议,在前方第一时间为您带来学术报道,请您跟随Dr.X的视角,来深入了解此次ECCO会议的学术前沿信息。

大会的第六个学术主题(Scientificsession)是“IBD最佳围手术期管理”(BestperioperativemanagementofIBD)。下面请看Dr.X在前方发来的现场报道。

主题发言1:

让你的患者适合手术

Getyourpatientfitforsurgery

PeterIrving(英国),PauloKotze(加拿大)

尽管近年来IBD的治疗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很多患者仍面临并发症的风险,部分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虽然目前还无法完全避免并发症和手术,但我们可以在术前对患者的身体和疾病状态进行优化,使患者在一个相对较好的状态下接受手术。

CD患者的术前优化

首先大家一起来看一个病例。女性CD患者,43岁,诊断为回肠CD(20厘米),吸烟。拒绝免疫抑制剂,正在使用肠内营养。-年经历几次住院,外科医生建议手术,但患者拒绝。年因不适、腹痛、呕吐、腹胀住院,体重减轻5公斤。发热、腹部压痛。CRP=97,WBC=13.9,白蛋白=32,Hb=。

肠镜结果显示,结肠正常,小肠扭曲、狭窄,内镜无法通过。

经过MDT团队的讨论:

?现在马上手术?

?先脓肿引流,先使用全肠内营养和抗生素,然后手术?

?先脓肿引流,先使用全肠外营养和抗生素,然后手术?

对于这样的患者,你会怎么办?

CD术前优化的“SNAP”原则:避免败血症(sepsis)、营养(Nutrition)、解剖结构(Anatomy)、治疗计划(Plantreatment)

避免败血症(sepsis),主要是指:充分引流、使用广谱抗生素、延长治疗时间、避免免疫抑制治疗、重复影像学检查。

年前,研究人员就已经发现患者的营养状态与手术结局具有相关性。患者术前BMI<18.5,体重减轻>10%,身体测量指标异常,握力较差,都是术前营养状态不良的表现。有研究显示,75%的IBD患者在术前6个月体重降低>10%,超过85%的CD患者营养状态较差。

肠内营养的优点:1.不需要中央静脉导管;2.相对便宜;3.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忍受;4.可改善术前BMI、白蛋白和CRP;5.减少手术后的吻合口瘘、腹腔脓肿、伤口感染和造口的风险。

术前搞清解剖结构,需要通过超声、CT和磁共振检查疾病活动的程度、范围和存在的并发症(瘘管、脓肿、病变是否涉及尿道)。

治疗计划包括:患者术前优化(停止吸烟、纠正贫血、纠正低蛋白血症),考虑术前用药对手术的影响,与团队和患者讨论手术计划,预防血栓,考虑手术后的治疗计划。

患者术前8周开始优化流程。首先考虑患者的病史和治疗史,包括之前是否有梗阻症状、正在接受的药物治疗、吸烟状态。如果需要,可以开始肠内营养、激素减撤。如果之前激素使用超过4个月,需检查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并要求患者戒烟。对于严重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启动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

此外,需要评估患者炎症标志物、白蛋白、铁离子。影像学评估是否存在穿孔、蜂窝织炎、脓肿、瘘管、输尿管梗阻。如果需要,可以考虑全肠内营养、广谱抗生素、穿刺引流,并请泌尿科医生会诊。

术前4周,需要进行患者的营养评估。如果之前全肠内营养有应答,且患者耐受良好,可以继续全肠内营养。如果肠内营养之后患者体重降低,或存在瘘管相关并发症,转换为肠外营养。持续纠正铁离子缺乏的贫血。同时评估患者败血症风险,如果炎症指标仍然升高,延长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术前4周还需要评估药物治疗情况。术前2周尽可能减停激素,术前7-14天尽可能停用免疫抑制剂,术前2周之内不再使用生物制剂。

到手术之前,需要尽量减小激素暴露,静脉血栓预防性治疗持续4周,并要求患者继续戒烟。

IBD患者的术前优化流程,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疾病状态和并发症。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经过术前优化流程的患者术前白蛋白、CRP、激素使用的状态均有明显的纠正,患者腹腔镜微创手术比例显著较高,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术前激素的使用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为此ECCO专门发布了“IBD患者术前使用激素短期影响”的文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使用激素,C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为1.26倍;UC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为1.44倍。

对于免疫抑制剂来说,有研究显示,术前巯嘌呤治疗与CD术后腹部并发症存在相关性,也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风险。

抗-TNF药物与CD术后并发症,与术前抗-TNF药物浓度存在相关性。年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术前IFX>8ug/ml,会显著增加患者术后感染和其它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总之,对于CD患者腹部手术相关的临床实践,有以下建议:

1.对于可以择期手术的患者,手术尽量远离最后一次使用生物制剂的时间,可直接进行肠段吻合。

2.对于不得不接受急诊手术的患者,如果没有使用激素、患者营养状态良好,病变局部条件良好,可以考虑肠段切除后直接吻合,但需要外科医生在进行风险评估。

3.对于不得不接受急诊手术的患者,且既往使用激素、营养不良,病变局部条件较差,应直接考虑造口。

UC患者的术前优化

我们还是从一个病例说起。女性,29岁,三年前被诊断为广泛性UC,之前使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AZA)治疗,之后IFX由于继发失效,剂量优化为10mg/kg,每6周1次。

之后患者由于疾病活动,检测IFX药物浓度比较低,但产生抗抗体。转换为vedolizumab,mg,每8周1次。至第24周,应答不充分,剂量优化到mg每4周1次。继续治疗3个月后,由于疾病爆发再次就医。

内镜梅奥评分=3分,部分梅奥评分=7分,便血、贫血,CRP=35mg/L,白蛋白=26g/L。患者拒绝手术。

关于vedolizumab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目前的证据存在矛盾。年JCC杂志发表了一项美国Mayoclinic的研究,结果显示术前3个月使用vedolizumab,可显著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今年ECCO会议中报告的一项研究提示,α4β7介导免疫细胞的肠道聚集。因此这可能是vedolizumab增加术后感染风险的分子机制。但随后的几项研究,没有发现vedolizumab与术后感染,尤其是切口感染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最终虽然正在使用vedolizumab,但患者由于疾病爆发仍选择了手术,接受了全结肠切除。

UC患者的手术一般分为2期或3期来做。经典的2期手术,首先进行结肠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同时进行回肠造口。之后在3个月后关闭造口,进行回肠吻合。

改良的2期手术,先进行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造口,II期手术经肛门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手术持续6个月。3期手术,先进行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造口,2期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回肠造口,3期关闭造口进行回肠吻合,整个持续约12个月。

年一项研究统计了几十年以来UC分期手术的情况。结果显示近年来3期手术的比例显著降低,改良的2期手术的比例大幅增加,经典2期手术的比例大幅降低。

对于UC术前激素和抗-TNF药物,ECCO指南上有专门的描述。ECCO指南声明4C提到,在手术前的6周内,每天20毫克或同等剂量以上的泼尼松,是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因此,如果可能的话,应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果在手术前的6周不能将激素减至泼尼松每天20毫克以下或同等剂量激素,就应该把储袋制作推迟到第二期手术再完成。

ECCO指南声明4E中提到,目前关于术前使用抗-TNF药物的资料结果并不一致,建议外科医生对于术前使用抗-TNF药物的UC患者,避免选择1期全结肠切除回肠储袋手术。

总之,IBD的术后并发症是多因素的,糟糕的术前准备和糟糕的手术技术一样危险。对于CD患者,通常有时间进行术前优化。建议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术前激素的使用,术前其他药物,应考虑患者的风险与获益。造口对患者是安全的。

主题发言2:

手后强化恢复路径

Enhancedpostoperativerecoverypathways

GionataFiorino(意大利),AntoninoSpinelli(加拿大)

在上世纪90年代,IBD患者的手术更像是一种"判决"。当时患者可咨询的渠道很有限,多学科联合诊治(MDT)的模式还未建立,患者的意愿基本上不影响治疗决策的制定。

当时的IBD外科手术,基本都是中线剖腹手术,引流、NG管、术前长期禁食、尿导管、抗生素注射大约一个星期,术后卧床休息好几天,服用控制疼痛的阿片类药物。医院获得性感染较多。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多学科参与在临床决策的制定过程,并加强继续教育,会使IBD患者获益。患者的症状和感受,是治疗决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IBDMDT团队包括IBD专科临床医生、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营养科医生、造口师、病理科医生、心理科医生和IBD护士。

术前高质量影像学检查可以优化手术方案。年的一项研究,连续纳入年至年75例具有并发症的CD患者,手术前30天内进行MRE检查,MRE检查结果经过2个有经验的影像科专家独立盲法阅片。结果显示,90.7%患者手术时肠道病变情况与术前MRE影像学评估结果完全一致。

术前患者咨询和沟通很重要的一部,可以调整患者对于手术的期望值,告知患者和家属预期的术式和过程,安排一些术后细节(例如造口后预防脱水),针对造口患者专门进行沟通,减少患者术后的焦虑。

与之前相比,现在IBD手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演变。首先,利用腹腔镜技术,大大降低了手术的侵入性。腹壁切口很小,与开放手术相比优点很多。此外,目前已经发展出成熟的术后恢复路径(Enhancedrecoverypathways),不需要NG管,有选择地进行腹腔引流,不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通过腹腔镜手术+术后强化恢复路径,使患者的免疫应答更快恢复和保留。

目前,低侵入性手术已成为IBD治疗的金标准。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患者术后止痛药使用下降、住院时间短、再手术率降低、手术并发症降低。目前有报道显示,与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相比,接受单孔腹腔镜手术的CD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止痛药需求降低,切口长度大大缩短,而且体表没有明显疤痕,患者心理满意度显著上升。

对于UC患者,外科医生也正在开发新的手术工具,尝试使用单孔腹腔镜手术进行全结肠切除,和回肠储袋肛管吻合的手术操作。

最小侵入性手术的目标,不仅仅是更小的伤疤,而是全面提升患者的手术体验,照顾到患者的临床需求和社会需求。降低对手术身体稳态的干扰,降低身体对手术的全身性免疫反应,降低患者的恐惧和焦虑,降低并发症,降低致残和失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工作和社交能力。

IBD腹部手术之后的一个常规操作是引流。目前有研究对此提出了挑战。年一项Meta分析发现,结肠直肠切除术后引流,并没有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死亡率、再手术率和切口感染率。无独有偶,年一项研究显示,直肠切除术后引流并不能降低吻合口瘘、和盆腔脓肿的发生率。因此,IBD术后的患者恢复流程一直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之中。

对CD患者来说,手术结束回家之前,需要评估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与患者讨论接下来的治疗选择,2-4周之后安排一下门诊复诊。患者回家之后,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安排定期复诊随访,6-12个月之后需要安排肠镜检查,随访间隔基于疾病活动和复发。

对UC患者来说,手术结束回家之前,预约患者3个月之内进行储袋检查,并安排患者教育计划。患者回家之后,常规术后3、6、12个月门诊复查,术后12个月内镜复查,之后每年一次门诊+内镜复查,如果需要的话治疗储袋炎。

总之,IBD患者术前准备的流程近年来已经有巨大的改进。最小侵入性手术概念和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外科医生和患者对IBD手术的认识。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优化了IBD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过程。所有这一切的目的,都是降低手术对IBD患者影响。

主题发言3:

CD肠切除术后的预防策略

PreventivestrategyafterresectionsurgeryinCD

PierreMichetti(瑞士)

年瑞士全国IBD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年至年例IBD患者,发病10年手术率约40%,20年手术率约70%。而二次手术率方面,10年约25%,20年约50%。年一项意大利的研究显示,CD患者术后内镜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6.9个月。

关于CD术后复发,有一个问题是”到底有多少CD患者的术后复发风险较低?”多项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约70%的CD患者需要经历肠道切除手术,已经接受过手术的患者,约70%因为复发或并发症需要二次手术。CD患者肠道切除术后1年内内镜复发的比例高达90%。

年ECCOCD诊治共识意见中提到了肠道CD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包括:吸烟、存在穿透或狭窄的疾病行为,疾病早期使用激素、梗阻性病变,空肠病变、诊断时年轻。关于识别CD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目前的研究还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rm.com/ways/111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