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是指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管、肌间隙及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等软组织的外科感染。
1.疖疖俗称疔疮,是指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个疖同时发生或反复出现在身体各部,称为疖病,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糖尿病或有免疫缺陷的病人,或者皮肤不洁且常擦伤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面葡萄球菌。
疖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丰富的头、面、颈、背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表现为局部呈锥形隆起的小结节,红、肿、痛;化脓后在其顶部有黄白色脓头,触摸有轻微波动感。疖破溃后脓液流出,并有白色的脓栓,当脓液流尽脓栓脱落时将消肿愈合。一般无全身症状,但若发生在血液循环丰富的部位,且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常伴寒战、发热、头痛和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发生在面部“危险三角区”(上唇、鼻周围)的疖被挤压或处理不当时,可引起颅内海绵状静脉窦炎,可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出现昏迷而危及生命。
疖初期,局部选用热敷或理疗、外敷等促使炎症消退;见疖顶出现脓点,用针头、刀片将脓栓剔除,禁忌挤压;有波动感时,及时切开引流。有全身症状的疖或疖病,应给予抗生素,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
2.痈痈是相邻多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和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多见于成人,免疫功能差的老人及糖尿病病人易患痈。常发生于皮肤厚韧的部位,如颈、背部。俗称背部痈为“搭背”,颈后痈为“对口疔”。
初起局部呈稍隆起的暗红色、质地坚韧、界限不清的疼痛、肿胀、浸润区,以后中心部位出现多个“脓头”;破溃后呈现窝状,内含坏死组织和脓液。痈可向周围组织和深部发展,伴区域淋巴结痛。寒战、高热、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严重者可导致脓毒血症和全身化脓性感染而危及生命。唇痈表现为口唇极度肿胀、张口困难,易引起颅内感染,危险性极大。
痈的各种切口
初起局部选用理疗、热敷或中药外敷,不要挤压以免扩散。当表面已形成多个脓点,颜色变紫褐色或已破溃流脓,必须及时切开引流。
全身及早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需长时间用药的,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产品。适当休息,加强营养。
3.急性蜂窝织炎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其特点是病变迅速扩散,不易局限;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感染灶附近淋巴结常受累。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后感染均可引起本病,亦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流传播发生。
急性白血病合并坏疽性蜂窝织炎
急性蜂窝织炎有多种类型:(1)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表现为局部明显肿胀、疼痛,表皮发红发热,向四周迅速扩散而不易局限,病变中央部位呈暗红色,边缘稍淡。病变位于疏松组织时,疼痛较轻;深部组织的急性蜂窝织炎,局部红肿虽不明显,但有局部组织水肿和深部压痛,病人多伴有寒战、发热、头痛、全身无力等症状。(2)口底、颌下和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可发生喉头水肿而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3)新生儿皮下坏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蜂窝织炎,多见于新生儿背、臀部。(4)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主要致病菌为厌氧菌,好发于易被大、小便污染的会阴部或下腹部伤口处。早期表现类似于一般皮下蜂窝织炎,病情加重时表现为进行性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坏死,脓液恶臭,局部有捻发音,全身情况迅速恶化。
急性白血病合并坏疽性蜂窝织炎使用护创液1天后
积极给予局部和全身治疗,若脓肿形成,应该及时切开引流,以缓解皮下炎症的扩散和减少皮下坏死。切开应为多个小切口,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湿敷。对于口底、颌下、颈部和急性蜂窝织炎应早期切开,防止喉头痉挛。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突发喉头痉挛,应及时气管插管。
急性白血病合并坏疽性蜂窝织炎使用护创液十天后基本痊愈
4.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管炎指致病菌经皮肤、黏膜损伤处或其他感染灶,经组织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内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感染扩散到淋巴结,可以引起急性淋巴结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链球菌是主要致病菌。
急性淋巴结炎局部先有淋巴结肿大、疼痛和触痛,可与周围软组织分辨,表面皮肤正常。病变加重时形成肿块(不能分辨淋巴结个数),疼痛与触痛加重,表面皮肤可发红发热。形成脓肿时有波动感,少数甚至可以破溃出脓。
护创液消毒效果
急性淋巴管炎分管状淋巴管炎和网状淋巴管炎(即丹毒)。根据感染部位不同,急性管状淋巴管炎可分为:皮下浅层急性淋巴管炎和皮下深层急性淋巴管炎。皮下浅层急性淋巴管炎在表皮呈现一条或多条红色线条,有轻度触痛,扩展时红线向近端延长。但发生在皮下深层时表皮红线,只可能有条形触痛区,至于全身性反应如体温、白细胞计数等的变化,取决于病菌的毒性和感染程度,常与原发的感染病变有密切关系。
治疗时首先控制原发感染病变,临床表现明显者应积极采取局部或全身性治疗措施。急性淋巴结炎一旦形成脓肿则要及早切开引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