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芥的功效与作用
卜芥
老虎耳、老虎芋、大附子、姑婆芋。
为天南星科植物尖尾芋的根茎。叶亦入药,治疗毒疮。
直本草木。地下茎粗壮,肉质。地上茎圆柱形,黑褐色,具环形叶痕,通常基部伸出许多短缩的芽条,发出新枝。叶互生;叶柄由中部至基部强烈扩大成宽鞘;叶片膜质至草质,深绿色,宽卵状心形,长15~40厘米,宽10~18厘米,先端尖,基部微凹,全缘,叶脉两面突起。花序柄圆柱形,稍粗壮,常单生;佛焰苞近肉质,管长圆状卵形,淡绿色至深绿色,檐部狭舟状,边缘内卷,先端具狭长的凸尖,肉穗花序比佛焰苞短;雄花序位于上部,雌花的雌蕊子房一室,附属器淡绿色,黄绿色,狭圆锥形。浆果淡红色,球形,通常有种子一颗。
生于海拔米以下的溪谷湿地或田边,亦栽培于庭院或药圃。分布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四川等地亦有栽培。
全年均可采收。挖取根茎,洗净,鲜用或切片哂干。
根状茎圆形或椭圆形,黑褐色,具环形叶痕,表面不平整,直径2.5~6厘米,表面具皱纹。横切片厚2~4毫米,常卷曲成各种形态,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粗糙,呈颗粒状。气微,味辛,微苦,嚼之麻舌而刺喉。以质轻,易折断,断面白色呈颗粒状,嚼之麻舌而刺喉者为佳。
性寒,微苦,有大毒。无归经。
清热解毒,散结止痛。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内服:煎汤,3~9克(鲜品30~60克。需炮制,宜煎2小时以上)。外用:适量,捣敷。主治流感,钩端螺旋体病,疮疡痈毒初起,瘰疬,蜂窝织炎,毒蛇咬伤,毒蜂螫伤。
卜芥水提醇沉液有抗眼镜蛇蛇毒、眼镜王蛇蛇毒和银环蛇蛇毒的作用。
含延胡索酸(fumaricacid)、焦黏酸(pyromucicacid)、苹果酸(mal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草酸钙(calciumoxalate)、皂毒苷(sapotoxin)和氨基酸等。
生品有大毒,禁作内服。内服需经炮制且不可过量。外用宜慎,因本吕外敷有致泡作用。
①治钩端螺旋体病:(老虎芋)鲜品克,炒焦,加食盐少许同炒,放~毫升清水煮1~3小时,得药液约毫升,分2~3次服。(南药《巾草药学》)
②治无名肿毒,毒蛇咬伤,毒蜂螫伤:(尖尾芋)鲜根状茎适量。刮去粗皮,捣烂敷患处,每次5~10分钟,蛇伤敷伤口周围。(《浙江药用植物志》)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我这个相亲经历,和那个标题为《关于我3月的一次相亲。》几乎一模一样,可能稍微比他好一点点。
本人今年25,今年大年初3,我妈给我介绍了一个相亲妹子,23岁。没有媒人,是街坊也是她的嫂子直接带到我家里面来的。(她跟她嫂子关系特别好)妹子特别害羞,在我家见面全程躲在她嫂子旁边,我根本看不到她的长相,身材很廋,那种病态的廋,(后来才知道cm,35KG)。然后聊了几句,让我们加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