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 手蜂窝织炎常识 >> 小儿推拿21种手法合集,赶紧来学一下吧

小儿推拿21种手法合集,赶紧来学一下吧

 

小儿推拿是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

在操作方法上强调

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

对常见病有较好疗效

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下面是小儿推拿的21种手法

1.补脾经——消化系统疾病

(一)操作方法

一手将患儿拇指屈曲

另一手循拇指桡侧缘

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

或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

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

往返推为平补平泻

(二)功效

健脾和胃补益气血

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三)适应证

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

不良食欲不振、肌肉消瘦等

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

治疗脾胃不和导致的饮食

停滞

胃脘痞闷、吞酸纳呆呕吐

腹泻等小儿体虚正气不足

患斑疹热病时可推补本穴

(四)注意事项

小儿脾胃薄弱

多用补泻体壮邪实者方用清法

2.顺运八卦——脾胃系统疾病

和呼吸系统疾病

(一)位置

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

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

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

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二)操作方法

用运法,医者以右手食中二

指夹住患儿拇指

然后医者用拇指自乾宫起

向坎宫施运至兑宫止为一变

叫做顺运内八卦或右运内八卦

另外,在临床应用时还可

根据具体的疾病和八卦个宫和

脏腑对应关系在某个宫上进行

顺或逆揉操作的

(三)次数

-次

(四)功效

顺运治寒,开胸膈,和五脏

逆运治热,降胃气,消宿食

(五)主治

咳嗽、痰喘、胸闷、呃逆

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

3.掐五指节——受到惊吓

(一)功能作用

镇静安神,祛风化痰,通关窍

(二)定位

位于手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

(三)主治

惊燥不安,惊风抽搐

胸闷,痰喘,咳嗽,风痰

吐涎,腹痛,气血不畅,呼吸困难

(四)操作方法

掐法:

用拇指甲掐3-5次,称掐五指节

揉法:

用拇、食指揉搓30-50次称揉五指节

捻法:

用拇、食指捏指节捻搓30次

可治扭挫伤引起关节肿痛等症

经常搓捻五指节有利于小儿

智力发育可用于小儿保健

屈伸法:

用拇食指捏拿指节作屈伸活动约3-5次

4.揉涌泉——肺系病证

(一)位置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

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二)功效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

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

5.捣小天心——清热镇惊

(一)位置

手掌面大、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

(二)作用

通全身经络,清心火,发汗祛邪

安神,止惊,促进睡眠等

(三)手法

顺时针揉3~10分钟

6.平肝清肺——呼吸道外感

7.顺时针摩腹——便秘,积食,内热

8.拿风池——感冒发汗、头痛、发热

9.退六腑——高热、凉血、解毒

(一)位置

前臂尺侧从肘横纹至

腕横纹呈一直线

(二)作用

凉血,止血,解毒退实火引起的发热

消炎,消肿,化热痰等

此穴性寒,虚寒证者忌用

(三)手法

离心推3~10分钟

10.捏挤大椎——感冒、发热

11.分手阴阳——调节阴阳平衡

(一)位置

手掌根部从小天心穴开始

向两侧分推,为阴阳穴

只推向靠拇指大鱼际侧的为阳穴

只推向靠小指小鱼际侧的为阴穴

(二)作用

平衡阴阳,消积食,化痰

分推阳穴适用于体内“寒大”者

分推阴穴适用于体内“火大”者

(三)手法

分推阴阳,用双手拇指指腹

自小天心穴向两侧分推操作2~5分钟

分推阳穴:从小天心穴开始向大鱼际分推2~5分钟

分推阴穴:从小天心穴开始向小鱼际分推2~5分钟

12.清大肠——便秘、积食

(一)位置

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

至虎口呈一直线

(二)作用

止泻,清大肠热

(三)手法

来回推(清法)3~15分钟

用于肠热不是很明显者

离心推(泻法)3~15分钟

用于肠热很明显者

13.掐四缝穴——厌食、积食

14.揉肺俞——肺炎、咳嗽

15.下推七节骨——便秘、积食

16.拿肩井——感冒、惊风

17.分腹阴阳——腹泻、积食、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18.横擦小横纹——干咳轻咳、咳嗽初起或咳嗽将愈

(一)位置

小横纹在掌面食指、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二)按摩手法

掐揉法:用拇指甲逐个掐揉

本穴(可掐1次,揉3次)称

掐揉小横纹

推法:用拇指面逐个纵向上

下来回推本穴或使患儿四指并拢

横向来回推本穴,称推小横纹

(三)次数

掐揉:3~5次

纵推:30~50次

横推:~次

(四)功用

开胸散郁,化痰涎

主要用于脾胃热结、退热

消胀,散结、唇裂、烦躁等症

19.揉板门——通三焦,清虚热实热

治上吐下泻、脘腹痛

揉板门,板门为脾胃之门,可以通三焦

清虚热实热,治上吐下泻、脘腹痛

20.揉足三里——脾胃疾病

(一)位置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二)功能作用

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21.清天河水——低烧,心经有热

(一)位置

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

至肘横纹中点呈一直线

(二)作用

泻心火,安神,除烦,利尿

化热痰,退心火引起的发热等

此穴性凉,虚寒证者忌用

(三)手法

向心推: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10分钟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范围广泛

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使用,如下:

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

裂伤及生有疥疮者

局部不宜推拿

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

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

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头脱

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

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

精神病患者,慎推拿

华禧母婴小程序长按识别

华禧培训小程序

月嫂培训.育婴培训.催乳培训

小儿推拿培训.产后恢复培训

往期精彩回顾

辅食丨一款制作简单通便效果好的食谱,快做给宝宝尝尝

分娩丨夫妻自行在家生孩子却出现惊人现象,妈妈真的好伟大

育儿

一胎错过敏感期的父母后悔莫及!二胎父母不要再错过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rm.com/wadzz/121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