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 手蜂窝织炎症状 >> 盘点隆回历史人物,看看你知道几个

盘点隆回历史人物,看看你知道几个

 

隆回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代代风云人物。近代思想家魏源,睁眼看世界,敢为天下先,最先提出开放改革,与时俱进的强国思想。两广总督魏光焘,抗击日寇,血战牛庄,留名青史,成为清末一代名将。辛亥革命元勋谭人凤,武昌举义,推翻帝制,创建共和,成为孙中山的得力臂膀。中共早期领导人彭述之,为宣传马列主义理论,立下了历史功勋。毛泽东的国文老师袁吉六,通古今文史,教天下英才,成为杰出的教育家。毛泽东的书法教师孙俍工,纵横开合,成一代书家。

欧阳缨

欧阳缨,字梅林,清光绪十七年()出生于邵阳县隆回六都(今隆回县丁山乡泌水村)。宣统二年()毕业于家乡高等小学堂。因擅长文史,留校任教。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和一些进步青年曾作一联,上联是:“官天下自唐,家天下自夏,私天下自秦,公天下自今,美哉天下,问几经磨折艰辛方到此”;下联为:“田世界可怜,权世界可恶,利世界可恼,这样世界,要如何芟夷划削始能平”。以示对辛亥革命的赞颂。

民国2年(),欧阳缨考入武昌两湖高等学堂,后因军阀战争危及武汉,未毕业即返原籍,在清举人卿丙离门下攻读文史,并继续自学英语、俄语。

民国6年,欧阳缨就职于武昌亚新地学社。一年后,主持该社编辑工作,后任劳任主编。他感到原有地图罗列地名太多,密密麻麻不醒目;注字从右至左,而世界地图汉字下面要附注的外文又是从左至右,对照很不方便。于是他大胆改革,根据不同用途,精简图上的地名,突出重点,使它清晰实用,并将注字改为从左至右。此项虽遭到当时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反对,他仍据理力争,终于在全国发行。民国9年后,他编纂了《中国历史疆域战争合图》,20年印制发行,图列上起五帝,下止民国,对我国五千多年历史、地理搜采靡遗,各个时代都先列疆域大小,其次详载战争得失,是探索研究我国历代疆域战争沿革的一本很有价值的书。日寇大举侵华后,他根据战争的需要,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编辑出版了《中国航空图》、《日本航空图》等军事地图,为抗日战争贡献了力量。

年,欧阳缨任上海地图出版社副总编辑。年该社迁北京,改名北京地图出版社,他任编审。曾多次参加周恩来总理主持的中国政府与邻国的边界谈判及边界条约的签订。年中印边界发生争端时,周总理召集一些史、地学家开会,欧阳缨在会上提供了汉书《西域序传》、《于阗传》的记载,英国《牛津高级地图集》、印度,印度及其邻国图》、《西藏及其邻国图》,以及《尼赫鲁自传》中的印度地图等重要资料,为我国政府驳斥对方的无理要求提供了有力证据。

年7月逝世于北京,享年94岁。著作除《中国历代疆域战争合图》外,尚有《新中华分省图》、《新世界列国地图》、《中国析类分省图》、《世界析类分省图》等。

刘修来

刘修来,清光绪二十九年农历二月初十(年3月8日用出生于邵阳县隆回四都(今隆回县鸟树下乡五星村)。八岁时读书三个月,辍学给地主放牛、砍柴。十二岁父丧后,靠给人帮工、挑脚担维生。民国32年()春起,佃耕地主庄田。

新中国建立后,在工作队干部的指导下,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当选为青龙村村长。

年春,在青龙桥村组织县内第一个互助组,担任组长。入冬,领导全组80余人,经过三个月时间,兴建好从洞头村二组至五星郑家坪(今水土保持站)长达3公里的“三合圳”,使余亩天水田变成自流灌溉地,将沿线90亩旱土改成水田,灌溉总面积达余亩。这一年,修来被选为乡、县人民代表,并于12月13日出席湖南省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同年,又被评为县、省劳动模范,出席县劳模会及湖南省第二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合作化时期,任初级社社长时,带领社员搞双季稻试点。年后,将军种籽及栽培经验推广到七江等邻近乡村,次年冬又出席了县、省劳模会,荣获双轮铧犁一部、人民币20元的奖励。年4月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出席县、省农业劳模代表会,获劳动模范奖章、奖状。

在任互助组、初、高级社领导期间,带领社员群众拥军优属,对军、工、干属的田土实行包耕,不取报酬。年冬被评为优抚模范,出席隆回县扰抚模范代表会议。

年,因年老多病辞职,年9月23日病逝,终年81岁。

邹作盛

邹作盛,民国5年()6月21日生于新化县永固乡(今隆回县罗洪乡)。民国12年在新化城上小学,毕业后转邵阳城读中学。20年元月,任新化县百昌小学教员。因不满时政。27年7月,奔延安寻求革命真理,入抗大学习。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统战参谋、鄂东六团指挥部作战参谋、新四军五师司令部作战指挥长、队训科科长,投入敌后抗日武装斗争。

民国30年,日寇对豫鄂边区根据地发动扫荡,作盛跟随李先念等机智勇敢地作战,保卫指挥部机关安全转移,获得“邹大圣”的雅号。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中原区二纵队司令部队训科长、中原军区警卫团参谋长、中原军区司令部队训作战科长、湖北宜都县指挥长等职,随五师主力参加中原突围战役。民国35年7月,中原军区领导机关抢渡丹口,邹率领增援连,配合先遣部队击退阻击的敌人,掩护军区机关顺利渡江。

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北省军区独立团团长、宜昌军分区参谋长、湖北省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兼作战处长、武汉警备区警备处处长。正确执行毛主席的军事路线,为部队正规化建设做出卓越成绩,多次受到喜奖。

“三反”、“五反”运动在全国展开以后,奉命率领湖北军政干校50余名干部和学员,参加武汉“五反”运动,担任第二分会主任。他以武汉建筑营造行业为基础,以军政干校支援工作队员为骨干,创办武汉市建工局,先后任副局长、局长、党委书记兼局长。

年5月,调武汉市体委任党委书记兼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他被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斗,并与大多数体育骨干一起被送进干校“学习”。体委军管后,他据理力争,将送往干校的体育骨干——接回体委,并同大家一道开辟体育场地,添置体育设施,使湖北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在全国各项体育比赛中都取行好的成绩。

从60年代起,着手编写鄂豫边区革命斗争史和新四军第五师战争史。他的著述公开发表的有《中原突围前夕——忆周恩来副主席在宣化店》、《春暖大别山——忆董必武同志》、《突围记》、《杀出重围,飞渡黄河》和《鄂豫边区的抗日战争》。

年10月26日,在武汉病逝。

马非百

马非百,原名元材,字若村,清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初一(年2月13日)生于新化县永固团长鄄村(今隆回县长鄄乡长鄄村)。非百在启蒙时代读“四书”、“五经”。民国元年()进入新化速成中学,后转入宝郡五属联合中学,毕业后在家刻苦自学两年,开始钻研《古今文综》、《汉四史》、《资治通鉴》等文史书籍。从《古今文综》中编选了《古文一裔(此为近似的错字,原书为上“衣”下“肉”,查89年版辞海无此字。暂存疑。——罗斌),从《左传》中编选了,左传辞令录》。他立志“察万物之自然,尽群书乃快乐”,并将此作为对联贴于书室门上。

民国8年6月,非百考入北京大学,参加由邓康(邓中夏)发起组织的一个新型学生公寓——曦园,成员有罗璈阶(章龙)、杨人杞(东莼)、易克嶷、张国焘等十余人,以实行新生活为宗旨。后业,共产党的一些重要领导人毛泽东、刘仁静等也经常到曦园来,奠定他治学的思想基础。

民国15年,非百来到广州,担任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入伍生部的少校历史教官。兼任何香凝、邓颖超主办的中国妇女运动讲习所中国革命史教员,与领导省港大罢工的邓中夏有着密切的联系。翌年升任校本部政治教官,积极支持广州起义,许多革命者都在他的住所化装参加巷战,成为广州起义的一个联络点。起义失败后,他又掩护同志撤退,自己逃亡上海,后又转到开封。

民国19年,非百在河南中山大学法学院任教,担任《历史经济史》和《中国经济史》的教学。次年,他代表河南省参与中央研究安阳殷墟的发掘工作。同时,还创办了《河南政治月刊》,并利用当时的政治身份,先后营救过邓拓和嵇文甫等共产党著名人物和学者。

民国34年,洛阳进修班和南郑西乡第一战时中学处于瘫痪状态,两校相距公里,共有学生0余人,都是沦陷区无家可归的青年。教育部委任非百去接办两所学校,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向学生宣讲抗日救国的主张,对战时教育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年春,非百参加了华北大学政治研究所学习班。结业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担任设计员兼办公室主任,对于历史人物的陈列设计提出了独立见解,按照社会发展史分段陈列,并将原有朝代名称分别排入各阶段中;对文物陈列,主张“要什么摆什么”,不主张“有什么摆什么”。在博物馆工作期间,由于广泛地接触出土文物,为历史研究找到了许多实物证据。

非百一生从事历史和经济思想史研究,积胸中丘壑为笔底烟云。著作有《桑弘羊年谱》、《秦始皇帝传》、《管子轻重篇新诠》、《秦史记》、《秦汉经济史参考资料》、《盐铁论简注》等各种著作,还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

年12月9日,非百病逝于北京,终年88岁。

庞同秀

庞同秀,名隆义,清邵阳县隆回四都(今隆回县鸟树下乡大升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农历七月初十(年8月30日)生,幼时读书三年,稍长务农。

他忠厚善良,乐于扶贫济困。民国31年(),贺家村有个贺大娘,零丁孤苦,无依无靠。他为首发动村民组织贫民会,每年给她送稻谷7石,直到她病逝为止。32年刘某父亲病故,丢下母子,生活困苦,他为首周济,每年凑稻谷12石给刘家,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民国33年萧某眼睛病瞎,家有老小7口,为生活所逼,其妻常与萧吵架,要离婚。他多次上门劝解,并每年春节前送去稻谷1石、猪肉5斤,连送6年,使之全家团圆。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养猪、养鱼、种药材,并倡导兴修水利,铺路架桥。年冬带领群众断凿石、劈山,修通一条从上升到大升长5华里的水圳,使亩旱田变成水田。年冬被选为贺家大队、大升大队副业股长,帮助群众勤劳致富。他自己负责的大队渔场,连年上交人民币元,多次受到公社表彰。年出席县群英会。年夏,鸟树下水库决堤,把青龙桥(木板桥)卷走,他发动群众捐钱、献工,修复此桥。动工时,他白天带头干,晚上守材料,并供给匠工酒饭,还资助人民币元。接着,又主持复修好竹子域木桥。从年至年,他相继发动群众,并献出人民币元,修好冬凼、双江口、书家庄、白降里、补山下等5座石拱桥。同时,还动员子孙修好石光岭长达20余丈、宽两尺的石板路。

年病逝,终年79岁。追悼会上,全村男女老幼悲恸地悼念他:勤劳一生,节衣缩食为民众,芳名千古,修路架桥惠后人。

刘继堂

刘继堂,又名藩桃,清光绪三十四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年8月17日)出生于邵阳县隆回四都高家(今隆回县七江乡高家村)。小时读私塾3年,13岁随房叔学草医。民国12年()上贵州卖红纸时,经客栈老板廖成辉介绍,拜四川笃山荷花井名医孙金耀为师,学习治疗外伤科技术。3年出师后,行医故里,以治疗跌损伤、无名肿毒见长。民国35年农历8月,房弟刘继武患蜂窝组织炎(俗称背花),右上背肿块大如覆碗,多孔流脓且腐臭。继堂用竹叶黄莲、小回香草、生茶叶煎水薰洗,并以鲜菊花(全草)、金银花、一支箭煮汤当茶喝;外用野菊花、芙蓉花、黄花香、青鱼胆草捣烂敷患处。3天后,脓尽肿消,继用象皮草、小血藤叶、犁头草外敷,10日痊愈。年10月,新化锡矿山阳昌元,在白竹坪私开金矿,因与另一矿头萧保元争夺采金场地,被其用屠刀砍伤27处,气息奄奄。他用人参二两煮汤加生鸡血喂服后,清洗伤口,取出头部碎骨(12片),用丝绢涂上玉红膏包扎,余伤用丝线缝合包扎,又以人参(一两)煮汤兑生鸡血(一杯)、淡盐水(一杯)、童便(一杯)内服。次日,患者神志好转,10天后,神志正常,饮食增进,一月后痊愈。

年起,任六都寨区中医院外科医师。医术日精。年冬,六都寨荆溪谭某右下肢骨被木剪撞断,骨头插进沙子中,鲜血直流,抬来就诊于继堂,七天拆夹板,一月痊愈。

刘行医6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他的接骨方法是:“一擦、二端、三提、四扯、五听、六摆、七看。他配制的芙蓉膏、清凉膏、接骨膏、生肌玉红膏、化核膏、汤水膏、三黄膏等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先后授徒12人,拜师参教徒10余人,都在县内各医疗单位工作。

年,列席隆回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年3月任隆回县第一届政协委员。年病卒,终年78岁。

完整版隆回历史人物,请







































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rm.com/wacs/63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