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刺点皮肤护理
2、PICC置管推送
3、PICC反复送鞘进不去
4、蜂窝织炎的处理
5、1ml注射器抽取肝素盐水
01穿刺点皮肤护理提问者
各位老师我科一个38岁女患者穿刺点出现脂肪液化用纱布几丁聚糖皮肤保护剂换药好转,可是半个月后又反复,穿刺点护理好转后周围皮肤又出现小水泡。有什么好方法么?
答者一
我们科室的病人都用地塞米松敷敷,然后用的纱布覆盖,隔一天一换药
答者二
我们是这样处理的:先用碘伏湿敷十分钟,然后用百多邦或者激素类软膏,最后用纱布覆盖
提问者
我每次用盐水冲洗然后用地米和庆大湿敷然后涂皮肤保护剂,纱布覆盖隔一天一换药,穿刺点好了周围起小皮疹了。
02PICC置管推送提问者
老师们,在置picc管中,右侧手臂,反复到颈内,取坐位,生理盐水边冲边送,还是到颈内,请问有何高招?
答者一
再次送管时,让助手压住颈内静脉处!
还可以去介入科直视下送管!
提问者
谢谢你!压了,还是到颈内
答者二
上次听到一个说化,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做了还是在同侧颈内,可以尝试让病人将头向对侧压
答者三
换个体位试试,能平卧位吗?
提问者
已经平卧
对侧也试了
答者二
不是压対侧哦,是让她向左侧偏头,改变角度
这几种方法有没有配合到一起做
提问者
成了!
患者右侧置管,取平卧位,头尽量偏向左侧,助手压住右侧颈内,然后送管,成了!之前是头偏向右侧;还有未偏头,仅压右侧颈内;取坐位;等等……
答者二
就是三种结合一起的嘛
应该给这病人锁骨下到无名静脉有一点的夹角,向左减少了她的角度。
提问者
患者右侧置管,取平卧位,头尽量偏向左侧,助手压住右侧颈内,然后送管,
03PICC反复送鞘进不去提问者
咨询各位老师,PICC反复送鞘进不去,什么原因?有什么办法吗?患者年龄大,皮肤松弛
答者一
穿刺点滴点利多卡因,之前我们也有这种情况,我们主任给的建议,
答者二
破皮了吗
推荐者
破了。
送进去自己会弹出来
04蜂窝织炎的处理提问者
这我这里有个患者蜂窝织炎,
医生给予大换药(碘伏消毒),护理要除了一般干预外,还要用什么处理啊
答者一
严格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答者二
在培养和敏感试验结果出来之前,可上万古霉素静脉,都是需要医师评估,有效的准确剂量调整根据肾功能和药物浓度。有了敏感试验结果在换敏感抗生素治疗
护理需要了解患者病情和营养情况...最怕的是对抗生素不敏感细菌感染...如果就怕患者以前已经使用
护理交班时要,最好有警示标志。等待结果出来
所以这个案例证明和正需要医护患有效沟通,才有最好的治疗护理效果...除了局部创口护理,护士做好和医师患者有效交流
答者三
嗯嗯,我们护理暂时除了护理干预,还有防交叉感染,要做些什么处理呢
答者四
我觉得VSD可以
ml注射器抽取肝素盐水提问者
各位老师,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用1ml注射器抽取肝素盐水推注到输液港导管内,会爆管吗?
答者一
为什么要选择1ml注射器
提问者
导管堵塞了
答者二
没有推注的说话,是抽成负压,让它自己吸
提问者
可能和常规大家溶栓的方法不同。我是想知道有循证证据证明用1ml注射器会打爆导管的吗
答者三
我们溶栓都用,1ml的注射器溶啊!也没有啥事啊!
答者四
循证证据就是行标,行标严禁用10ml以下注射器
答者二
打爆要很大的压强,它虽然受力面积小,但1ml压力也小
答者五
要负压抽吸溶栓
通过群内互助
问者得到了帮助,其他老师共同学习~
加入“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讨论群”,与全国肿瘤护理同行交流知识,同时每天中午十一点半,下午五点半,晚上八点准时分享干货!加群助小丽丽2.0版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