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消息:4月29日媒体报道,淮南大通区淮南大通区4岁小男孩高煜洋在家发烧,医院吊水后死亡一事。4月30日,淮南市医学会出具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认为本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院方负完全责任。5月2日,该市卫生主管部门决定撤销储继周科室主任职务,吊销医师执业资格,移交公安机关处理。目前,淮南警方以涉嫌医疗事故罪对相关嫌疑人立案侦查。医院出具的《关于患儿高煜洋医疗纠纷的情况说明》介绍:“年4月27日上午9时许,患儿因‘发热胸痛两天’为主诉来我院就诊,储继周主任决定给予输液治疗,在开具处方时,误将维库溴安铵(肌松药)当成化痰药(氨溴索)开出……中午12时5分左右,开始输液第三步(输入含有维库溴铵的液体),随即患儿头晕、视力模糊、出现重影、看不见东西、嘴唇发紫、口吐白沫,两三分钟后患儿呼之不应,停止呼吸并昏迷。”
随即身亡男童的处方曝光了出来,笔者欲从一名临床药师的角度,对这起医疗事故和问题处方进行分析,以供医护借鉴。
首先从处方的合法性来看
该处方没有执行国家处方管理办法,把儿科处方制定成淡绿色,其目的是为了和成人处方区别开来;也没有儿童处方中要求的体重项目,因为儿童用药的剂量偏小,需要精确计算。
二、再从处方的合理性来看:
1、没有诊断,医生在没有指针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克林霉素注射液,0.45g加入ml氯化钠注射液中,并且配伍了地塞米松注射液2mg.
药师点评:
根据英国儿童处方集和中国抗感染指南,克林霉素的适应症是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骨关节感染,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引起的支气管感染,骨关节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或者对青霉素过敏的蜂窝组织炎。
从患儿的病程和医生的用药思维来看(因为没有诊断),医生似乎考虑患儿为上呼吸道感染,所以经验性使用了抗生素。问题时,这种抗生素并非上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或者一线用药,上呼吸道感染首选还是青霉素类和头孢类,如果考虑合并有支原体或衣原体的感染,可以选择阿奇霉素;
其次从给药的剂量来看,克林霉素注射液用于肺纤维化的葡萄球菌肺炎,儿童的剂量是5mg-7mg/kg/次,,4次/天。
该患儿没有体重,我只好根据儿童年龄公式计算2-12岁儿童,体重估算公式:体重(kg)=年龄*2+8(kg),患儿4岁4月,大概体重也就是16kg,单次给药的剂量为应该为90mg-mg.
处方中,克林霉素注射液0.45g=mg,给药的单次剂量太大,该药的频次错误。
2看第二组药物,阿米卡星注射液0.15g加入ml5%葡萄糖注射液中。
药师点评:阿米卡星注射液主要用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7.5mg/kg/次,每12小时一次,需要监测血药浓度。该患儿的单次剂量虽然没有多么离奇的错误,可是给药频次不合理,而且没有监测血药浓度。
3致命性的错误,注射用维库溴胺1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ml中。文中提到医生的本意想开化痰药氨溴索注射液,结果凭着记忆和医生的自负开成了,肌肉松弛药,维库溴胺。有人问,为什么医生会把这两个不搭帮的药混淆呢?
看药品的名字,都有溴和胺字,如果仅凭记忆,这样的错误有发生的可能。这两个药就是听似药品。其实,这种错误很常见,药师和护士在发药时,也会发生把听似和看似的药品混淆了。而且更可悲的是,医生开药时,大脑中连剂量的概念都没有。
药师点评:即使这位医生前世积德,回天有术,没有开错这个药物,可是氨溴索注射液真的就有充足的临床应用证据?答案是:NO
4维生素c注射液2g,维生素b6注射液0.2g,利巴韦林注射液0.3g加入ml5%葡萄糖注射液中,
药师点评:这三种药物对与上呼吸道感染都属于没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用药,而且增加了药物配伍禁忌和对患儿心脏,肝肾功能负担。
从事故发生来看医疗体系的漏洞
1、药师没有承担起应由的责任,对处方的审核功能为零。这和国内长期重医轻药,重诊断,轻治疗,医院靠药品收入养医,无形中把医生推上了神坛(或者从今天的状况来看,似乎祭坛更加准确),而把药师的职能削弱和退化了。
2、维库溴胺,应该按照高警示药品管理,在药房管理时,应该做高警示药品标记,药师发药时,应该在药品上贴高警示药品标签。(我想如果做了这一步,说不定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提醒药师和护士,避免了悲剧发生)
3、门诊输液的管理,笔者曾在一家通过了国际ACHS医院工作,医院里,门诊输液已经被取消了。看患儿的情况,需要住院进行治疗。
4、过敏反应的抢救,对于易致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使用或者皮试时,医院应该配备有抢救药盒,里面备有过敏抢救用药,护士在初次给患者用药时,带在床边,当过敏反应发生时,可以立即施救。
笔者身为一名药师和母亲,看到这篇报道,顿感心头悲涌,只希望借此文祭奠逝去的小生命,也可以警示国内的医疗体系,希望国内的医疗系统变革的快一些,也不枉这鲜活的小生命的消逝。
儿童白癜风的早期症状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