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闽南网
本站编辑:大蒜
闽南网11月15日讯福清一名80岁的老伯,在清洗红鲟时,左手食指被蟹钳夹出一个小伤口。没想到次日,小伤口酿下悲剧,老伯昏迷休克,昨日被送到省急救中心急救。目前,老伯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老伯被送到省急救中心时仍昏迷,手臂起泡、发黑
省急救中心专家表示,老伯是感染了蟹钳中的海洋创伤弧菌。这种病并不少见,省急救中心每年大约要接诊10例这样的病例,有近一半致死。
被夹当日不在意次日发烧红肿起水泡
昨日上午,老伯从福清被转送到省急救中心时,左手前臂发黑、肿胀、长满水泡,急救人员还检查出他的肝功能、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存在障碍,并做了血液透析。随后,老伯住进了外科重症室。
老伯是福清人,80岁,一直有吃海鲜的习惯。11月12日中午,老伯在当地菜市场买了一只红鲟,准备炖给家里的孩子们吃。在清洗红鲟时,老伯左手食指被红鲟的大钳夹住,当场流了血。家人说,当时,老伯对这小伤口并没在意,只是用清水冲了冲。
家人说,老伯受伤后,还开始发烧。但大家都没有把这事和被红鲟钳夹破手指的事联系在一起。第二天,老伯的手臂开始红肿、发黑、起水泡。之后,老伯出现昏迷休克症状。
蟹钳带创伤弧菌一旦感染发病快
省急救中心专家确认,老伯是感染了蟹钳中带有的创伤弧菌,又称海洋弧菌。这是一种存在于海洋中的细菌,一旦感染,发病急,病情发展很快,75%的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因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死亡,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据介绍,创伤弧菌主要有两种感染途径:一是进食生的或未经加工熟的贝甲类海产品(尤其是牡蛎),其危害不在于其引起的胃肠炎,而在于其引起的蜂窝组织炎和败血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另一种是破损的肢体接触海水,或海产品刺伤皮肤而感染。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快速传播,并导致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发严重的坏疽,继而发生败血症。
专家提醒:小孩、老人和体弱者要特别小心
该专家提醒,创伤弧菌凶险,小孩、老人和体弱病者要特别小心,特别是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有肝病、慢性疾病者是高危人群。
专家说,如果遇到被海鲜刺伤伤口,不需要打破伤风针,但要第一时间把受伤破溃处的血挤出来,并用清水冲洗和使用碘伏消毒。千万不能麻痹大意,要及时观察就诊。
专家建议,市民在抓海鲜或处理海鲜时,应戴好手套,以防扎伤。对于老人、孩子、孕妇及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来说,尽量不要接触带刺的海鲜,以免被刺伤感染。海产类食物绝对要煮熟再吃,因为高温可以杀死创伤弧菌。
点击下方图片,参加华艺风采网络报名!带你走向央视平台!
↓↓↓
治疗白癜风效果如何白癜风难治吗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