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 手蜂窝织炎护理 >> 儿科感染性疾病

儿科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专业综合-儿科疾病-感染性疾病;

本章内容重点主要是各型出疹性疾病的特点;

一、常见发疹性疾病

1.病因;

(1)麻疹:麻疹病毒;

(2)风疹:风疹病毒;

(3)幼儿急疹:人疱疹病毒6型(HHV-6);

(4)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5)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16型和肠道病毒71(EV71)最常见;

(6)猩红热: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2.各型皮疹特点及出疹规律:

(1)麻疹:从小到大、从上到下、从浅到深;

①皮疹特点:红色斑丘疹,呈充血性,疹间皮肤正常,不伴痒感,以后部分融合成片,色加深呈暗红;

②出疹时间:发热3~4天后出疹(热盛疹出);

③出疹部位: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部,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

④退疹后:皮肤有棕色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

⑤其他表现:出疹前有Koplik斑,同时伴上呼吸道感染表现;

(2)风疹;

①皮疹特点:皮疹形态多变,呈猩红热样斑疹,疹间皮肤正常;

②出疹时间:发热第2天出疹,并于1天内出齐;

③出疹部位:面部→颈部→躯干→四肢;

④退疹后: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⑤其他表现: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压痛;

(3)幼儿急疹;

①皮疹特点:红色细小密集斑丘疹;

②出疹时间:持续高热3~5天,热退疹出,一天出齐;

③出疹部位:头面颈躯干多、四肢少;

④退疹后: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⑤其他表现:咽峡部充血、头颈部浅表LN轻度肿大及轻微腹泻;全身症状轻;

(4)水痘;

①皮疹特点:初为红色斑疹和丘疹→透明饱满的水疱→24h水疱内容物变混浊并中央凹陷,水疱易破溃→2~3d迅速结痂;皮疹分批出现,伴明显痒感,在疾病高峰期可见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②出疹时间:发热1天后出疹;

③出疹部位:首发于头、面和躯干→扩展到四肢→未端稀少,呈向心性分布;

④退疹后:一般不留瘢痕;

⑤其他表现:全身症状较轻;

(5)手足口病:

①皮疹特点:先为斑丘疹后转为疱疹,不痛不痒;

②出疹时间:发热后出疹;

③出疹部位:主要是手、足、口腔部位,离心性;

④退疹后:一般不留瘢痕;

⑤其他表现: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6)猩红热:

①皮疹特点:皮肤充血,全身鲜红色针尖大小丘疹,疹间无正常皮肤;

②出疹时间:发热后1~2天出疹,出疹时高热;

③出疹部位:颈腋下腹股沟→24h至全身;

④退疹后:大片状脱皮;

⑤其他表现:出疹前有口周苍白圈、帕氏(Pastia)线;全身中毒症状重,可伴咽炎,草莓舌,口周苍白圈,扁桃体炎;

3.常见并发症

(1)麻疹:

①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死因,多见于<5岁小儿;由麻疹病毒本身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多不严重;继发性肺炎病原体多为细菌性,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易并发脓胸和脓气胸;

②喉炎:常有轻度喉炎表现;如并发细菌感染时喉部组织明显水肿,分泌物增多,临床出现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严重者因喉梗阻而窒息死亡;

③心肌炎:常见于营养不良和并发肺炎的小儿;可有心音低钝、心率加快、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④神经系统: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少见的麻疹远期并发症);

⑤结核病恶化:麻疹患儿因免疫反应受到暂时抑制,可使体内原有潜伏的结核病灶重趋活动恶化;

⑥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可引起干眼症,重者出现视力障碍,甚至角膜穿孔、失明;

(2)风疹;

(3)幼儿急疹;

(4)水痘:

①皮肤继发感染:最常见,为如脓疱疮、丹毒、蜂窝织炎,甚至由此导致败血症等;

②水痘肺炎:主要发生在免疫缺陷儿和新生儿中,其他年龄儿童很少见;

③神经系统可见水痘后脑炎、横贯性脊髓炎、面神经瘫痪、Reye综合征等;

(5)手足口病:可累及神经系统甚至呼吸、循环衰竭;

(6)猩红热:远期可能会再发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4.治疗与预防

(1)麻疹:

①治疗: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麻疹,主要为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和预防并发症;

②预防:按计划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接触传染源后也可注射免疫球蛋白短期被动预防;

③隔离: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对接触麻疹的易感儿应隔离检疫3周,并给予被动免疫,接受过被动免疫者可延至4周;

(2)风疹:

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

②预防:可接种风疹疫苗,接触传染源后可注射免疫球蛋白短期被动预防;

③隔离:隔离至出疹后五天;

(3)幼儿急疹:无特殊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高热时退热、伴有惊厥者镇静止痉,给予充足的水分;

(4)水痘:

①治疗:痘是自限性疾病,无合并症时以一般治疗和对症处理为主,同时应尽早使用阿昔洛韦;

②预防:可接种水痘疫苗,接触传染源后可注射免疫球蛋白短期被动预防;

③隔离: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已接触的易患儿,应检疫3周;

(5)手足口病:对症治疗为主;

(6)猩红热:给予青霉素类药物治疗,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麻疹

水痘

风疹

幼儿急疹

猩红热

手足口病

病原

麻疹病毒

水痘-带疱病毒

风疹病毒

人疱疹病毒6型

A组乙型溶链

柯萨奇病毒16型、EV71

潜伏期

10d

(6~18d)

14d

(10~21d)

很短或不清

10d

(7~15d)

-

-

全身症状

呼吸道卡他性炎症

全身症状轻

全身症状轻

一般情况良好

可有高热惊厥

中毒症状重

可有高热

-

其他症状

结膜炎,发热2~3d口腔黏膜麻疹斑

低热、不适、厌食

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压痛

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轻度腹泻

咽炎,草莓舌,口周苍白圈,扁桃体炎

-

出疹时间

发热3~4d后出疹

发热1天后出疹

发热0.5~1d出疹

热退出疹

发热1~2d出疹

发热后出疹

皮疹特点

红色斑丘疹

斑疹、丘疹、

疱疹、结痂

斑丘疹

疹间皮肤正常

红色细小

密集斑丘疹

皮肤充血,上有针尖大小丘疹

先为斑丘疹后转为疱疹,不痛不痒

出疹顺序

头面部→颈

→躯干→四肢

头面部→躯干

→四肢

面部→躯干→四肢

头面颈躯干多

四肢少、1d出齐

颈腋下腹股沟→24h至全身

主要是手、足、口腔部位,离心性

疹退以后

有色素沉着

有细小脱屑

一般不留瘢痕

无色素沉着

无脱屑

无色素沉着

无脱屑

大片状脱皮

皮疹发热

出疹时高热

低热出疹

发热后出疹

热退疹出

出疹时高热

发热后出疹

治疗原则

无特异治疗

无特异,阿昔洛韦

无特异治疗

无特异治疗

青霉素

无特异治疗

主动免疫

麻疹疫苗

水痘减毒活疫苗

风疹疫苗

-

-

被动免疫

丙种球蛋白

水痘-带状疱疹lg

丙种球蛋白

-

-

隔离时间

出疹后5d

合并肺炎者为10d

皮疹全部结痂

出疹后5d

-

患儿痊愈

咽拭纸培养阴性

-

二、中毒性菌痢

1.病因:肠杆菌志贺菌属A(志贺菌)、B(福氏群,我国最多见)、C(鲍氏群)、D(宋内氏群);

2.临床表现与分型

(1)整体情况:潜伏期1~2天,可仅数小时,高热>40℃,迅速发生呼衰、休克、昏迷,常无腹痛腹泻;

(2)分型:

①休克型:感染性休克;

②脑型:脑缺氧、水肿,反复惊厥、昏迷、呼衰,病死率高;

③肺型:常由休克型、脑型发展而来,病死率高;

④混合型;

(3)并发症:DIC、肾衰竭、HUS;

3.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夏秋季+突起高热+反复惊厥+脑病/休克;

(2)鉴别诊断:急性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腹泻、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其他原因的休克、乙脑、钩体病等;

4.治疗

(1)降温止惊:地西泮、水合氯醛、苯巴比妥;

(2)休克治疗;

(3)防止脑水肿、呼衰;

(4)抗菌治疗:2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

年执医真题回顾

第四单元

4.典型麻疹的出疹时间与发热的关系是

A.发热2~3天出疹,出疹时伴低热

B.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热退

C.发热1~2天出疹,出疹时热退

D.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热更高

E.发热1~2天出疹,出疹时热更高

D

见“各型皮疹特点及出疹规律-麻疹”临床表现相关内容,特点可归纳为“热盛疹出”,但要与猩红热的发热出疹关系进行鉴别;

28.手足皮肤肿大片状脱皮且无色素沉着的疾病是

A.猩红热

B.麻疹

C.幼儿急疹

D.水痘

E.风疹

A

见“各型皮疹特点及出疹规律-猩红热”临床表现相关内容;









































大咖灯博论道最强大脑精彩不断
大咖灯博论道最强大脑精彩不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rm.com/ways/21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