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 手蜂窝织炎护理 >> 哈里森感染精选第15期丨咬伤相关感

哈里森感染精选第15期丨咬伤相关感

 

皮肤是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宿主免受环境中潜在病原体的侵害。因此,这种保护屏障的破坏代表了一种免疫受损状态,使患者易受感染。动物和人类的咬伤和抓伤允许微生物通过皮肤的保护屏障进入更深部、易感的宿主组织。

第40章

咬伤相关感染

《哈里森感染病学(中文第1版)》节选

在美国,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被动物咬伤。绝大多数是宠物犬和猫造成的,其数量超过1亿;据报道,人被犬和猫咬伤的发生率为/10万人年。其他咬伤是在野外或职业环境中与动物接触的结果。虽然许多伤口需要少量治疗或不需要治疗,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会导致感染,并会危及生命。

犬咬伤在美国,每年犬咬伤达万人以上,占所有动物咬伤伤口的80%,其中估计有15%~20%伤口会发生感染。大多数犬咬伤是由受害者的宠物或受害者认识的犬引起的,往往在驱散斗犬的过程中发生。儿童比成人更容易遭受犬齿类动物咬伤,5?9岁男孩中被咬伤的发生率最高,每人中有6人次遭受咬伤。受害者往往是男性而不是女性,而且咬伤最常累及上肢。犬咬伤口感染的病原体通常是混合复杂的,包括β-溶血性链球菌、巴斯德菌(Pastenrella)、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啮蚀艾肯菌(Eikenellacorrodens)和犬口蹄疫菌(Capnocytophagacanimorsus)。许多伤口还包括厌氧菌,如放线菌(Actinomycs)、梭杆菌(Fusobacterium)、普雷沃菌(Prevotella)和叶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虽然大多数由犬咬伤引起的感染为局部感染,但涉及的许多病原体都能引起全身感染,包括细菌性血流感染、脑膜炎、脑脓肿、心内膜炎和绒毛膜羊膜炎。此外,犬咬伤和抓伤可能导致系统性疾病,如狂犬病(参见第章)和破伤风(参见第49章)。犬咬伤后犬口蹄疫菌感染可导致暴发性血流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在肝功能受损、脾切除后或免疫抑制的宿主中。这种革兰阴性杆菌在大多数固体培养基上难以培养,但可在多种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血流感染患者外周血的瑞氏染色涂片上偶尔可见分叶核白细胞内的细菌。据报道,兔热病(参见第67章)也发生在犬咬伤之后。猫咬伤虽然比犬咬伤少,但猫咬伤和抓伤造成的感染占所有病例的一半以上。由于猫的犬齿窄而尖,可深入组织,猫咬伤比犬咬伤更容易导致脓毒性关节炎和骨髓炎;当穿孔位于关节上方或附近时,尤其是在手部时,以上的情况更可能发生。女人比男人更容易被猫咬伤。这些咬伤通常累及手和手臂。犬咬伤后全身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样适用于猫咬伤。巴斯德菌感染往往进展迅速,通常在数小时内引起伴有化脓性病变的严重炎症反应;巴斯德菌也可能通过动物的呼吸道液体传播,引起肺炎或血流感染。像犬咬伤一样,猫咬伤也可能导致狂犬病的传播或破伤风的进展。感染汉氏巴尔通体(Bartonellahenselae)可导致猫抓病(参见第69章),是猫咬伤和抓伤的一个重要迟发后果。据报道,兔热病(参见第67章)也发生在猫咬伤之后。其他动物咬伤感染可以由多种动物咬伤引起。这些咬伤通常是由于职业接触(农民、实验室工作人员、兽医)或娱乐接触(猎人和捕猎者、野营者、外来宠物的主人)所致。一般而言,咬伤的微生物菌群反映了咬伤动物的口腔菌群。小啮齿动物,包括大鼠、小鼠和沙鼠,以及以啮齿动物为食的动物可能传播念珠状链杆菌(一种微需氧性、多形态的革兰阴性杆菌)或微小螺旋杆菌(—种螺旋体);这些病原体可以引起一种称为鼠咬热的临床疾病。美国绝大多数病例是念珠状链杆菌感染,而微小螺旋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亚洲。在美国,实验室工作人员或啮齿动物经常岀没的住所的居民(尤其是儿童),受到啮齿动物咬伤的风险通常最大。鼠咬热与急性咬伤后感染的区别在于前者在伤口愈合后的典型表现。链杆菌属感染发生在叮咬后3-10日。临床表现为发热、畏寒、肌痛、头痛和严重的游走性关节痛,随后岀现斑丘疹,其特征是累及手掌和脚底,可能融合或形成紫瘢。并发症包括心内膜炎、心肌炎、脑膜炎、肺炎和许多器官的脓肿形成。螺旋菌属感染(在日本称为Sodoku)在经历了1~4周潜伏期后,在最初咬伤部位岀现疼痛和紫色肿胀,伴有相关的淋巴管炎和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和头痛。最初的病变可能最终发展成焦痂。通过直接观察血液或组织中的螺旋体或通过动物接种来确诊感染。最后,NO-1(CDCnonoxidizergroup1)是一种与犬和猫咬伤伤口相关的细菌。NO-1感染倾向于局部表现(即脓肿和蜂窝织炎)。这些感染发生在没有潜在疾病的健康人身上,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已经从局部感染发展到系统性疾病。NO-1的表型特征与糖解的不动杆菌属相似,即NO-1为氧化酶、吲哚和尿素酶阴性。迄今为止,所有已鉴定的菌株都对氨基糖昔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敏感。人咬伤人咬伤可能是自己造成的;可能是在照顾患者的医务人员中岀现的;也可能是在斗殴、家庭虐待或性行为中发生。人咬伤比其他动物咬伤更容易感染(约占10%?15%)。这些感染反映了人类多种口腔微生物群,包括多种需氧和厌氧菌。常见的需氧菌包括: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啮蚀艾肯菌(尤其常见于握拳损伤,见下文)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包括具核梭杆菌和普雷沃菌、叶啉单胞菌和消化链球菌,50%的人咬伤口感染中分离出以上细菌,其中许多分离株产β-内酰胺酶。住院和体弱患者的口腔菌群除了常见的病原体外,还常包括肠杆菌科细菌。据报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梅毒,结核病,放线菌病和破伤风可以通过人类咬伤传播;从生物学上讲,通过人类咬伤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可能的,尽管这一事件不太可能发生。人咬伤分为咬合伤和握拳伤两类,一类是由实际咬伤造成的,另一类是由一个人的拳头打在另一个人的牙齿上,造成前者手部创伤性撕裂所引起。由于多种原因,握拳损伤(有时被称为“战斗咬伤”)比咬合伤更常见,导致特别严重的感染。手的深部空间,包括骨、关节和肌腱,在受伤过程中接触到病原体。当受污染的肌腱在皮肤表面下收缩时,受伤时握紧的拳头逐渐伸展,可能进一步促进细菌引入深部。更重要的是,人们往往只有在局部感染进展后才寻求医疗照顾。

▲来源于《哈里森感染病学(中文第1版)》第40章

狂犬病和破伤风预防

狂犬病预防,包括被动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能多的剂量渗入伤口和伤口周围)和主动接种狂犬病疫苗。动物的咬伤、抓伤以及特定非咬伤性的暴露均应与当地的公共卫生机构联系(参见第章)。狂犬病在多种动物中普遍存在,包括世界许多地区的犬和猫。许多地方卫生局要求所有动物咬伤均上报。如果患者在过去5年内接受过基础免疫,未接受过加强免疫,则应给予破伤风加强免疫。既往未接受基础免疫的患者应进行基础免疫,并应接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抬高损伤部位是抗菌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固定感染区域(尤其是手部)也是有益的。

《哈里森感染病学(中文第1版)》

原文版面

医院“感染团队”翻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哈里森感染病学》中文第一版已于年6月正式出版

购买链接,折扣优惠!

1.本书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有售。

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天猫旗舰店、当当网、亚马逊、京东等有售,有折扣哦。

3.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客户服务部邮购。联系-。

4.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rm.com/ways/11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