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人大代表关于“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建议得到政府回复!
10月29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元谋县卫生健康局对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85号建议的答复》。
此建议,是人大代表武慧提出的“关于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建议”
政府公开:村医月收入最高元
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元谋县政府回复,目前乡村医生工资收入主要由以下五方面组成:
(一)乡村医生财政补助。乡医财政补助根据当地财政实际配套情况,各县、市补助标准各有不同,我县按照省、州要求补助标准进行定额补助,贫困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每月可领取补助元,非贫困村卫生室乡医每月可领取元补助。
(二)基本药物补助。贫困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每月人均按照元补助,非贫困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每月人均元补助。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根据服务人口数,完成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后,经考核后按照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每年人均可以获得元至元左右补助。
(四)一般诊疗费收入。村卫生室现在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医疗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坝区和半山区乡村医生根据开展诊疗服务人数的多少在收入上均会有区别,山区村卫生室开展医疗服务业务量较少,乡村医生全年几乎没有诊疗费收入。
(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补助。对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乡村医生,根据签约、服务人数,完成签约服务工作任务后,经考核后按照实际工作情况兑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补助经费,每人获取的补助经费根据个人工作完成数量、质量情况,每年可获得0-00元补助多少不等。
以上五项收入合计,山区乡村医生每月人均收入在2-3元左右,半山区乡村医生每月人均收入在3-0元左右,坝区乡村医生每月人均收入在0-元左右(最高可达到元左右)。在收入分配上对山区乡村医生均给予一定倾斜,基本能够满足乡村医生基本生活需要。
综上来看,元谋县各地区村医收入差距较大,所以即便是同属一个县,也无法做到同工同酬,又何况是全国呢。
基层可持续发展,务必解决村医身份问题
同时,元谋县政府也提到当前村医队伍主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乡村医生的身份仍然为农民,乡村医生尚未纳入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身兼农民的身份从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公职性质的工作,乡村医生的劳动身份与工作性质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导致他们无法像乡镇卫生院公职人员一样同等享受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
正如该政府所说,由于村医的身份无法定性,一方面导致乡村医生干活不明不白,收入待遇始终无法公开透明;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村医工作的积极性,不知自己到底是以何种的身份去完成工作。
所以,笔者认为国家与地方在“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工作上,应当把目光聚焦在如何解决村医的身份上,此前在诸多两会的提案中,人大代表冯毅就提议:参照民办教师转正的方式,分布解决历史遗留的乡村医护人员待遇编制问题。而这样的提议并非没有道理,近年来村医队伍人数不断下降,所以不仅要从待遇上提高乡村医生收入水平,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乡村医生的身份问题,让村医在工作中多一份保障。而元谋县政府在“答复”的最后也强调:乡村医生是植根广大农村的卫生工作者,村卫生室村医是三级医疗网的网底,党和政府不会忘记这些人。扫描 本书适合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的低年资医师、研究生、实习生及全科医师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王滔,医院,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学组委员、全国小儿风湿病协作组成员、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福建省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福建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福建省医学科普分会常委,医务科科长,年获同济医科大学硕士学位。入选福建省卫生厅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学组委员、全国小儿风湿病协作组成员、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福建省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福建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福建省医学科普分会常委。多年来从事小儿免疫临床与研究工作,擅长过敏性疾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过敏性紫癜、哮喘等儿科疾病诊治。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卫生厅等多项省级科研资助。研究方向为小儿感染与免疫。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二部,医学科普书籍二部。多年来担任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儿科系五年制、研究生等儿科学教学工作。
目录
第一章内科疾病1
第一节呼吸系统1
一、急性发热(高热)1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3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4
四、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重度)7
五、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咯血)9
六、慢性呼吸衰竭11
七、肺炎13
八、肺脓肿18
九、肺结核19
十、渗出性胸膜炎21
十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3
十二、感染性休克24
第二节循环系统26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26
二、急性左心衰竭28
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30
四、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32
五、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33
六、慢性房颤34
七、高血压病35
八、高血压危象38
九、稳定型心绞痛39
十、不稳定型心绞痛41
十一、急性心肌梗死42
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疗法44
十二、感染性心内膜炎45
十三、急性渗出性心包炎47
十四、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8
十五、高脂血症49
十六、肺源性心脏病52
(一)原发性肺动脉高压52
(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3
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54
一、反流性食管炎54
二、慢性胃炎56
三、消化性溃疡58
(一)一般情况58
(二)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梗阻59
(三)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60
四、上消化道出血61
(一)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1
(二)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3
五、克罗恩病65
(一)克罗恩病(中度)65
(二)克罗恩病(重度)67
六、溃疡性结肠炎68
(一)溃疡性结肠炎(中度)68
(二)溃疡性结肠炎(重度)70
七、功能性消化不良71
八、肝硬化74
(一)一般情况74
(二)肝硬化合并腹水75
(三)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77
(四)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9
九、急性胰腺炎79
(一)急性胰腺炎(轻症)79
(二)急性胰腺炎(重症)81
十、结核性腹膜炎85
第四节泌尿系统87
一、泌尿道感染87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90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92
四、肾病综合征94
五、急性肾盂肾炎98
六、慢性肾盂肾炎98
七、急性肾损伤
(一)少尿期
(二)多尿期
八、慢性肾衰竭
(一)氮质血症期
(二)尿毒症期
九、狼疮肾炎
(一)Ⅰ型和Ⅱ型狼疮肾炎
(二)Ⅲ型和Ⅳ型狼疮肾炎
(三)Ⅴ型和Ⅵ型狼疮肾炎
第五节血液系统
一、缺铁性贫血
二、巨幼细胞贫血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一)非重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重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五、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
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七、过敏性紫癜
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第六节代谢、内分泌系统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
三、1型糖尿病
四、2型糖尿病
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六、糖尿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七、低钾血症
八、高钾血症
九、周期性瘫痪
(一)低钾性周期性瘫痪
(二)高钾性周期性瘫痪
十、痛风
第七节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
一、类风湿关节炎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第八节神经系统
一、三叉神经痛
二、带状疱疹
三、面神经炎
四、面肌痉挛
五、坐骨神经痛
六、病毒性脑膜炎
七、化脓性脑膜炎
八、结核性脑膜炎
九、脑出血
(一)轻型脑出血
(二)重型脑出血
十、蛛网膜下腔出血
十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十二、脑血栓形成
十三、脑栓塞
十四、癫
(一)强直阵挛性发作
(二)失神发作
(三)简单或复杂部分发作
十五、偏头痛
十六、周期性瘫痪
第九节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一、阿片类药物中毒
二、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三、氨茶碱中毒
四、抗胆碱类药物中毒
五、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轻、中度)
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重度)
七、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八、毒鼠强中毒
九、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
十、一氧化碳中毒(重度)
十一、亚硝酸盐中毒
十二、氰化物中毒
十三、毒蛇咬伤
十四、河豚中毒
十五、发芽马铃薯中毒
十六、毒蘑菇中毒
十七、汽油中毒
十八、急性铅中毒
十九、急性汞中毒
二十、急性酒精中毒
二十一、甲醇中毒
二十二、急性苯中毒
二十三、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胃肠型
(二)神经型
二十四、中暑
二十五、溺水
二十六、电击伤
二十七、晕动病
第十节传染病
一、水痘
二、流行性腮腺炎
三、麻疹
四、猩红热
五、伤寒
六、血吸虫病
七、手足口病
(一)普通病例
(二)重症病例
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九、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轻、中型
(二)重型高热
(三)重型惊厥
(四)重型呼吸衰竭
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一般型
(二)爆发型
十一、霍乱
十二、痢疾
(一)普通型
(二)中毒型菌痢(休克型)
(三)中毒型菌痢(脑型)
十三、病毒性肝炎
十四、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第二章外科疾病
节外科感染
一、丹毒
二、急性蜂窝织炎
(一)非手术治疗医嘱
(二)术前、术后医嘱
三、败血症
四、破伤风
第二节颅脑疾病
一、颅内压增高
二、颅脑损伤
(一)入院医嘱
(二)术前、术后医嘱
第三节颈部疾病
一、甲状腺炎
二、甲状腺癌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第四节乳房疾病
一、急性乳腺炎
二、乳腺癌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第五节消化系统疾病
一、急性腹膜炎
二、急性胃肠穿孔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三、肠梗阻
(一)入院医嘱
(二)术前、术后医嘱
四、急性阑尾炎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五、胆囊结石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六、急性胆囊炎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七、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八、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九、胆道蛔虫症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十、贲门失弛缓症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十一、痔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第六节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一、急性细菌性膀胱炎
二、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Ⅰ型前列腺炎)
三、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Ⅱ型/Ⅲ型前列腺炎)
四、泌尿系结核
五、良性前列腺增生
六、尿结石(肾绞痛)
第七节骨关节疾病
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一)入院医嘱
(二)术前、术后医嘱
二、慢性骨髓炎
(一)入院医嘱
(二)术前、术后医嘱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入院医嘱
(二)术前、术后医嘱
四、颈椎间盘突出症
(一)入院医嘱
(二)术前、术后医嘱
五、成人股骨头坏死
(一)入院医嘱
(二)术前、术后医嘱
六、股骨头骨骺的缺血性坏死
(一)入院医嘱
(二)术前、术后医嘱
第三章妇产科
节妇科病
一、急性盆腔炎
二、淋病
三、非淋菌性尿道炎(黏液脓性宫颈炎)
(一)初发非淋菌性尿道炎(黏液脓性宫颈炎)
(二)复发性或持续性非淋菌性尿道炎(黏液脓性宫颈炎)
(三)孕妇黏液脓性宫颈炎
四、生殖器疱疹
五、尖锐湿疣
六、宫颈上皮内瘤变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七、宫颈癌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八、子宫内膜癌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九、卵巢癌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十、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
十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
(一)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二)排卵性月经失调(黄体功能不足)
(三)排卵性月经失调(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黄体萎缩不全)
十二、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十三、子宫腺肌病
(一)术前医嘱
(二)术后医嘱
第二节产科疾病
一、妊娠剧吐
二、异位妊娠
(一)异位妊娠(药物治疗)
(二)异位妊娠(手术治疗)
三、前置胎盘
四、胎盘早剥
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一)重度子痫前期
(二)子痫
六、羊水栓塞
七、产后出血
八、产褥感染
第四章儿科
节新生儿疾病
一、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二、新生儿脐炎
三、新生儿破伤风
四、新生儿肝炎
五、新生儿低钙血症
六、新生儿低血糖症
七、新生儿黄疸
八、新生儿尿布皮炎
九、新生儿口腔念珠菌感染
第二节营养疾病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三、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
四、维生素K缺乏症
五、锌缺乏症
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
一、小儿腹泻
二、急性胃炎
三、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四、急性肠套叠
第四节呼吸系统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急性支气管炎
三、毛细支气管炎
四、肺炎
(一)肺炎链球菌肺炎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第五节循环系统疾病
一、病毒性心肌炎(重型)
(一)轻型
(二)重型
二、儿童高血压
第六节泌尿系统疾病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源性)
四、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敏感型)
五、难治性肾病
六、尿路感染
第七节造血系统疾病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二、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
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八节内分泌疾病
一、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单纯型)
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九节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
一、吉兰巴雷综合征
二、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
三、过敏性紫癜
四、急性风湿热
五、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第十节神经系统疾病
一、小儿惊厥
二、癫持续状态
三、化脓性脑膜炎(化脑)
四、病毒性脑炎和病毒性脑膜炎
附录A临床常用化验正常参考值
一、血液检查
二、尿液
三、粪常规
四、血液生化
五、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测定
六、肾功能检查
七、免疫学检测
八、内分泌激素
九、脑脊液检查
附录B儿科常用化验正常参考值
一、小儿各年龄组血液化验正常值
二、尿液化验正常值
三、脑脊液化验正常值
四、浆膜腔积液性质的鉴别
五、血液气体及酸碱分析
附录C心电图各波的正常参考值
附录D处方常用外文缩略表
商务合作:15895909投稿:04330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