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
大家就想吃点海鲜解解馋,
而海底捞和海鲜自助总是
座无虚席,
有时候去晚了就要等上好几个小时。
然而,吃海鲜也是可能危及性命的。
今年68岁的王阿姨
平时喜欢去超市
买生蚝做来吃。
最近一次,
她吃完生蚝后,
小腿出现了红肿,
最开始她并没有在意,
以为自己无意间撞伤了。
但第二天,
情况逐渐恶化。
她开始频频腹泻、腹痛,
她的整条腿也开始红肿、发黑。
家医院治疗。
医生的诊断结果是创伤弧菌感染,
同时也表示感染这种菌种后
必须将已感染部位截去,
否则她将面临生命危险。
王阿姨的家人便不得不忍痛
在截肢协议书上签字了。
那么创伤弧菌到底是怎样的细菌呢?
为什么王阿姨会面临
截肢那么残忍的手术呢?
创伤弧菌
海洋创伤弧菌,
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
一旦感染上,
病情会发展得很快。
75%的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
因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死亡,
因而人们称之为
“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创伤弧菌在显微镜下
呈逗点状、
直棒状或球粒状,
有鞭毛,无芽孢。
需氧和厌氧均能生长。
嗜盐,
自然生长在温暖海水中,
水温低于17℃或污染的海水中难以生长,
常寄生在贝壳类的海洋生物中
(如牡蛎,蚌等)。
感染途径
进食生的或未经加工熟的
贝甲类海产品(尤其是牡蛎),
其危害不在于其能引起胃肠炎,
而在于其引起的蜂窝组织炎和败血症,
致使死亡率高达50%以上。
此外,
破损的肢体接触海水,
或海产品刺伤皮肤
也易感染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会通过
破损的皮肤快速传播,
并导致十分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
继而引发坏疽,
产生败血症。
治疗预防
一般使用抗生素治疗创伤弧菌,
用点滴方式注入。
若是短时间内没有效果,
就必须将其溃烂部分切除。
人们到海边戏水时、
或生吃海鲜时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
特别是肝功能不良者或身体有伤口时,
以免被此菌侵袭导致感染;
处理海鲜时、应戴手套,以防止扎伤。
吃海鲜引发中毒或身亡
“元凶”可不止是
创伤弧菌。
年1月,
美国一艘前往加勒比海巡游
的游轮上有近名乘客和船员
出现肠胃疾病,而罪魁祸首则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中
诺如病毒属的一种病毒。
病毒变异快、
环境抵抗力强、
感染剂量低,
感染后潜伏期短、
排毒时间长、
免疫保护时间短,
且传播途径多样、
全人群普遍易感染。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
包括人传人、
经食物和水传播。
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
(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
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
环境而传播。
治疗预防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
隔离中毒患者、
对集体单位或医疗机构
进行日常消毒。
禁忌
急慢性皮肤病患者
和慢性腹泻者
脾胃虚寒,
抵抗力较差,
不应吃生蚝
这种生冷的食物哦~
广告需求发邮件:ad
iaskca.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