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有几年一到夏天就得针眼,
长辈们会开完笑得说:
啊你是不是偷了姑娘洗澡啦?所以长针眼啦!
当时的我就一脸的羞涩和无辜,
心想我没看啊!怎么长这个了
.....
▼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长针眼的经历,其实针眼的学名叫做麦粒肿。针眼刚长出来的时候会有痛痒的感觉,皮肤有微微红肿的现象,之后会变成硬结,碰到就会痛。那么如果长针眼该怎么办呢?哪些原因会引起针眼,会不会相互传染呢?长针眼不仅不舒服,而且还会影响颜值,所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原本好好的,眼睛为什么会突然长针眼呢?到底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当我们的睫毛、眼脸或是眼皮的腺体因细菌感染而发炎,有可能会长针眼。真正诱发张针眼的原因,多半和我们的生活作息、体质等有关。引发针眼的具体原因我们一一来了解一下吧!
1、没有注意眼睛的清洁。比方有人喜欢用手揉眼睛,很容易使细菌自腺体的出口跑进去,造成感染。
2、风邪外袭,客于胞睑而化热,风热壅阻于胞睑皮肤肌腠之间,灼烁津液,变生疮疡,发为本病。
3、过食辛辣炙赙,脾胃积热,循经上攻胞睑,致营卫失调,气血凝滞,局部化热酿脓。
4、余邪未尽,热毒蕴伏,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易感风邪者,常反复发作。
5、熬夜、工作过度,眼睛太过于疲劳,会让眼睛四周的眼轮肌收缩,易将腺体的出口堵住。
针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时间的用眼,造成眼部劳累过度和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麦粒肿又称针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麦粒肿又分两种,即内麦粒肿及外麦粒肿。外麦粒肿是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眼睑局部性红肿,有小硬结,自觉疼痛及触疼。数日后,毛囊根部出现脓头,切开排脓或自行破溃出脓,症状很快消失痊愈。内麦粒肿是眼睑里面脸板腺的急性炎症,其症状与外麦粒肿一样,但因炎症在较坚实的脸板组织内,所以疼痛较剧烈,炎症持续时间也长,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患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几天后,在眼皮里面出脓头,排脓后即告痊愈,症状也会随之而消失。
许多人担心针眼会传染,那么针眼到底会不会传染呢?大家大可放心,针眼是不传染的,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如果家里一人长了麦粒肿,其它成员也长了的话,那就和卫生环境有关的。可能是由于家中卫生环境较差,或多人共用脸盆、毛巾等日用品,造成细菌交叉感染所致。
因此,毛巾最好每3个月更换一次,并常蒸煮,在太阳下晒晒,以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如果长针眼,可进行局部湿热敷,用干净毛巾或纱布,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抗菌素眼药水如氯霉素或利福平或氧氟沙星点眼,每日4—6次。脓肿成熟,出现黄色脓头,可切开排脓。但切忌挤压局部。
长针眼的注意事项
针眼刚起时,局部轻微痒痛,没有全身不适,此时的治疗应该用抗菌素点眼,如:氯霉素眼液、氧氟沙星眼液、托百士〈妥布霉素)眼液1日4~6次,红霉素眼膏每晚睡觉之前涂眼。湿毛巾热敷,每次15~20分钟,1天三次,医院做超短波理疗或氦-氖激光照射治疗,1天1次。口服抗菌素,如头孢拉定胶囊1日三次,多数炎症在5天左右消退,消退后再坚持用药2~3天,一般可痊愈。
如果刚起病3天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到了第4天以后眼皮红肿已经很明显,甚至皮肤表面已经出现脓点,如果无全身症状,可以暂时不用药,等"针眼"成熟后再由医生做切开引流。千万不能自己用针挑,或用手挤压针眼,这是因为人面部的血管和脑子里的血管互相沟通,如果用力挤压,可能会把含有大量细菌的脓性分泌物通过血液扩散到颅内而继发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如一旦出现眶周蜂窝织炎,除清除原病灶外,还需静脉滴注大剂量抗菌素及皮质类固醇。
由于睫毛的毛囊和人体其他部位的毛囊不同,多了一个皮脂腺的开口。皮脂腺分泌的皮脂,经毛囊沿睫毛向外排出,以滋润眼睑的皮肤,但皮脂腺却又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有的人习惯用手揉眼睛,一双手整天摸这摸那,手上往往沾有很多细菌、病毒,揉眼时常常会把细菌带到眼边上。无孔不入的病菌趁机钻进睫毛囊或睑板腺,在那里为非作歹,兴风作浪,引起麦粒肿。此外,得了麦粒肿还应注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大蒜、花椒、辣椒等;少食油膩厚味的菜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注意用眼卫生,不熬夜,不要使眼睛过度疲劳,杜绝用脏手及脏手帕擦眼等不良习惯;急性期不宜受油烟热气熏灼,若有了脓头,医院让医生用消毒针或用刀尖轻巧地挑破脓头,引脓流出。
按照中医的说法,由于过食辛辣油腻,吸烟饮酒,排便不畅,导致热火热毒积于脾胃,上攻眼睑,出现局部的硬结或化脓,即长出了针眼。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清淡的蔬菜,戒除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够避免针眼的诱发。
我们的内容会以五行表作为专题篇基础,为大家分享五行与人体的相互关系,全方面得为大家做养生知识讲座,请亲们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