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 手蜂窝织炎常识 >> 美丽怎能容得下麦粒肿,消灭肿刻不容缓

美丽怎能容得下麦粒肿,消灭肿刻不容缓

 

国际灸法大会

点击图片上方国际灸法大会,订阅   麦粒肿是由睫毛附近的皮脂腺、变态汗腺或睑板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又称为睑腺炎。其中生于皮脂腺、变态汗腺的为外睑腺炎,即外麦粒肿;生于睑板腺的为化脓性睑板腺炎,即为内麦粒肿。本病属中医学“针眼”范畴。“针眼”一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又因眼睑内应脾胃,脾胃属土,故《证治准绳》称之为“土疳”,其俗名还有“偷针”、“偷针窝”、“包珍珠”、“挑针”、“土疡”等。

  西医认为本病是由化脓性细菌(以葡萄球菌多见)感染引起的睑腺急性、化脓性炎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秋季多见。临床表现为:初起时,眼睑边缘有局限性红肿,疼痛,触之有硬结压痛。如疖肿发生于近眦部,红肿疼痛更为明显。其附近的球结膜水肿,颇似蜂窝组织炎。发病2~3天后,顶部出现黄色脓点,破溃排脓后,红肿迅速消退,疼痛缓解,约7~10天后痊愈。麦粒肿有习惯性,一般发病较急,多生一眼,但也有两眼同时发生的,每多有反复发作。

  

  中医学认为本病为外感风热毒邪,客于胞睑;或过食辛辣炙煿,脾胃蕴积热毒,上攻于目。皆使营卫失调,气血凝滞,热毒上攻,壅阻于胞睑皮肉经络之间,发为本病。若素体虚弱,脾胃气血不足,卫气不固,易感风毒,或素有屈光不正、卫生不良等易患本病。

  西医认为本病为化脓性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通过睫毛毛囊所属的皮脂腺(外麦粒肿)或睑板腺(内麦粒肿)的出口侵入,沿着排出管道上行而发生。一般病灶局限,也可扩展而侵犯多个腺组织。

  

  (1)症状表现:初起胞睑局部红肿,继之形成硬结,状似麦粒,痒痛并作,终则化脓,破溃而愈,可兼有发热,便秘,恶寒,头痛,苔薄黄或黄,脉浮数或数。

  (2)灸疗原则:祛风清热,泻火解毒。主要取手足太阳、手足阳明经穴和阿是穴。

  (3)灸疗处方:阿是穴(硬结处)、攒竹、太阳、合谷、风池、后溪、量眼穴、足三里。

  (4)随症加穴:①发热者,加大椎;②便秘者,加天枢。

  (5)灸疗方法:

  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2~3穴,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

  ②艾条雀啄灸:每穴每次灸10~20分钟,每日2次。

  ③艾炷着肤灸:每次选1~3穴,每穴灸2~4壮,艾炷如米粒或麦粒大,每日1次。

  ④艾炷隔蒜灸:艾炷如黄豆大,每穴每次灸5~8壮。

  ⑤灯火灸:多选用病变局部及胸椎两旁,肩胛附近反应点。一般灸灼1次即可见效或痊愈。

  ⑥生地黄敷灸:取生地黄,生南星各等分,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敷灸时取上药适量,加入食醋或水调如膏状,敷于太阳穴处,胶布固定。亦可将药末撒于胶布中间敷贴穴位,每日1次。

  ⑦双天膏敷灸:取天花粉、天南星、生地、蒲公英各等量,焙干研为细末,加食醋和液体石蜡油调成膏状,经高压消毒后备用,敷灸时根据麦粒肿的大小,取适量药膏敷于病变局部,纱布或胶布固定即可。每日换敷1次。

  (6)方义说明:本方具有祛风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取阿是穴刺之以散瘀活血;取攒竹、太阳、风池、合谷以祛风清热、消炎明目;取后溪、量眼穴、足三里以泻脾胃积热而活血明目。

分享到朋友圈,传播艾的火种......

全国艾灸人都在







































白斑
怎么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rm.com/wadzz/57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