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 手蜂窝织炎常识 >>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信不信由您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信不信由您

 

关于胃的健康知识宣讲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人要生存,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饮食,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副健全的胃肠消化器官,那你就是每天面对满桌的美味佳肴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脾胃不好的人,美味下肚,就会加重胃的负荷而对健康不利。

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就是说,饮食谷物吃到口里,首先经过咀嚼、唾液拌合,然后下咽至胃,由胃受纳后,经过腐熟、分解混匀成食糜,由胃气主降的功能将食糜运送至十二指肠、空肠,同时通过脾的运化,将精微物质输布给各个器官而营养全身,将糟粕由大肠排除体外。

下面,我们对胃作进一步的认识

首先我们看一下胃的形状和容量:

胃的形状,空腹时呈管状,是消化系统最为膨大的部分,基本吃饱时的胃呈钩状,这个时候的胃大弯和胃小弯才明显。胃还叫胃脘,分上中下三个部分,就是上脘、中脘和下腕。其实这个胃脘的脘字和管道的管是相通的,胃的上面是食管,胃的下面为肠管,胃体部分称胃管。正常成人空腹时,胃的容量只有50毫升,吃饱后的胃容量是毫升,就相当于说我们的胃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容纳3斤食物。

其次我们认识胃的二门二弯和一体:人的胃有两个门,两个弯和一个胃体。胃的两个门,一个是与食管相连的贲门,即胃的入口,另一个是与肠道相接的幽门,即胃的出口;贲门到幽门之间的部分称为胃体;内观自己身体,胃的右上方比较短的弯曲部位叫胃小弯,胃的左下方比较长一些的弯曲部位叫胃大弯。这就是胃的二门二弯和一体。

(婴幼儿的贲门:婴幼儿贲门比较松驰,关闭不紧,易被食物冲开,当胃里食物稍多时,就会冲开贲门而倒流回食管。加上幽门关闭较紧,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发生痉挛,使出口的阻力更大,食物通过时很缓慢,有时还难以通过,食物则由幽门处反流到贲门处,破门而出,孩子就会吐奶。准妈妈就要注意喂奶安全了,一般给小儿喂奶不要喂太饱,喂奶之后将小儿趴在大人肩上轻拍,让小儿打一个隔,就不容易吐奶了,另外顺便说下不要给婴幼儿喂太硬、太粗糙和块状的食物,粗糙的食物易损伤肠胃。)

胃在中医典籍里称太仓,关于胃的定义,《中国医学大辞典胃》里是这样说的:“胃,汇也,水谷汇聚之所也,为人体内消化器,形如囊,左大右小,横卧于膈膜下,上端为贲门,接于食道,下端为幽门,连于小肠。”

中医学理论对胃的概述是:胃是腹腔中容纳食物的器官。其外形屈曲,上连食道,下通小肠。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精微之仓、气血之海,胃以通降为顺,与脾相表里,脾胃常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与脾同居中土,但胃为燥土属阳,脾为湿土属阴。

胃的异形:胃的形态、大小、位置都因人而异,主要由肌张力和体型决定的。我们以站立位时的钡餐观察为准,胃的异形有以下四种:

第一是角型胃

角型胃的位置较高,胃底和胃体几乎成横位,整个胃是上宽下窄,胃角钝,呈牛角型。多见于超力型体质矮胖者。

第二是钩型胃

钩型胃的胃底和胃体斜向右下或垂直,幽门部转向右上方,形似钩,角切迹明显,胃下极达髂嵴(qiàjí)水平。多见于正力型体质者。

第三是瀑布型胃

瀑布型胃的胃底呈囊袋状,向后倾倒,胃泡较大,这多见于正常人。

第四是长型胃

长型胃呈垂直位,全胃几乎位于腹腔左侧,只有幽门位于右侧,胃下缘可在髂嵴连线水平以下,甚至进入盆腔,上窄下宽。多见于无力型体质瘦长及衰弱者。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胃呢?因为胃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是生命获得营养的重要场所,大医家李东垣《脾胃论》有:“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治脾胃可安五脏”。可见脾胃既是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海”。

中医上有“十人九胃”的说法,就是说十个人就有九个患有胃病。可见胃病已是人们很普遍的慢性疾病了,胃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中医学理论一般把脾胃相提并论,就是说,脾胃功能健全,人就体丰肤泽、面色红润、四肢强劲、精力充沛,反之则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神疲力乏。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是古代医家观察病人病势轻重进退、生死存亡的方法。即人在生病时,只要能吃饭,就表明胃气尚存,气血生化有源,即有胃气,这样,病势就有希望由重转轻。若病人不能进食,则胃气已绝,气血生化无源,即无胃气则死,病势就转重并逐渐恶化,最终危及生命。

这里我为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被称为天下奇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因政事繁多、劳心劳力、废寝忘食、生活无规律、思虑伤及脾胃而营养不良,54岁就因胃气衰败而去世!这告诫大家,生活中,如不注意养护胃气,就会损害健康而缩短寿命。

我们看看导致胃病的原因是什么?

中医学认为,导致脾胃疾病的原因是:饮食不节,寒热不适,情志郁闷,忧思困脾等,在预防上:应注意节饮食,适寒暑,畅情志。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胃病:

胃病,是许多与胃相关疾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

胃病的临床表现:

1.急性单纯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主要由于化学物质引起,如浓茶、咖啡、烈酒、调味品等刺激性物质,或服用水杨酸盐类药、磺胺药、抗癌药、抗生素、利血平、肾上腺皮脂类固醇等药物损伤胃黏膜而引发;物理因素像进食过冷、过烫或粗糙食物等损伤胃黏膜诱发;以及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引起。急性腐蚀性胃炎多是由于误服腐蚀剂如强酸强碱等引起。

2.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

这种胃炎多发生于手术、烧伤、休克、创伤、多器官衰竭等引起的应激状态及饮酒或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引起,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占20%左右。

3.急性化脓性胃炎

急性化脓性胃炎主要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胃壁引起的化脓性疾病,又称蜂窝组织炎性胃炎。急性胃炎是可逆性疾病,通过治疗可以恢复正常。通过恰当的治疗,很多急性胃炎患者可以得到有效彻底康复,其特点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以及饮食不当,病情长期存在的话,就会转化为慢性胃炎。

4.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改变。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疾病和多发病。其特点是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而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慢性胃炎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而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

(1)慢性胃炎形成的病因现在普遍认为是致病菌特别是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持续性感染;或者由急性胃炎转化而来;和急性胃炎一样,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等物理因素也是其病因之一;此外,化学因素,如浓茶、咖啡、烈酒、调味品等也是致病之一;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坏黏膜屏障而引起;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既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又可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造成胆汁反流,而各种胆汁反流均可破坏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另外,免疫因素也是形成慢性胃炎的原因。

(2)慢性胃炎的分类主要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者有时同时存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包括单纯型,糜烂型及出血型三种。按常见发病部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A型,这种类型很少见,病变发生在胃体及胃底部,多由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另一类是B型,B型较为常见,病变主要在胃窦,约90%的患者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我国病例以B型较为常见。

5.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功能性胃病,也有少部分属于轻度器质性病变,过去很多医生将该病诊断为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肠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痉挛等。据最新流行病学权威调查,这种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0%,也是胃的常见和多发病。患者会有间歇性或持续性上腹隐痛或偶有剧痛、不适、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上消化道症状,但临床检查如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和肝胆胰B超等,并不能发现胃和其他脏器有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或轻微病变。也就是说胃的主观症状较多,但客观检查阳性发现少或者无。其病因应该与胃运动功能障碍、胃十二指肠轻度炎症、精神因素等有关。

上一堂课,我们讲了胃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胃的形态、位置、大小、容量以及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胃这个器官,和胃的基本定义、基本功能以及胃的常见病症简述。

下面我们看看胃的病症表现:

胃的病症表现首先是疼痛:疼痛是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导致胃疼痛的原因很多,表现形式也很复杂。一般在受寒、气滞、血瘀等情况下都会引起胃的疼痛,胃的疼痛有时候是隐痛、有时候呢是刺痛,痛得更严重的呢是绞痛。

第二是气胀:气胀,是胃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脾胃运化失职,或者因寒受阻,或其他因素,都会导致胃内的气体不能及时正常排出,从而导致气胀。

第三是食胀:食胀是由于我们吃下去的食物不能被胃正常消化,还有就是肠胃蠕动过慢等等都会导致食胀。

第四是舌淡无味:舌淡无味是因为脾受困,或脾虚,而引起患者口不知味,一般舌淡无味呢都会使人没有食欲。

第五是口苦:口苦是肝胆受热产生的典型症状,是胆气上泛的表现。一般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大多会伴有口苦的症状。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面色:一般胃病患者,病史过长的,面色容易萎黄,甚至面色黯淡无光。

在中医历史上很多名医都擅长望诊,望诊,是四诊疗法中最为重要的,我们除了望面色外还要望人的形态,望舌苔,从望出的问题就可以知晓体内五脏六腑的疾病,我们看一个病人如果面色萎黄、甚至面部暗淡无光的话,十之八九都是胃上的问题,古代医家说,望而知之谓之神!

下面我们看看舌苔颜色:看舌苔也是属于望诊的范畴,正常人的舌头,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而有光泽和润泽,舌苔薄白。如果患有胃病呢,舌苔就偏黄,口还有异味。时间再往后,舌苔就转白,如果患有便秘的话,舌质是呈肥厚状,有胃痛的舌质还有瘀斑。

再看看恶心呕吐:一般饮食失常、寒温不适引起的胃病,容易造成患者恶心呕吐。

还有是打嗝嗳气:打嗝嗳气跟情绪有关,或者因情绪急躁、或因压力过大等导致的胃病患者大多有打嗝嗳气的症状。

关于胃病的病症表现还有胸闷:胸闷以气不顺、气滞胸腔为特征,一般来说脾气暴躁或情绪不佳的人都容易胸闷。中医学理论认为人的精神情志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的话,精神就愉快,心情就舒畅;如果肝的疏泄不及、肝气郁结,就会精神抑郁、沉闷不乐、甚至多愁善感;而肝的升泄太过、肝阳上亢的话,就会精神亢奋,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就是说,我们胸闷的人,大多与我们的心情有关,也就是说肝气会犯胃。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保持心情舒畅,这样可以减少胃病的发生。

还有呢是噎膈:噎膈就是进食吞咽不顺、胸膈阻塞、饮食不下、进食受阻、饮食未曾入胃就吐出、甚至大便闭结不出、反胃等,一般脾胃阴虚、或者寒湿困脾者都容易出现噎膈症状。

再有就是反酸烧心:反酸烧心是胃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这个烧心,我们说是烧心,实际烧的是胃,就是胃里有热,烧心一般是胃酸过多引起,中医认为是脾胃湿热、阴虚内热或热物所致。

胃病患者在生活上和饮食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一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胃的负担,多吃会引起胃部不适;

第二少吃腌制食品:腌制食品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致癌物,多吃会伤胃和对身体不利;

第三少吃生冷和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胃的疼痛和胃炎;

第四要规律饮食:有规律进餐,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第五要定时定量: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与不饿,都要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第六是食物的温度要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第七要细嚼慢咽:细嚼慢咽可以减轻胃肠的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我们的唾液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第八是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和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记住,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第九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第十要避免刺激:吸烟会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记住少饮酒,少吸烟,少吃辛辣食品。

还有就是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这里提醒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象水果中的大枣、猕猴桃等;蔬菜中的青辣椒和去年才上升为主粮的土豆含维生素C;最后是尽量不吃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强的松等,都可造成胃粘膜损伤而出现炎症或溃疡。因此,不要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服用这类药物,一般考虑在饭后服用。治疗胃病呢,一般建议中草药为好。(北京马先哲中医研究院关于胃的健康知识宣讲课件)

北京马先哲中医研究院

本期编辑:马坦康主讲:肖飒玛丽









































北京哪里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rm.com/wadzz/54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