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 手蜂窝织炎常识 >> 宝宝洗了个澡差点失明宝宝这些常用品竟然

宝宝洗了个澡差点失明宝宝这些常用品竟然

 

给娃洗澡,可谓是带娃过程中工程最浩大的事情之一了!

浴盆、水温、清洗用品...准备工作一大堆先不说,若是再碰上个不配合的娃,那咱可真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0.5”。

怎么办呢?技术不够,玩具来凑!

用一些可爱的玩具来转移娃的注意力,让他们尽可能配合并保持愉悦,是很多父母的“杀手锏”!

尤其是像小黄鸭一类的橡胶玩具,样子萌萌哒,一捏又能响,简直是每个宝宝的心头好。

但是,这些看起来蠢萌的玩具,真的就“纯良无害”么?

并非如此。

C妈友情提示:接下来的场面有点触目惊心。

国外一位名叫Eden的妈妈在网上po出了自己家2岁孩子在洗澡后差点失明的经历。

某次洗澡后,Eden发现孩子的眼睛有点红肿,但当时只认为是洗澡时进水了所致。然而后来,情况却并未好转,甚至愈演愈烈。

孩子的眼睛肿胀到极致,虹膜也变得模糊,并且伴有发烧。

紧急送医后,经一系列检查发现,孩子确诊为严重的蜂窝织炎,并已经从眼睛扩散至面部,面临视力受损甚至失明的风险。

索性发现的及时并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这个可爱的小宝宝已经回归健康生活。

而造成他之前惨痛经历的罪魁祸首就是洗澡时的“玩伴”--小黄鸭。

更准确的说,是寄生在小黄鸭体内的不计其数的细菌。

细菌侵袭引起孩子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造成广泛性、弥漫性、化脓性的炎症。

洗澡鸭中的霉菌不可小觑

洗澡鸭一类的洗澡玩具之所以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洗澡鸭中细菌数量超乎想象。

在年,瑞士和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小黄鸭一类的柔性橡胶玩具,是细菌滋生的温床。

他们通过实验,在4/5的洗澡鸭中发现了会引发孩子疾病感染的细菌和霉菌。

这些细菌在科学家专业专业仪器的检测下,呈这样:

简直令人作呕。

这还不够!细菌的数量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实验证明,内含洗澡水和脏水的洗澡鸭细菌含量分别高达万个/cm和万个/cm。

即便是将干净水置入玩具之中,也会产生万个/cm的细菌数量。

而在这些细菌中,最常见的包括Legionella(嗜肺军团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绿脓杆菌)等多种病菌。

以嗜肺军团菌为例,它的存在有可能引发肺炎,甚至产生致命风险。

像引起上文中提到的引起蜂窝织炎的细菌则有可能是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等。

试想一下,如果把孩子、水、小黄鸭放到一起,那简直就是把他扔在了细菌堆儿里!

其次,细菌不会因为勤洗刷、勤更换,就停止滋生。

当然,还有不少家长觉得觉得,孩子把玩过后,把玩具洗涮晾晒干净,应该就没问题了吧。

错!

这一类的玩具底部一般都有一个小气孔。

宝宝在玩的时候一捏,里面的气体从气孔排出,产生声响。

而与此同时,宝宝的洗澡水也会通过气孔进入玩具内部。

一旦温热的洗澡水夹带着人体的汗液、皮屑甚至尿液等等进入玩具内部,就会和制成玩具的材料聚合物发生反应。

聚合物会产生有机碳化合物,为进入玩具内的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这就造成了细菌的无限滋生。

此时,不论你是认真清洗、高温晾晒还是定期消毒,残留其中的细菌都不可能完全清除。

同样也有实验证明,即便是使用仅三个月的洗澡鸭,其中的菌落数量也达到了个。

也就是说,勤更换也是个无用功。

所以,对待这类玩具最好的方法,就是:扔掉!扔掉!扔掉!

别拿孩子的安全冒险,哪怕在给他们洗澡的时候麻烦一点。

如何给宝宝挑选洗澡玩具

C妈建议大家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1、橡胶类玩具要选择无气孔、材质符合安全标准的

前文提到,橡胶一类玩具之所以会滋生大量霉菌,一是因为气孔导致积水,二就是材质问题。

无气孔的玩具是首选,这样能避免玩具内部积水,细菌也就没有了生存环境,但仍然要定期更换;

劣质聚合物会为细菌提供滋生环境,在选择玩具时,一定要认准安全无毒、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材质,确认产品安全认证证书、检测合格证明等等,从正规平台进行购买。

2、选择其他类型玩具替代橡胶玩具

其实孩子真的不一定要“专业”的洗澡玩具,在我家,小毛巾、小水杯、DD都能玩的不亦乐乎,大家不妨把脑洞开大些。

当然,不管是什么玩具,在跟宝宝的洗澡水接触之后,都要进行二次清洗并晾晒干净。

其他有类似安全隐患的玩具/用品

除了洗澡玩具以外,有类似安全隐含的还有这类贴身用品!

1宝宝的牙胶玩具

比如之前风靡全球的牙胶玩具“苏菲小鹿”,一次偶然美国一位牙医妈妈切开这只小鹿,里面的的样子却让人跌破眼镜:布满了黑色的、令人作呕的霉菌。

事件传开以后,不少家长都跟着打开了苏菲小鹿,这才发现孩子一直啃咬的玩具竟然这么脏!

原因就在于宝宝啃咬时流出的口水通过小鹿身上的通气孔进入内部,给细菌滋生提供了可能。

和洗澡鸭内细菌形成的原因如出一辙!带气孔的橡胶玩具+液体,就是细菌的“天堂”!

所以,和洗澡玩具一样,为宝宝选择牙胶玩具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实心、无气孔;无清洗死角;材质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入口的玩具更应慎重,应选用食品级材质);除此之外,牙胶玩具应无任何可松动配件,以免宝宝误吞。

2宝宝常用的学饮杯、鸭嘴杯、吸管杯

从宝宝戒奶瓶到可以用敞口杯喝水,中间过度几乎都会用到的学饮杯、鸭嘴杯、吸管杯等,也难逃霉菌滋生的命运。

不少品牌的吸管杯就被曝出此类事件。

有的学饮杯在设计上有一个防漏设计,但是防漏阀却无法拆开,拆开即是损毁。

正是这个无法拆开的设计,让杯子无法得到彻底清洗和晾干,久而久之,就会生长霉菌。

另一款宣传为让孩子爱上喝水、某宝平台销量也很高的吸管杯,也因为结构复杂、难以拆卸,导致一些清洁死角长满了霉菌。

而宝宝入口的水,却都会从这些部位经过,随细菌一起进入宝宝体内。

为了避免自家宝宝遇到这样的情况,在选择及清理杯子时,要注意:

选择结构简单、零部件可拆卸、无清洗死角的杯子;选择材质安全的杯子;一些细节部分,如吸管接缝处、杯口螺纹处等细节部分重点清洗;水杯内放置过果汁、奶之后尽快清洗;定期更换水杯,尤其是有清洁隐患的款式。霉菌危害重大,可轻易侵蚀孩子的免疫系统。

宝宝接触到霉菌,轻则咳嗽、腹泻、呕吐,重则引起过各种炎症、肺损伤甚至引发生命危险。

但是这些容易滋生细菌的幼儿用品,几乎家家都有。

如果不放心,干脆自查一下。一旦发现已有霉菌,别犹豫,直接扔掉!

CC爸妈小号(ID:ccbama-1),专注于孕期和低龄宝宝的MINI社区。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养娃需要鸡汤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婴幼儿喂养、睡眠、疾病、心理知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rm.com/wadzz/14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