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别整理了一份健康提醒!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
1.加强日常防控管理,实行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情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形成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新模式。
2.做好学校师生员工中的重点人群摸排检测管控工作,开展以师生员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监测及接触史、旅行史排查,及时摸排检测有风险的人员。
3.做好健康提示、健康管理和教室通风、消毒等工作,实行“测温+健康绿码”入校,严格落实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勤洗手、不扎堆、分散就餐、晨午晚一日三检、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和登记追踪等防控措施与制度,实行校外住宿教职员工和走读学生“两点一线”管理。
4.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医院和送诊绿色通道,科学设置临时留观点,优化体温异常师生员工核酸检测流程,缩短检测时间。
5.规范应急处置流程,组织经常性演练,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如有发热、乏力、干咳、腹痛、腹泻等症状出现,按规定做好临时留观、转运诊治和善后处理等工作,做到第一时间隔离、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流行病学调查、第一时间处置,严防疫情扩散。
6.做好个人防护,学校和家长要提醒孩子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正确佩戴口罩,对公共场所的物品尽量减少触碰,并及时洗手或手消毒,不要用手触摸眼、口、鼻等部位。最好在书包里为孩子提前准备好一次性医用口罩、消毒湿巾、免洗手消毒液等防护用品。
二、小心春季高发传染病
春季是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1.学校和家长应加强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宣传教育,让孩子掌握一定的传染病预防知识,树立传染病的防病意识。
2.接种疫苗是抵抗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3.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把好“病从口入”关。
4.加强体育锻炼。新学期开始,要及时调整作息时间,减少熬夜和赖床,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保证充沛的精神和体力。
5.合理膳食,建议食物种类要多样化,保持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多吃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牛奶等,提高免疫能力。
三、预防学生常见病
1.预防龋齿,健康口腔。患龋齿后不仅因为牙痛而影响食欲,干扰咀嚼、消化和吸收,导致营养缺乏,且伴随龋病发展,可引发牙髓炎、颜面蜂窝织炎、根周脓肿、齿槽溢脓等严重口腔疾病。因此要科学刷牙,坚持每天早晚各刷一次,每次2-3分钟,饭后及时漱口。同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饮料,在6-8岁、11-13岁,这两个年龄段及时做窝沟封闭。
2.预防近视,关爱光明。足够的白天户外活动是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要措施。学校应鼓励学生课间走出教室,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严格组织中小学生每天上、下午两次眼保健操。家长应督促孩子保持正确读写姿势;有意识的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6岁以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
3.拒绝肥胖,珍爱健康。肥胖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智力水平,影响生长和心理发育,还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学校和家长要鼓励孩子每天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比如打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疫情防控期间,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洗碗、整理床铺、拖地等,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暴饮暴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做一名元气满满的活力少年。
祝同学们新的学期,健康生活,快乐学习,远离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