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微妈突然瞄到某热搜榜出现
“肚脐发炎”
“流产”
仔细一看,原来是这么一件事:
有孕5月的孕妇感觉肚脐眼黑乎乎的很脏,就用指甲将肚脐里的脏东西挑出来,结果没多久出现腹痛,就像来月经那样的疼痛!
医院检查,医生说怀孕最好不要扣肚脐眼,孕期抵抗力较弱,可能会导致肚脐感染引发脐炎,严重的话对胎儿的成长发育都造成影响!
后来该孕妇吃保胎药吃了1周复诊,胎心监测良好才安心回家。
虽然新闻可能是极端情况,但是关于“抠肚脐”这件事,微妈还是要提醒下大家的!!!
肚脐到底是个啥?
当我们还是妈妈肚子里的宝宝时,肚脐曾是我们和妈妈胎盘相连接的地方,是妈妈供给我们营养和我们排泄废物的必经之路。
出生时这条路被剪断了,等到脐带脱落后,便形成了这个充满爱的疤痕——肚脐。
肚脐确实曾经连接着肠道,但随着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发育,肠道和膀胱启动了“自我封闭”程序,动静脉也藏进了腹腔里,肚脐在胎儿出生后就完成了使命,不再有特别的生理功能了。
肚脐眼里的污垢主要由脱落的皮屑、汗渍、脂性分泌物、空气灰尘混合形成的,和身体其他部位的污垢没有区别。
肚脐眼真的不能抠么?
可小抠怡情,莫大抠伤身。
小时候微妈不知哪听来的:“不能乱抠肚脐,会抠出肠子”。哈哈哈哈哈现在看来真的是太好笑了。
肚脐它是一个疤痕,对内是封闭的,并不是一个洞口,不会直通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是肚脐也算是离腹腔最近的地方。
听清楚了,但是!!!!
因为肚脐处的皮肤较薄,所以千万不能用力抠,抠肚脐会引起皮肤出血,再加上肚脐周围是细菌聚集地,皮儿破了,严重一点就会引起脐炎,一旦恶化还可能化脓,细菌又可能侵入腹腔内重要的血管。
肚脐发炎:轻者表现为局部有脓性分泌物,有臭味,脐部及周围皮肤发红或有肿胀;重者感染扩散形成腹壁感染,形成脓肿,或向腹膜扩散引起腹膜炎。
有时还伴有发热,甚至腹股沟部的淋巴结肿大,严重的会导致深部感染、蜂窝织炎而有全身症状。
如果孕期得了严重的脐炎,对宫内胎儿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为什么没抠破还会肚子疼?
虽然脐带的功能已经退化,但内脏的神经反射还存在,用力抠肚脐会对它造成刺激,引起消化系统的不适。
所以有些敏感的人,抠抠肚脐眼就容易拉屎。
如果想清洁肚脐,该怎么办呢?
清洗肚脐前需要做好卫生防护措施,比如洗手或使用棉签,避免引发脐炎;清洗肚脐手法应该轻柔,不应该破损皮肤,也不能因为较重的手法引起内脏神经反射,诱发消化问题。
肚脐清洗不必过于频繁,发现有污垢的时候清洗即可,没有必要每次洗澡都抠抠肚脐。
执行步骤:
1、洗澡前,先将少量的婴儿油或橄榄油涂抹在肚脐上。2、静候10~15分钟,污垢会自行变软、浮出。3、以棉花棒或纱布轻柔地擦拭、除去污垢,再以清水冲去剩余油污。
其他常见流产因素还有哪些?
1、胚胎因素: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
2、母体因素:母体全身性疾病(如严重感染、高热疾病、TORCH等)、生殖器官异常(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内分泌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不良习惯(吸烟、饮酒、毒品等)、免疫功能异常等。
3、父亲因素:精子的染色体异常。
4、环境因素:过多的接触放射线和砷、铅、甲醛等有毒化学物品,均可能导致流产。
请你不要到处抠抠~
潮流需要抠抠,
不小心就没抠抠~
今日留言互动:你抠过肚脐眼么?啥结果?
微妈将挑选最有趣的3条留言送出优护优家免洗洗手液×3
7月11日晚上推送开奖昨日互动中奖名单如下:
中奖的妈妈后台回复:领奖并填写地址哦
左右滑动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