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 手蜂窝织炎常识 >> 火针技法篇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针灸蕲春火

火针技法篇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针灸蕲春火

 

(1)针刺技法出处:“痈疽发背有脓无头者,针令脓溃,勿按孔穴。”(《本草纲目·卷六·火针》)

(2)适应证:痈疽发背脓成无头诸证。

(图示:痈疽发背征)

(3)痈疽发背的病因病机: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皮肤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等。其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伤及筋骨,也不易造成内陷。常辩证分为:火毒凝结,热胜肉腐及气血两虚三型。

发是指病变范围较痈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蜂窝织炎。其特点是初起无头,红肿蔓延成片,中央明显,四周较淡,边界不清,灼热疼痛,有的3—5天后中央色褐腐溃,周围湿烂,全身症状明显。因其所发部位各异,而有不同病名,发于手背部的称为手发背;发于足背部的称为足发背等。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湿火内生;或局部外

伤染毒导致湿热结聚,气血壅滞,热胜肉腐所致。

(图示:手背发征)

(4)治疗机理:去腐排脓、收肌敛疮是火针在民间应用治疗痈疽发背的主要功效,操作简单易行,排脓彻底,疮口易于愈合。因为火针针具较粗,加之借助火力,出针后针孔不会很快闭合,热毒败血等有形之邪可从针孔直排体外,即所谓“开门驱邪”之意。火针治疗火邪毒邪有奇效,中医认为“热病得火而解者,犹如暑极反凉,乃火郁发之之义也”,这即是古人的“以热引热”的治病祛疾理论。

(5)操作方法:

①根据病情选定针刺腧穴或部位,并用记号笔标记。

②用碘伏对所标记的腧穴或部位作皮肤消毒。

③依据病情选用合适的已消毒的备用针具。

④烧针:常用烧针法有两种:

麻油烧针法:该法是古人常用烧针法,据《本草纲目》记载:“麻油满盏,以灯草二七茎点灯,将针频涂麻油,灯上烧令通赤用之。”

酒精烧针法:该法为现代临床常用烧针法,是将针具在点燃的酒精灯外焰上将针体及针尖部烧至通赤。

⑤押手固定好将刺入腧穴或病变部位,刺手将烧好的粗针快速刺入所选部位,一般痈

疽发背中心部刺1—2针,周围部刺2—3针即可,勿按针孔,令脓毒败血外泄。

⑥脓毒败血出尽后,外涂收敛生肌解毒中药膏剂,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TheEnd——

注:韩善明,针灸主任医师,李时珍《本草纲目》火针疗法研究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套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委员,医圣故里十佳名老中医,《实用中医新浮刺疗法》副主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韩善明主任电话/

(周畅)(韩进)

蕲春火针疗法传承示范基地:湖北省医院国医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rm.com/wadzz/12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