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 手蜂窝织炎常识 >> 中医是怎样认识鼻窦炎病因病机的

中医是怎样认识鼻窦炎病因病机的

 

中医是怎样认识鼻窦炎病因病机的?鼻窦炎中医称之为“鼻渊”,是临床常见的鼻病之一。“鼻渊”一名最早见于《素问》,《素问·气厥论》中说:“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后世医家把“浊涕下不止也”作为鼻渊的主要症状,还提出了其他一些症状,如流黄水,点点滴滴,长湿无干,甚者脑亦作痛,久则头隐痛,头眩虚运不止等等,这与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的症状相类似。鼻窦炎的发病有实证、虚证之分。一般来说,实证多属热邪壅盛的急性病,虚证多为脏腑虚损的慢性病。实证者,外感风热邪毒,或风寒侵袭,久而化热,犯及鼻窍,内传于肺,肺经郁热,清肃失常,邪热循经上蒸,灼伤鼻窦而为病。或邪热侵犯,内伤于胆,胆为刚脏,易化热化火,胆经火热,随经上犯,蒸灼鼻窦,移热于头,而成热盛气分之症,正如《济生方》中所说:“热流胆腑,邪移于脑,遂致鼻渊。”另外,湿热之邪内犯,伤及脾胃,脾胃为湿热郁困,运化失常,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湿热循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上炎,停聚窦内,灼损窦内肌膜,也可发为鼻窦炎。虚证者,肺气虚弱,治节失职,营气难于上布鼻窍,易为病邪所犯;或因久病,耗伤肺气,余邪滞留不清,以致清肃不力,邪毒凝聚于窦窍而为病。或因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湿浊内聚,久郁化热,循经上达窦窍,久困窦内,则伤肌损膜,以致浊滋常流。此外,《景岳全书》有“或火由寒郁,以致湿热上熏,津汁溶溢而下,离经腐败有非臭者,有大臭不堪闻者”,此属牙齿引起的窦窍病变。中医通常将鼻窦炎分为几种类型?

鼻实炎有急性和慢性之不同,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中医通常将其分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实证多店热邪塞盛的急性病,虚证多为脏腑虚损的慢性病。在实证中,常有肺经风热、胆赔郁热及脾经湿热3种证型,在虚证中,则常有肺气虚弱和脾气虚弱2种基本证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鼻窦炎的病机复杂,病情多变,因此在一个证型中又会出现许多变化,也可以把这些变化看成是多个“亚型”,或兼证、并见证等,临证时应时刻注意病情的变化。

(1)肺经风热(实证):多见于病之初起,邪尚在表,主要表现为涕黄或黏白而量多,从鼻道上方流下,间歇或持续鼻塞,嗅觉减退,鼻黏膜及鼻甲红肿,全身症状可见发热恶寒,头痛,胸闷,咳嗽,痰多,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

(2)胆腑郁热(实证):主要表现为涕黄浊黏稠如脓样,从鼻腔后上方流下,有臭味,嗅觉差,鼻黏膜肿胀,尤以红赤为甚,头痛及患处疼痛剧烈,全身症状表现为发热,口苦,咽干,头痛目眩,耳鸣耳聋,寐少梦多,烦躁,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3)脾经湿热(实证):主要表现为涕黄浊而量多,从鼻腔后上方涓涓流出,鼻塞重而持续,嗅觉消失,鼻腔内红肿,并有胀痛,尤以肿胀更甚,全身症状可见头晕头重,头痛较剧,体倦,脘胁胀闷,食欲缺乏,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滑数。

(4)肺气虚弱(虚证):主要表现为鼻涕白黏,鼻塞或重或轻,嗅觉减退,鼻黏膜淡红,肿胀,鼻甲肥大,遇风冷等刺激鼻塞及流涕加重,全身症状可见头晕头胀,形寒肢冷,气短乏力,咳嗽有痰,舌质淡,苔薄白,脉缓。

(5)脾气虚弱(虚证):主要表现为涕白黏稠或黄稠,量较多,鼻塞重,嗅觉减退,鼻黏膜淡红或红,鼻甲肥大,黏膜肿胀较甚,全身症状可见肢困乏力,食少腹胀,便溏,面色饼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鼻窦炎后果严重危害大

1、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鼻窦炎的危害极大,当鼻窦炎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时,会出现呼吸障碍,引发血氧浓度降低,影响其它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与代谢,而出现一些如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痛、胸闷、精神萎糜等症状,甚至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严重并发症。

2、影响邻近组织器官:当长期反复发作的鼻窦炎未得到及时治疗,炎症就会扩散至邻近器官、组织,而并发如额骨骨髓炎、眶骨壁骨炎及骨膜炎、眶壁骨膜下脓肿、眶内蜂窝织炎、球后视神经炎、硬脑盲外脓肿、硬脑盲下脓肿、化脓性迷盲炎、脑脓肿、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多种危重急症。

3、导致记忆力下降:在工作学习方面,成年人会因为鼻窦炎引起头痛,脑子不清醒,昏昏沉沉,使工作效率低下;而青少年则由于鼻窦炎引发的鼻塞、头痛等症状造成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及学习成绩显著下降。

4、引发鼾症:因长时间鼻塞不通气,呼吸困难,会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下鼻甲肥大,睡眠时氧气不足,鼻窦炎的危害严重情况下可引起脑梗塞、高血压、突发心脏病等,个别患者甚至会夜间猝死。所以及时治疗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有效治好疾病是十分关键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rm.com/wadzz/114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