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过年了,准备胡吃海塞的你可要注意的了,“痛风”可在远处在向你招手呢...
说说“痛风”那点事前段时间,媒体报道一位年仅27岁的业务员,年纪轻轻居然得了痛风。
业务员感叹:“没有皇帝命,却得了皇帝病”。说出来是一句玩笑,但事实却是这样。
痛风在古代曾被称为“富贵病”、“皇帝病”,在医学史上有很长的记载。大家可能听说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就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富贵病,之前常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出现尿酸高的情况,成为了痛风的后备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往往餐桌上免不了大鱼大肉,喝酒,经常摄入过量高蛋白、高脂肪以及嘌呤过高的食物,再加上休息少、运动少,肥胖等,最后痛风找上了门。
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所致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酸增高,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并导致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
它可累及关节、肾脏及心血管等系统,往往误诊为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蜂窝组织炎等。
今天把大家常关心的几个问题给大家归纳总结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为什么会得痛风,其危害有哪些?痛风的发生与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酗酒、熬夜、暴饮暴食、吃过量的高嘌呤实物,另外,某些药物(利尿剂、维素B1、胰岛素等)也可以引起痛风,当然,还有遗传因素。很多人对痛风还停留在,体内尿酸增高,经常关节很痛。
但其实痛风还有很多危害,包括:关节损坏,关节炎症反复出现,导致骨质破坏,出现关节畸形等表现;肾脏损害,会导致尿酸性肾病甚至肾功能衰竭;全身血管受损造成动脉硬化,加重冠心病、高血压症状等都是痛风的不良影响。
痛风的症状有哪些呢?1、早期阶段痛风的早期阶段为高尿酸血症期,病人仅表现为血尿酸升高,而并未出现痛风的临床症状。
2、第二阶段到了第二阶段,血尿酸持续性增高,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突然发作,大多数人是在夜晚被刀割般的疼痛所惊醒,首发部位常是脚的大拇趾,关节红肿、灼热发胀,稍有触碰,立马疼痛得像钻心一样,但在几天或数周内会自动消失,这种“来去如风”的现象,称为“自限性”。
一次疼痛之后,看起来关节的炎症消除了,和正常人一样,实际上尿酸的结晶并没有消失,继续作怪,渐渐关节变得肿胀僵硬、屈伸不利。
3、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为痛风中期,由刚开始发病时的一个脚趾关节,几次急性发作以后,逐渐波及到指、趾、腕、踝、膝关节等全身关节,进而周围的软组织和骨质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功能障碍,尿酸结晶不断沉积,慢慢地形成了结石一样的“痛风石”,此时,肾功能正常或表现为轻度下降。
4、第四阶段第四阶段为痛风晚期,患者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日益严重,痛风石增多,体积增大,易破溃流出白色尿酸盐结晶,由于关节永久性畸形,影响了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给病人带来极大地身心痛苦。
尿酸盐不断沉积到肾脏里,形成肾结石等,临床出现浮肿、少尿、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压、贫血等提示肾功能受到损害,肾功能明显减退。
高尿酸血症就是痛风吗?高尿酸血症不等于痛风!
高尿酸血症是指正常嘌呤饮食状况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μmol/L,女性>μmol/L。
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只有5%—12%会发展为痛风,其余者并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尿酸过高并不等于痛风。
但是,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
哪些人容易患痛风?1、常发于45岁以上人群,但目前30岁也常见
2、吃肉、嗜酒、高嘌呤饮食、嗜甜者
3、久坐少动、肥胖者
4、过度疲劳、应酬多人群
5、具有痛风家族史人群
痛风饮食注意哪些?高油脂海产和鱼类:基本所有海产品和鱼类都属于中高嘌呤食物,一些嘌呤含量超高,如凤尾鱼、沙丁鱼、鲢鱼、鲭鱼、白鲳鱼、白带鱼、鲨鱼、武昌鱼、黑鱼、三文鱼、草虾、虾米、虾皮、皮皮虾、蟹黄,及牡蛎、扇贝等贝类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用。但有些如虾、蟹、鳗鱼、鲤鱼、草鱼、秋刀鱼、鲍鱼等属于中嘌呤食物,可根据尿酸及痛风发作情况少量食用。
动物内脏:如脑、肝、肾、心等都属于超高嘌呤食物,应避免食用。
肉类: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等属于中嘌呤含量食物,而小牛肉、羊羔肉、乳猪的嘌呤含量超高,应避免食用。
酒:酒精会影响嘌呤代谢,导致血尿酸升高,啤酒是高嘌呤饮品,痛风患者应避免大量饮用白酒和葡萄酒。
高糖高脂鸡精、浓缩鸡汁、鱼子酱:饭店或外卖食品,常放入大量鸡精等嘌呤含量很高的调味料,哪怕没有海鲜和内脏等材料,经过这些调味料烹制后,也是嘌呤含量超高的菜肴,建议痛风患者尽量少食用。
脂类:如蛋糕、饼干、巧克力、冰激凌、奶油和黄油等,这些食物本身属于低嘌呤食物,但高脂肪食物会抑制尿酸排泄,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应限制食用。
富含果糖的水果、饮料:如香蕉、甘蔗、蜂蜜、果汁、甜饮料等。果糖可增加尿酸的生成,引起血尿酸升高,与痛风的发病率增加相关,痛风患者应避免食用。
被误解的食物(根据情况选择)部分蔬菜:香菇、紫菜、蘑菇、菜花、芦笋、四季豆等,是被长期冤枉的食物,虽然嘌呤含量较高,但近年研究表明,这些蔬菜并不会增加血尿酸及痛风的发病率,相反,这些食物均属于碱性食物,进食可碱化尿液,有利于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豆子、豆制品:豆子、豆干属于中嘌呤食物,传统观念认为大量进食豆子、豆制品会诱发痛风发作,但新的研究表明,豆类可导致血尿酸合成增加,但也含有促尿酸排泄物质,且后者的作用更显著。豆腐、豆浆在制作过程中,会损失大量嘌呤,实际嘌呤含量很低,豆类和豆制品并不会增加痛风的发作频率。
柠檬、橙、醋、酸奶:虽然这些口感是酸的,但消化后呈弱碱性,属于碱性食品,可减少尿酸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
咖啡和茶:近年研究发现饮茶对血尿酸无显著影响,咖啡甚至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的发作,可适量饮用。
牛奶:尤其是脱脂牛奶,嘌呤、脂质含量低又富含蛋白质,痛风患者适合饮用。
但需要提醒的是,研究结果是基于大规模统计数据得出的结论,应根据每人实际情况适当饮食、均衡饮食!
细胞保健基因检测
慢病干预细胞存储
精准医疗引领健康未来
扫码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