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舞钢市创新建立群众诉求纠纷调解工作机制以来,在处理重大疑难纠纷案件时,市领导干部主动担任调解员已经成为新常态,社会矛盾化解能力大大提升。去年以来,由市委书记、市长等相关领导亲自调解成功的重大疑难纠纷案件达30余次,及时化解了群众矛盾纠纷,有效遏制了极端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为全市平安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年7月4日,舞钢市民刘某深感眼部不适,医院就诊治疗,经该院眼科检查后,告知患者需输液一周左右,同时进行其他治疗,医院眼科对刘某眼部进行了“引流”手术,导致刘某眼部留下一个大的缺口,并因缺口闭合不严引发干眼症、角膜炎等后遗症。当医院有责任,承诺待患者治疗结束后,所花费用一次性解决。医院开具转诊证明,刘某来到河南省郑大一附院进行诊治,因干眼症及眼部缺口修复不能同时进行,一附院要求患者三个月复查一次,一年后进行修复手术,年8月份在郑大一附院进行了手术,现在恢复效果不错,为此患者刘某在忍受痛苦的同时,前后用去各项费用4万多元。医院的领导进行了更换,医院协调解决此事,医院一再推脱,无奈之下,年8月18日,患者刘某哭诉着来到舞钢市群众诉求纠纷调解中心医院之间的纠纷。
舞钢市群众诉求纠纷调解中心接到刘某申请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实地走访找到该案件双方当事人了解案情,并与双方当事人进行充分沟通。由于双方争议比较大,初次调解未果,市群众诉求纠纷调解中心工作人员意识到案情复杂,又组织相关人员对案件进行了分析研判后,决定再次调解。年9月23日上午,舞钢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尚德山受市群众诉求纠纷调解中心邀请担任本次案件的调解员,市群众诉求纠纷调解中心医疗纠纷调委会成员、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列席;一场重大疑难纠纷案件的调解就此展开。
调解过程中,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诊疗不规范导致患者出现干眼症及眼部缺口等,医院方认为对刘某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处置得当,诊疗及时,没有明显过错,况且患者在郑大一附院都是针对干眼症的治疗,医院的诊治无关,而事实上患者右眼蜂窝组织炎形成脓肿、破溃,医生治疗正确,遗留瘢痕为疾病演变过程中的正常变化,不能接受患方高额索偿要求。由于双方坚持己见,互不让步,调解进展缓慢。为使此案能调解成功,特邀人民调解员尚德山及时与调解人员沟通,调整工作策略,决定采取“背靠背”的方法,耐心地分头做双方工作。在与患者家属交谈中,特邀人民调解员尚德山讲到,医院都是想尽力救治病人,但是,医学的复杂与多变,是常人难以用思维去想象的,同样的药物,同样的诊疗过程,用在不同的个体身上,结果却是不一样的,也请患方能站在院方的角度想想。医院方沟通交流中,特邀人民医院,既然有争议,希望对争议的焦点问题不要回避,多从自身方面查找不足,况且现在连门诊病例都无法提供,不能一味推脱责任;特邀人民调解员尚德山结合自己曾经做为医生的经历,本着“和为贵、礼无价、情有义”的古训与双方沟通,患者家属和院方都被特邀人民调解员尚德山的执着精神所折服,最终双方重新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达成了调解协议,该医院一次性补偿刘某经济损失元,镜头下留下了双方握手言和的场景。(舞钢市司法局宣)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