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方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折耳根却让北方人望而生畏,因为它有一个更为形象的名字——鱼腥草。这是由于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名医别录》)。不过,鱼腥草、折耳根都是民间俗称,在《中国植物志》中你会发现,这种植物的正式名称叫“蕺菜”。
鱼腥草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喜欢湿润,阴凉的生长环境,常常生长在山谷、田边、土坎边。由于对生长环境要求不太高,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因其嫩根茎可食,中国西南地区人民常作蔬菜或调味品。鱼腥草最常见的食用方法是凉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做法,比如辣炒折耳根、折耳根炒腊肉、折耳根炒芹菜等等。通过搭配一些温性的食材,不仅能缓解其寒凉之性,还能减除鱼腥之气,同时达到丰富菜品种类的作用。
当然,鱼腥草也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一味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其味辛,性寒凉,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止血、祛痰止咳、镇痛等多种功能。民间常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为我国传统常用药物之一。
主要适用于:肺部感染,包括肺脓疡,大叶性肺炎,肺痈,肺结核,急性支气管炎咳嗽,气急,吐黄脓痰,或痰中带血之人;黄疸发热,包括急性胆囊炎;妇女子宫内膜炎,宫颈炎,附件炎,带下病腥臭,以及急性乳腺炎;急性感染化脓性疾病,诸如蜂窝织炎,中耳炎,痈肿疔疮,丹毒。外用可治疥癣、湿疹、痔疮等。
鱼腥草是西南人民喜爱的菜品,又具有药用价值,已被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不过,鱼腥草不宜多食,《别录》云:“多食令人气喘。”唐·孟诜则指出:“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撰稿:徐青菁
编辑:王许
审核:杨娜监制:邓娟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bjzyyxh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