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 手蜂窝织炎病因 >> 临床细菌学检测标本收集指南

临床细菌学检测标本收集指南

 

临床细菌学检测标本收集指南

1、血(骨髓)培养标本的收集:

1、血培养指征:

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同时具有几种临床表现时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①发热(≥38℃)或低温(≤36℃),以间歇驰张型多见,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引发的感染可见双峰热;②寒战;③白细胞增多(10.0×/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④粒细胞减少(1.0×/L);⑤血小板减少;⑥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菌血症,伤寒病人第4~10天可出现玫瑰疹,斑疹伤寒第4~6天可出现暗红色斑丘血疹;⑦昏迷;⑧多器官衰竭;⑨血压下降;⑩呼吸加快(呼吸率20/分或CO2分压32mmHg);和肝脾肿大;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内毒素、降钙素原升高等。对新生儿可疑菌血症,还应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体温不低,如伴随身体不适、肌痛或卒中,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

2、血培养的标本收集时机:

只要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可能,在斟酌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都应立即收集血培养标本。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医治,则应选择含有抗菌药物吸附物的培养瓶,并在下一次抗菌药物运用前采血培养。细菌通常在寒战和发热前1小时入血(但目前这条仍存在一定争议,有些文献证明时间与检出率是呈相关性的,可也有文献说时间对检出率的影响不大,但对心内膜炎的病人来讲采血时间与血培养的检出率是呈相关性的),此时为收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

3、血培养的次数: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推荐同时或短时间间隔(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如双臂)收集2~3套血培养标本,做到“双瓶双侧”。如有必要,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下肢静脉采血接种第三套培养瓶。在收集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收集血培养。只有在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时在不同时间点采血才有必要。婴幼儿患者,需要同时收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皆以需氧瓶为主。说明: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组合。所谓“双瓶双侧”,是指从一个部位采血接种一套培养瓶,再从另外一部位采血接种另外一套培养瓶。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个血培养。

研究表明,只做1套血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率仅为65%,两套血培养为80%,三套血培养为96%。单瓶或单套血培养不但检出率不高,而且难以辨别污染致使的假阳性,结果很难做出临床解释,应当坚决予以废除。

在抗菌药物医治开始后的2至5天内,血液中的细菌不会立即清除。一般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患者可通过临床表现来判断疗效,也可再次送检血培养进行预后监测,尤其是在:1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对其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是不是被清除,连续血培养可被用于评估和指点医治;2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无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症,对其阳性血培养的48至96小时追踪可以很好地预测复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症。

4、血培养的采血量:

要求:成年患者推荐的采血量为20~30ml,每套不少于10ml,每瓶不少于5ml。婴幼儿患者推荐的采血量应少于患儿总血容量的1%,每瓶不少于2ml。对采取成品血培养瓶的实验室,必须依照血培养瓶生产厂家的建议,收集足够的血液标本。

说明:血培养采血量是影响病原菌检出率的最重要的可变因素。一般情况下,成人菌血症患者外周血中细菌浓度为1~10CFU/ml,成人血培养采血量在2~30ml之间时,病原菌检出率与采血量成正比例增长。儿童患者一样有数据表明检出率与血培养的采血量成正相干,但由于儿童患者血液中病原菌浓度较高,一般约为成人血流感染病原菌浓度的10倍,血培养标本量无需等同于成人。但是,儿童也可能发生低水平的菌血症,血培养采血量要根据患儿的血容量和年龄肯定。

5、血液标本在需氧瓶和厌氧瓶中的分配

要求: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的组合。当采血量不够推荐的采血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剩余标本再接种入厌氧瓶。

说明:采取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的血培养组合与采取2个需氧瓶的组合相比,可检出更多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和厌氧菌。真菌和严格的需氧菌(如假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几近全部只能从需氧瓶中分离到。

说明:不建议收集动脉血,其诊断价值不高,且增加了抽血污染的机会。尽可能避免从静脉留置导管采血培养,因其常伴随高污染率。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外周静脉收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帮助阳性结果的判读。

6、减少血培养污染的注意事项

要求:采血之前,血培养瓶的橡皮塞需使用70%异丙醇酒精消毒并干燥,然后再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严格依照皮肤消毒方法操作,并等待足够消毒时间。

严格无菌操作,不允许在皮肤消毒后用手接触待穿刺部位,除非带有无菌手套。

不推荐采血后更换注射器针头接种血培养瓶,采取真空采血装置能下降污染率。

说明:不管采取何种采血方法,血培养可接受的污染率通常是≤3%。研究表明,经过专门培训的熟练抽血者收集血培养的污染率为3%,而未经培训的住院医生和护士污染率则达11%。因此对临床护士就血培养标本收集进行专门的、严格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7、血培养标本的运送

要求:采血后应当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需室温保存,切勿冷藏。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需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说明:血培养瓶在接种前、接种后均不得冷藏或冷冻,否则会致使某些病原微生物死亡。接种后的培养瓶最好立即送到实验室,最迟不能超过2小时。自动化连续监测系统虽有允许延迟上机监测微生物生长的原理,还是应当尽可能减少延迟上机时间,否则可能致使检测时间延长乃至假阴性结果。

8、血培养标本的拒收标准

遇到以下血培养标本应拒收并且要求重新收集标本:

1血培养瓶上贴的标签毛病或未贴标签。

2血培养瓶渗漏、破裂或明显污染。

3血液凝固。

2、尿液培养标本收集:

尿路感染是指尿道内有大显微生物繁殖而引发的尿路炎症。感染并不是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综合症。根据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如肾孟肾炎)及下尿路感染,男性还可出现前列腺感染,不同部位同及时感染也很常见。尿路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好发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10。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和耻骨寻上压痛,表现可因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不同而异。新生儿尿路感染的症状常常是非特异性的、模糊的,可表现有厌食,呕吐,疲倦,无发热的菌苗血症等;婴儿期直到2岁,常有高热;2岁以后的尿路感染才会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老年患者的尿路感染常缺少明显的症状,更容易造成菌血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引发重视。诊断尿路感染最经常使用的方法是进行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查,主要致病菌可因尿路感染的缘由不同而有所不同(表1)。

1、尿液标本收集指征:(1)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2)肉眼脓尿或血尿;(3)尿常规检查表现为白细胞或亚硝酸盐阳性;(4)不明缘由的发热,无其他局部症状;(5)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出现发热;(6)膀胱排空功能受损;(7)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前。

2.、收集方法:标本收集应力争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注意避免消毒剂污染标本,方法有:(1)清洁中段尿:最好留取凌晨清洁中段尿标本,嘱咐患者睡前少饮水,清晨起床后用肥皂水清洗会阴部,女性应用手分开大阴唇,男性应翻上包皮.仔细清洗,再用清水冲洗尿道口周围;开始排尿,将前段尿排去,中段尿约ml直接排入专用的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2h内接种。该方法简单、易行,是最经常使用的尿培养标本搜集方法,但很容易遭到会阴部细菌污染,应由医护人员收集或在医护人员指点下由患者正确留取。(2)耻骨上膀胱穿刺:使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耻骨上经皮肤消毒穿入膀胱吸取尿液,是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准”方法,但有一定的痛苦.患者难以接受。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取标本困难的婴儿尿标本的收集。(3)直接导尿:按常规方法对会阴局部进行消毒后,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人膀胱,获得膀胱尿液,可减少尿液标本污染,准确地反应膀胱感染情况。但有可能将下尿道细菌引入膀胱,致使继发感染,一般不提倡使用。(4)小儿搜集包:对无自控能力的小儿可运用搜集包搜集尿液,这类装置由于很难避免会阴部菌群污染产生假阳性,所以只有在检验结果为阴性时才有意义。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应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使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留取尿液进行复检。(5)留置导尿管搜集尿液:利用留置导尿管收集标本时,应先消毒导尿管外部,按无菌操作方法用注射器穿刺导尿管吸取尿液,操作时应避免混入消毒剂,注意不能从尿液搜集袋中收集尿液。

3、收集容器:(l)应由不与尿液成份产生反应的惰性材料制成;(2)洁净、无菌、加盖、封闭、防渗漏;(3)不含防腐剂和抑菌剂;(4)广口、具有较宽的底部、容积应>50ml、盒盖易于开启。我院尿液细菌培养采样容器一概用无菌痰杯。

4、标本运送:标本收集后应及时送检、及时接种,室温下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h(夏季保存时间应适当缩短或冷藏保存),4℃冷藏保存时间不得超过8h,但应注意冷藏保存的标本不能用于淋病奈瑟菌培养。

5、标本验收:检查标本容器有没有溢漏、渗出,是不是加盖;检查送检时间是不是超过规定的标本保存时间。

6、不合格标本处理:对标识不符、送检容器不合格,送检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标本应注明缘由,退回,要求重新留取标本,并做记录。

7、尿培养标本实验室检查

(1)涂片检查:尿路感染标本可直接做细菌培养,无需常规进行涂片检查。对临床怀疑淋病奈瑟菌、假丝酵母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标本可用无菌吸管吸取尿液ml置无菌试管中,-r/min离心30min,倾去上清液,取沉渣涂片,行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后镜检。

(2)细菌培养:1普通培养:将搜集标本的容器轻轻旋转混匀,用定量接种环分别取尿液lul涂抹接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或中国蓝平板),℃培养h,视察结果。对导尿、耻骨上膀胱穿刺和已使用抗生素医治的患者标本应增加一个10ul接种量。2特殊培养:对怀疑有苛养菌感染者应采取耻骨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收集样本,加种一块巧克力平板,置5%CO2环境中培养48h。检查淋病奈瑟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时无需做定量培养,可将标本离心后取尿沉渣进行培养,以提高阳性率。3普通培养h无细菌生长时,应将所有培养基继续培养24h。

表1尿路感染的缘由及常见病原菌

感染缘由

主要致病菌

感染特点

上行感染

大肠埃细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淋病奈瑟菌

主要为肠道菌群或会阴部细菌逆行感染,多见于女性,多为单一细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感染最常见。

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改变引发的感染

大肠埃细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普罗威登菌、沙雷菌、不动杆菌、假单胞菌、葡萄球菌、肠球菌

多见于留置导尿管、肾盂造瘘术、尿路结石、尿路重建、前列腺肥大、膀胱排空能力受损的患者,容易产生多种微生物的混合感染,易被误认为标本污染。

血行感染

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沙门菌

发生于菌血症的患者,血液中的细菌通过血流进入肾脏引发感染,比较少见。

直接感染

大肠埃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

外伤或肾周围器官产生感染时,细菌直接侵入肾脏引发感染,非常少见。

表2不同方法收集的尿标本培养结果评价

标本来源

菌落数CFU/ml

结果评价

清洁中段尿

<5×

无意义,仅报告菌落数及革兰染色特点,并注明是纯培养或是混合菌生长。

()×

纯培养有意义,报告菌落计数和细菌鉴定、药敏实验结果;混合菌生长无意义,仅做革兰染色镜检,并报告镜检结果。

纯培养或混合菌生长,其中某种菌落数≥者有意义,需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4种及以上细菌生长无意义,报告标本污染。

导尿

3种之内细菌生长都有意义,对2种主要生长菌需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4种及以上细菌生长无意义,报告标本污染。

耻骨上膀胱穿刺

任意数目

都有意义,所有细菌均需做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

8、结果视察和报告

1.、结果视察和评价:(l)菌落计数:计数平板上的菌落数,采取1ul接种量者,将菌落数乘以;采取10ul接种量者,将平板菌落数乘以,即为每ml尿液中所含有的细菌数(CFU/ml)。如菌落生长过量没法精确计数时,则报告>CFU/ml。(2)结果评价:正常情况下从肾脏排泌至膀胱的尿液是无菌的,但膀胱中的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时可遭到下尿道中正常菌群的污染,而出现细菌。因此对不同方法获得的尿液标本培养结果需正确评价,才能有效指点临床公道医治。一般认为,清洁中段尿标本中单种细菌菌落数>CFU/ml可能为感染;CFU/ml可能为污染,在二者之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2、阴性培养结果报告:培养48h无菌落生长,即为阴性。接种lul尿量者,应报告“培养48h,菌落计数<CFU/ml”;接种10ul尿量者,应报告“培养48h,菌落计数<CFU/ml”。

3、阳性培养结果报告:无意义的阳性培养结果报告;纯培养报告“革兰×性×菌生长,菌落计数:××CFU/ml”;混合菌生长报告“革兰×性×菌和革兰×性×菌混合生长”。有意义的阳性培养结果报告:报告菌落计数、细菌种属名称及标准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

3、粪便培养标本收集:

腹泻为大便送检的重要指征,婴幼儿和小儿可见高热惊厥。当疑为细菌性痢疾、肠炎、肠结核和顽固性腹泻时,应在急性期收集,亦最好在用药之前,以提高检出率。肠热症患者应在两周以后收集理。采取自然排便法或直肠拭子法,挑取有脓血,黏液部位的粪便2~3g置于无菌容器中送检。

注意事项:

①为提高检出率,要收集新鲜粪便作培养。

②腹泻病人应尽可能在急性期收集标本(3天之内),以提高阳性率。

③虽粪便含有多种杂菌,但应尽可能采取无菌容器。

一般细菌培养,用长棉签挑取粪便黏液、脓血部份,液态便应挑取絮状物。没法获得粪便时,可采取直肠拭子,将棉棒用生理盐水或甘油缓冲盐水湿润,以后插入肛门内cm,轻轻转动一圈取出。标本留取后,即刻置入运送培养基及时送检;避免尿液混入,以防下降检出阳性率。特殊培养应与实验室联系,按有关规定留取标本。

4、痰液及支气管分泌物标本的收集:

1、痰培养的送检指征:

(1)发热伴白细胞升高: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乃至核左移;或CRP明显增高。

(2)咳嗽、咯血:咳痰,痰呈脓性、粘稠或血性,可伴随胸痛、气急、乃至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湿罗音。

(3)胸部影象学检查提示有感染可能:X线检查提示肺部有炎症性浸润或胸腔积液等,严重者可致使感染性休克和呼吸衰竭。

2、标本收集:

标本收集应在临床工作人员指点(直视)下进行,并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收集;有以下几种方法:

(1)自然咳痰法

晨痰最好。咳痰前指点病人用无菌生理盐水、温开水充分漱口,有假牙者应取下假牙。指点病人深呼吸数次后,用力深咳,咳出的深部痰直接吐入无菌、干燥的广口带盖容器中,标本量≥1ml。不要在口腔中停留。

(2)引诱痰(痰量少、无痰或咳痰困难者)

用湿牙刷和无菌生理盐水,刷口腔粘膜、舌头和牙龈约5分钟,勿用牙膏;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漱口;用超声雾化器,使患者雾化吸入加温至45℃的3%~5%Nacl水溶液约ml,使痰液易于排出,用无菌杯搜集引诱痰标本。

(3)气管镜标本收集法

由临床医生培训后按相应操作规程收集。气管镜标本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BAL)、支气管灌洗液、保护毛刷标本(PSB)、支气管穿刺活检标本。

取此类标本顺序应为:

1支气管灌洗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BAL);

2毛刷标本和活检标本;

操作中避免将血带入搜集液中;标本量应大于1ml;为避免污染,尽量采取吸入麻醉剂为佳。

(4)气管吸出物:当气管插管病人出现肺炎症状时,从气管中吸痰留取气管吸出物标本。

(5)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拭子伸入咽部,小儿经压舌刺激咳嗽时,可喷出肺部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送检。由临床医生收集。

3、标本运送:

(1)用防漏无菌杯搜集标本,贴好标本信息(条码);

(2)尽快送检,须在2小时内运送到微生物实验室;

(3)痰培养不能及时接种的,贮存条件为4℃环境,贮存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4)晨痰如果在两小时以内不能送检或接种应斟酌送随机痰(痰液留取后不能及时送检,下降了苛氧菌的分离率)。

4、标本验收及拒收原则:

(1)无标签者、标注信息不全、不符者拒收;

(2)唾液、鼻冲洗液和分泌物、鼻孔拭子、咽部标本拒收;

(3)送检时间超过2小时拒收;

(4)送检容器不当、溢漏、无盖者拒收;

(5)痰的厌氧菌培养标本拒收;

(6)拒收24h内重复收集的痰细菌培养标本,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否则需要与申请医师协商处理。

5、痰标本镜下分类(细胞数/低倍镜)

分级

上皮细胞(个)

白细胞(个)

判定

A

10

25

合格可用于细菌培养

B

25

混合样本,若比值<1:2.5为基本合格可用于细菌培养

C

10

10

不合格建议重送标本

5、脓液及创面分泌物标本的收集

1.开放性感染和已破溃的化脓灶标本收集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表面污染菌,然后用灭菌拭子采取脓液及病灶深部的分泌物。如果为慢性感染,则常常污染严重,很难分离到致病菌,可取感染部位下的组织送检并要求细菌定量。

有几种眼部感染的标本可收集用于微生物学检验,如用拭子或无菌刮勺采取的结膜标本用以诊断结膜炎;结膜刮取物做姬姆萨染色检查上皮细胞中的嗜碱性胞质内涵体可诊断沙眼衣原体感染;用刮勺刮取的角膜标本用以诊断角膜炎;玻璃体液用以诊断眼内炎;化脓性标本用以诊断蜂窝织炎等。

导管医治引发的感染,应及时采血培养和做导管尖端培养。对瘘道内脓液,用灭菌拭子挤压瘘管,选取脓液中的“硫磺样颗粒”送检,也可将灭菌纱布塞人瘘管,第二天取出送检。对蜂窝织炎、坏疽组织,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或70%乙醇擦拭清洁感染部位,然后用注射器吸取少许无菌生理盐水后抽取标本。针管抽取的位置应是炎症最严重的区域(一般在中心)。对烧伤部位,收集标本前要清创,若要作定量培养,则要采取3~4mm3的活检组织切块。

对切口部位,也要尽可能抽取标本或将拭子插入伤口深处收集标本。采自其底部或脓肿壁上的标本检出率最高,从暴露在空气中的感染灶表面收集的标本容易被污染。

对褥疮溃疡部位,原则上不采取拭子标本,应组织活检取材或针管抽取,只有在活检标本难以取得时,才可用拭子在伤口底部收集标本。

2.闭锁性脓肿对毛囊炎、疖、痈和皮下软组织化脓感染,用2.5%~3%碘酊和75%乙醇消毒周围皮肤,然后穿刺抽取脓液,尽可能避免送检拭子标本,只有在切开排脓时可以用拭子收集标本;对乳腺脓肿、肺脓肿、肝脓肿、胆囊炎、脑脓肿、肾周脓肿、阑尾脓肿、心包积液等要通过手术引流收集脓液;对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关节腔积液、盆腔脓肿、肛周脓肿,采取穿刺术抽取标本后送检。

1.肯定某些皮肤常居菌是不是是创伤感染的病原菌时,要注意该菌是不是在数量上占优势。目前临床上辨别是创伤感染还是污染,主要看细菌向活组织深部侵入的程度及每克组织含细菌量是不是到达一定阈值。一般认为每克组织内细菌数量在10^5~10^6以上时便可造成伤口感染。

2.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如毛囊炎、疖、痈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蜂窝织炎的致病菌大多是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丹毒是皮肤及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由β-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黏膜的细小伤口入侵而至。

3.化脓性疾病,如甲沟炎、脓性指头炎等亦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细菌性角膜炎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偶有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鼻窦炎的常见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和真菌,由牙病引发的多为厌氧菌;心包炎的常见细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等;其他化脓性疾病还有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乳突炎、气性坏疽、胆囊炎和结核性腹膜炎等。

4.脓肿,如扁桃体脓肿、咽部脓肿,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和α-溶血性链球菌;肾皮质化脓性感染、肾皮质脓肿的常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脓肿以耳源性脑脓肿最多见,多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乳突炎并发胆脂瘤引发,鼻源性脑脓肿继发于鼻旁窦的化脓性炎症,较少见,隐源性脑脓肿是原发感染灶不明确的脑脓肿,多是血源性脑脓肿的藏匿型;肺脓肿是由多种细菌引发的肺部化脓性炎症、坏死,构成脓肿;其他部位的脓肿有肝脓肿、脓胸、腹腔脓肿、肾周脓肿和直肠肛周脓肿等。

5.创伤感染,常见的有术后切口感染和导管感染等,近年来导管引发的感染和败血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如表皮葡萄球菌等也较常见。

6.烧伤创面在初期是无菌的,12h后会出现大量细菌。引发烧伤创面感染的细菌种类很多,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其次是变形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粪产碱杆菌、普罗菲登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

7.耳部位的标本主要有拭子(诊断耳炎)和外耳、中耳液体(诊断中耳炎)。这两个部位潜伏感染的细菌有所不同。铜绿假单胞菌常引发外耳炎,也可有其他细菌,但不会有厌氧菌。来自呼吸道的菌群,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一些革兰阴性杆菌都可能引发中耳炎,厌氧菌也可引发中耳炎。

6、咽喉、鼻、耳、眼分泌物标本的收集:

以无菌棉拭采取患者喉部或鼻、耳、眼部分分泌物,立即送检。收集标本时应尽可能勿使棉拭接触唾液及口腔其他部位的粘膜,以防唾液的抑菌作用和杂菌污染。

7、生殖器官标本的收集:

以无菌棉拭采取病灶分泌物于培养管内,立即送检。做有关性病病原体PCR检测时,取特定容器,按要求留取标本。如分析失败,分析缘由并告知受检者重新采样检验。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rm.com/wazlyy/9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