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疫苗,全称为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不少家长以为这个疫苗是预防流感的。这时候,我们的接种医生就会说,它叫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但并不是预防流感的,它是预防流感嗜血杆菌引起来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最常见的脑膜炎、肺炎、中耳炎、皮肤软组织炎……感觉好费劲,家长还是一知半解。
1此流感非彼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病原菌是一种病毒——流感病毒,它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包括儿童和成人,尤其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伴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危害最大。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咽喉痛、鼻塞、干咳和头痛等。发热可达38-38.9℃,一般持续2-3天,全身症状也逐渐好转。
Hib的病原菌是一种细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它是流感嗜血杆菌的一个亚型,易感人群主要是5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引起儿童脑膜炎、肺炎、会厌炎等多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甚至可以导致儿童死亡,是严重威胁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健康的一种疾病。
2流感嗜血杆菌的由来
那么,既然不是预防流感的,为什么疫苗名称里面会有“流感”俩字呢?这要从下面这个故事说起。
年波兰细菌学家,pfeiffer在一次流感暴发期间,在一名患者的痰中发现了这种细菌,并认为这种细菌和流行性感冒有关。
-年在另一次流感大流行中发现只能从部分患者鼻咽部分离到此菌。此后又从脑膜炎患儿的血液和脑脊液中分离到这种小杆菌。
年Winslow等根据此菌生长需要全血或血液组分,是嗜血的,把这种病原体命名为“嗜血杆菌”,直到年Smith等人从流感患者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出流感病毒后才确定这种小杆菌不是流感的病原体,因此建议命名为“流感嗜血杆菌(Hi)”并沿用至今。
3流感嗜血杆菌分型
流感嗜血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分为荚膜型和无荚膜型。荚膜型又分为a、b、c、d、e、f六种血清型,b型是最重要的致病型别(Hib)。
4Hib可以引起哪些疾病
人类是流感嗜血杆菌的唯一宿主。可以在鼻咽部无症状的携带,携带者是该菌的主要传染源,健康儿童Hib的携带率约为6%,呼吸道飞沫传播或者呼吸道分泌物直接传播,主要侵犯4~18月龄的儿童,5岁以上人群少见。
最严重的是Hib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可以累及多个器官。常见的有脑膜炎、肺炎、会厌炎(咽喉炎)、败血症、关节炎和蜂窝组织炎等。Hib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发生细菌性脑膜炎和其他侵袭性细菌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
5Hib引起的脑膜炎有何特点
脑膜炎是覆盖大脑的膜被感染,是最常见的Hib侵袭部位。Hib脑膜炎主要发生在儿童,5岁以下儿童占80.5%,其中1岁以内占58.8%。
多数患者具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常有发热、流涕、咳嗽、精神萎靡等,经数日或1-2周可出现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即便给予适当的治疗,仍有2%-5%的Hib脑膜炎病例死亡。20%-40%的幸存者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失明、耳聋、学习能力障碍)。
国内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还是很常见,很多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接种Hib疫苗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接种Hib疫苗,是唯一有效预防Hib发病的措施,能有效降低甚至清除健康儿童鼻咽部Hib的携带。
6Hib疫苗的接种建议
WHO对Hib的立场文件指出,应在出生后6周尽早接种疫苗,基础免疫应在6月龄以前完成。
接种程序为:
(1)<6月龄儿童,间隔1个月或2个月接种1次,共3次,在18月龄时进行加强接种1次;
(2)6~12月龄儿童,间隔1个月或2个月接种1次,共2次,在18月龄时进行加强接种1次;
(3)1~5周岁儿童,仅需接种1次。
起始接种年龄较晚的儿童,如果第一剂次接种年龄12月龄,仅推荐接种一剂。
有家长该问了,那我们等到一岁以后再接种,岂不是更划算?
我们知道,接种疫苗相当于在和疾病赛跑,我们不知道疾病什么时候会发生,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及时接种疫苗,不给疾病留下机会。一旦患病,代价是惨重的,是以孩子的健康为代价的,疾病的负担也远不止几支疫苗钱。
目前,Hib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是二类疫苗,家长需要花钱购买才能为宝宝接种。WHO建议将Hib疫苗纳入所有婴儿免疫规划中,全球98%的国家已经将Hib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国家的财政暂时还不能全部负担,但是这并不代表二类疫苗不重要,在预防疾病方面,二类疫苗是一类疫苗的有效补充,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好了,现在接种医生口中的Hib疫苗,您了解了吗?
疫苗百事通专业疫苗预约平台点击下方小程序直接预约接种▼▼▼往期推荐同样是疫苗,为什么有的打针,有的口服,还有的喷一喷,它们有什么讲究?疫情终结者——疫苗打不满全程的疫苗,还有必要接种吗?what?吃海鲜也会感染甲肝?“疫”往无前的“隐形侦查战士”疫情期间接种医生如何解决面对的挑战!科学认识疫苗接种,这些注意事项马虎不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