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倒计时96天
医考大时代
领航教育先通过后付费
考前免费培训
技能笔试都通过才交费
您身边的医考专家
中医每日一练
1.两目白睛是“五轮学说”之
A.血轮
B.风轮
C.肉轮
D.气轮
E.水轮
2.全目赤肿为
A.脾胃湿热
B.肝经风热
C.心脾积热
D.肺热壅盛
E.肾经虚火
3.新生儿脐风,上下口唇紧聚称为
A.口噤
B.口撮
C.口喁
D.口振
E.口动
4.口腔肌膜灰白色小溃疡,周围红晕,局部疼痛者为
A.口疮
B.口糜
C.鹅口疮
D.口撮
E.以上都不是
5.瞳孔缩小可见于
A.青风内障
B.颅脑外伤
C.颅内肿瘤
D.川乌中毒
E.杏仁中毒
中西医每日一练
1.经脉循行中,不与目内眦或目外眦发生联系的是
A.手少阳三焦经
B.手太阳小肠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少阳胆经
2.手太阳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交接部分是
A.无名指
B.小指
C.拇指
D.食指
E.中指
3.患儿,男7岁.左下肢外伤后感染化脓,1周后突发高热寒战,下肢局部病灶肿胀加重,今日发现左侧腰背部出现一肿胀区,约6cmX6cm大小,边界不清,疼痛,按之有波动感,经穿刺可见有黄绿色脓液.应首先考虑的是
A.菌血症
B.蜂窝组织炎
C.毒血症
D.败血病
E.脓毒败血症
4.患者女性,64岁,右下肢出现片状红斑,边缘清楚,稍高出皮肤,局部有烧灼样疼痛,应首先考虑
A.疥
B.痈
C.疽
D.丹毒
E.急性蜂窝织炎
5.患者,30岁,月经一直正常,现在是月经干净后第7天,宫颈黏液涂片检查结果是典型羊齿叶状结晶,表明
A.月经期
B.月经前
C.排卵后
D.接近排卵
E.已妊娠
中医答案
1.D
五轮学说中,内眦及外眦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因为心主血,血之精为络;黑珠属肝,称为“风轮”,因肝属风主筋,筋之精为黑睛;瞳仁属水,称为“水轮”,因为肾属水,主骨生髓,骨之精为瞳仁;白睛属肺,称为“气轮”,因为肺主气,气之精为白睛;眼胞属脾,称为“肉轮”,因为脾主肌肉,肌肉之精为约束(眼睑)。
2.B
目赤肿痛多属实热证。如白睛色红则为肺火,或外感风热;两眦赤痛为心火上炎;睑缘赤烂为脾有湿热;全目赤肿为肝经风热上攻。
3.B
口撮:唇口收缩变窄变小,不能开口,叫做口撮,“撮”音搓。口撮多因肝风引起,每与抽搐、痉挛、角弓反张等一些严重的征象并见。如小儿脐风,即新生儿破伤风,就口撮不能吮乳,这也是一个险恶征象,有时由于痉痛后出现口撮的现象,这就未必是险恶征象。答案选B。
4.A
口疮:唇内和口腔肌膜出现白色小泡,溃烂后红肿疼痛。多由心脾二经积热上熏所致。
口糜:口腔肌膜糜烂成片,口气臭秽。多由湿热内蕴上蒸口腔所致。
鹅口疮:婴儿口腔、舌上出现片状白屑,状如鹅口者,多因感受邪毒,心脾积热,上熏口舌所致。
口撮:上下口唇紧聚,不能吸吮,为邪正交争所致,可见于新生儿脐风、破伤风等病人。
因此,最佳选项是A。
5.D
瞳孔缩小:可见于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类农药及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
中西医答案
1.C.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过程中未与目内眦或目外眦发生联系.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如下: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之尖端(桡侧),沿食指桡侧,经过第1、2掌骨之间,上行至腕后两筋之间,沿前臂外侧前缘,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行到肩部,经肩峰前,向上循行至背部,与诸阳经交会于大椎穴,再向前行进入缺盆,络于肺,下行穿过横膈,属于大肠.其支脉,从缺盆部上行至颈部,经面颊进入下齿之中,又返回经口角到上口唇,交会于人中(水沟穴),左脉右行,右脉左行,止于对侧鼻孔旁.
2.D.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相交接.
3.B.
根据题干,此患者属于蜂窝组织炎,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B.
4.D.
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有不同的病名,发于头面部的,称抱头火丹,生于躯干部的,称内发丹毒;发于小腿足部的,称流火;新生儿多发于臀部,称赤游丹毒.根据题干,此患者属于流火,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D.
5.D.
正常情况下,在月经周期第8?10天,宫颈黏液涂片可见结晶,排卵期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高峰,涂片出现典型的羊齿状结晶.排卵后结晶逐渐减少,至22天结晶就不再出现.结晶的多少及羊齿状的完整与否,提示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高低.故选D.
直接扫描下方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