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 手蜂窝织炎预防 >> bmj综述甲真菌感染的诊断和医治

bmj综述甲真菌感染的诊断和医治

 

甲癣是指甲的真菌感染。最近对欧洲和美国人群的甲癣调查回顾发现,其平均得病率为4.3%。甲癣可引发疼痛和不适,并且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伤害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指甲疾病可致使触觉功能受损或丧失,而趾甲疾病则妨碍行走、运动和穿鞋的舒适度。患者如不接受医治,可沾染给其他家庭成员,并且可能污染公共区域。

甲的真菌感染可呈慢性进程,并对医治产生抵抗,有16%-25%的患者经现有的医治没法取得治愈。就目前所知,感染没法自发性清除。

来自澳大利亚的皮肤病专家SamanthaEisman和RodneySinclair教授发表了一篇综述,以循证为基础详细论述了甲癣的诊断和处理。该综述发表在年3月的BMJ上,现将主要内容编译以下。

甲癣的病因是什么?

甲癣常由皮肤真菌感染引发,主要包括3种可致使人类和动物皮肤病的真菌,即小胞子菌属、表皮癣菌属和毛癣菌属。甲遭到皮肤真菌感染即称之为甲癣。约90%的病例是由红色毛癣菌引发的,其次为指间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混合感染。

甲癣也可由皮肤真菌之外的霉菌和酵母菌引发,常见的为白色念珠菌。这些病原体的散布取决于地理、气候和迁移。

哪些人存在感染风险?

甲癣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真菌无处不在,一旦甲受损,则产生感染的风险增加。糖尿病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1/3的糖尿病患者受累。一项多中心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产生甲癣的概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在糖尿病患者中,病甲可损伤周围皮肤,由于患者有感觉神经病,因此可能未留意,从而使患者易于产生骨髓炎、坏疽和糖尿病足。

年龄增大是另一个危险因素,在老年人(年龄70岁)中,病甲可损伤皮肤,致使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入侵引发蜂窝织炎。

遗传也被认为是一个危险因素,由于红色毛癣菌感染具有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偏向。由红色毛癣菌引发的远端侧位型甲癣具有家族遗传偏向,与家庭成员间的传播无关。

在一项多中心研究中,银屑病患者产生甲癣的概率较同年龄同性别的非银屑病患者高56%,足部甲癣的得病率为13%。在一项包括名参与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HIV感染者的甲癣得病率为23.2%,并且与CD4计数/mm3相干。在一个大规模甲癣病例系列中,每天吸烟2包或以上的患者占83.3%,不吸烟者占14.8%,周围动脉疾病是另一个混杂的危险因素。

报导的外在危险因素包括体育活动增加、湿润环境下的工作增多、鞋子不合脚、公共游泳池、工作接触化学制品、赤脚行走和咬指甲。得病率亦取决于职业(运动员)、气候、生活环境和旅行频率。

甲癣有何临床表现?

甲癣可累及单个甲,在特殊情况下可累及所有甲。趾甲感染的概率是指甲的7倍。第一和第五趾甲最常受累,常继发足癣。相比而言,指甲感染常伴随体癣或头癣,且多为单侧性。表1列出了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甲癣常见的病原体。

表1.甲癣的临床表现

甲癣的类型

临床表现

病因

取样部位

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癣(图1)

远端甲板下和甲床过度角化;甲剥离;变色;两足一手综合征;常有足癣

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

甲床和甲板下;剪下的甲碎片

白色表浅型甲癣

甲表面的白色斑片伴脱屑;最多见于儿童

须癣毛癣菌、曲霉菌、枝顶孢属、镰刀霉

白色易碎区表面刮落物

近端(白色)甲下型甲癣

感染从近端甲襞开始,远端正常;近端白甲病;初期甲板表面正常

红色毛癣菌、麦格尼毛癣菌、许兰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

用刮匙刮甲板深部和近端甲床(先削去正常甲板);可能需要活检

甲内型甲癣

呈奶白色;无甲下角化过度或甲剥离

苏丹毛癣菌、紫色毛癣菌

剪下的甲碎片

念珠菌性甲癣:

甲沟炎

甲周皮肤肿胀、疼痛、细菌两重感染或甲板病

念珠菌属

近端和侧缘;甲下

远端甲感染

甲剥离和甲下角化过度、指甲受累、血管异常

全甲营养不良型甲癣

全甲增厚和角化过度

全甲营养不良型甲癣

甲板完全破坏

上述任意一种;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为念珠菌

混合型

同一患者存在不同类型

霉菌

特殊临床表现很少;常累及单个甲,伴既往疾病或创伤;趾甲受累;无足癣

短帚霉、Neoscytalidiumdimidiatum、曲霉菌、枝顶孢属、镰刀霉、Neoscytalidiumhyalinum

甲癣如何诊断?

许多甲病类似甲癣(见鉴别诊断)。因此,在开始医治前明确微生物学诊断很重要。甲癣的临床标志性特点是甲变脆,常可见由真菌入侵而至的特点性崛起(图4)。从表面上看,呈黄色的过度角化带,并且向甲母质进展。

近期一篇综述建议最少进行两项诊断检查来肯定甲板穿透,通常为显微镜检查和培养。取样前应使用70%酒精进行清洁,将取得的样本分成两份,一份用于镜检,一份用于培养。为了便于运输,应采取市售的包装盒、无菌容器或折叠和密封的清洁白纸片来贮存样本。根据甲癣的类型肯定取样的部位(表1)。可使用指甲钳获得甲板的碎片(图5)。

用小刮匙或15号手术刀片从甲下过度角化处、甲床或甲板、周围或受累皮肤刮取碎屑。应避免从远端甲板取样,由于常存在污染。对近端甲下型甲癣,应使用15号手术刀片削去健康甲板,用锐口刮匙从邻近甲半月的甲床处刮取感染物。另外,还可以在无麻醉的条件下从近端病甲边沿进行近端甲板钻孔活组织检查。这是一项可由全科医师实行的简单操作。

将获得的病甲碎片置于载玻片并加上氢氧化钾溶液后便可直接用显微镜视察。载玻片须用煤气灯火焰加热,并且覆以盖玻片。使用正常明视野显微镜在x倍下视察样本。如发现真菌菌丝、胞子或酵母型,则可明确真菌的存在。直接镜检没法肯定特殊的真菌。

培养可明确特定真菌,但需周才能取得结果,且假阴性率高(30%)。如临床高度怀疑甲癣,应重复培养。甲样本切片可使用高碘酸希夫氏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该方法的敏感性(92%)比直接镜检(80%)和培养(59%)高。

什么时候及如何给予外用药物医治?

外用药物医治的适应症包括远端甲板受累不超过50%且无甲母质受累、3或4个甲受累、初期的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癣及白色表浅型甲癣。其他需要斟酌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由于儿童的甲薄且生长快)、有复发风险患者的预防医治及是不是有口服医治禁忌症。

阿莫罗芬

5%阿莫罗芬搽剂对真菌有广谱的杀菌和抑菌活性,现有指南推荐将其用于无甲母质受累的甲癣,和最多累及2个甲的轻度远端侧位型甲癣。每周运用1或2次(锉光病甲后),延续周。最近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性对比研究显示,48周时12.7%的患者取得康复,46.5%的患者取得真菌学治愈。

环吡酮

环吡酮(普遍有售,但英国无售)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其8%搽剂可一天1次用于指甲癣和趾甲癣,分别延续24周和48周。对两项设计良好的双盲、安慰剂对比、平行组多中心研究的回顾性分析显示,真菌学治愈率分别为29%和36%,完全治愈率分别为5.5%和8.4%。目前还没有对阿莫罗芬和环吡酮进行直接比较,但前者的治愈率仿佛低于后者。

Cochrane协作的数据显示阿莫罗芬可能更有效。近期一项多中心、随机对比研究显示,化学拔甲联合环吡酮霜和搽剂较单独运用阿莫罗芬搽剂更有效,临床治愈率为53.5%,而阿莫罗芬医治组为17%。搽剂的不良反应包括甲襞红斑、炙烤感和瘙痒。这些反应通常为暂时性,但如果严重的话,需要停止医治。

不常使用的外用医治

专科医生可能斟酌使用的其他外用药物包括噻康唑,有28%的溶液制剂,在一项开放性研究中,治愈率达22%。10%艾氟康唑(Efinaconazole)溶液是第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可一天1次运用,延续48周。

在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癣患者中展开的2项类似的多中心、随机、双盲、赋形剂对比研究显示,艾氟康唑的完全治愈率(17.8%和15.2%)高于赋形剂(3.3%和5.5%)。该药已在加拿大取得批准,但美国仍在审批中。

有哪些全身性医治方法?

虽然目前有各种甲癣的全身性医治方法(表2),但对理想药物的探索仍在继续。

表2.成人患者全身性药物医治总结

医治和剂量

禁忌症

正告/建议

血液学监测

一线医治:伊曲康唑:

mg/d:指甲癣6周,趾甲癣12周;每一个月mg/d用1周(冲击疗法):指甲癣2个疗程,趾甲癣3个疗程

慢性和活动性肝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室功能障碍;同时使用苯二氮?类、HMG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奎尼丁、匹莫齐特;妊娠(C类);哺乳

进餐时服用;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包括降糖药物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仅持续性医治需要检测肝功能,每周重复检测;冲击医治不必检测肝功能

一线医治:特比萘芬:

mg/d:指甲癣6周,趾甲癣周

慢性或活动性肝病;哺乳;妊娠(B类)

如ALT/AST升高至正常上限的2倍,则停药;如肌酐清除率50ml/min或肌酐μmol/L,则剂量减半;已知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需谨慎

医治前进行肝功能检测和全血细胞计数;每周监测肝功能和全血细胞计数

氟康唑(未获批):

mg/wk:指甲癣个月,趾甲癣个月

肾和肝功能受损;苯二氮?类(增强平静作用);特非那定、西沙必利、阿司咪唑、匹莫齐特、奎尼丁或红霉素;妊娠(C类);哺乳

多种药物相互作用;某些制剂含乳糖过敏原;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未批准用于甲癣的医治

基础肝功能检测和全血细胞计数;如有以下情况须检测肝功能:使用大剂量、医治时间延长、同时使用肝毒性药物

灰黄霉素:

-mg/d:指甲癣个月,趾甲癣个月

重度肝功能受损;卟啉症;红斑狼疮;妊娠(C类);男性患者医治后6个月应避孕

与高脂食品同服;药物相互作用(口服避孕药、抗凝药、苯巴比妥)

如果有轻度肝功能受损,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即使采取最好医治方法,真菌学治愈率约为30%,医治失败率最少为25%。在选择医治时,需要斟酌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费用、允从性、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感染的类型和部位。口服医治通常较外用医治更有效;但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也更多。

建议口服医治用于近端甲下型甲癣,最少50%的甲板受累,甲母质或多个甲受累,并且外用药物医治6个月无效。2种主要的甲癣全身性医治药物包括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但特比萘芬应作为一线医治,由于其药物相互作用较伊曲康唑少,并且在体内和体外对皮肤真菌引发的甲癣更有优势。

其他全身性医治药物包括灰黄霉素和氟康唑,前者仅允许在儿童中运用,后者为三线医治药物;两种药物在下面介绍。

特比萘芬

特比萘芬既是杀真菌剂,又是抑真菌剂,对念珠菌属的活性较弱。每天mg,指甲癣6周,趾甲癣周。开始医治后月(健康甲生长所需的时间)应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

如果疾病延续,应给予继续医治,由于最好临床效果出现在真菌学治愈和医治停止后数月。有研究评估了特比萘芬冲击疗法的效果,即每个月服用特比萘芬mg/d共1周,延续3个月。

一项大规模随机研究显示,18个月时,延续疗法的真菌学治愈率为70.9%,冲击疗法为58.7%。其他评估特比萘芬冲击疗法或间歇性疗法的研究显示了不同的成功率,从而提供了能下降费用和减少医治不良反应的可行方案。

特比萘芬不能用于慢性或活动性肝病患者。建议按药品说明书进行基础肝功能检测,并定期监测(周)。如出现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特比萘芬。

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是一种抑真菌剂,对酵母菌、皮肤真菌和除皮肤真菌之外的霉菌有活性。但它对皮肤真菌的活性低于特比萘芬。由于伊曲康唑可持续存在于甲板中,因此其间歇性给药方案与逐日给药方案疗效相当。在一项多中心随机研究中,与持续性医治相比,间歇性医治的真菌学治愈率相当,临床治愈率更高。

因此伊曲康唑的给药方案包括:逐日mg(趾甲癣,12周;指甲癣,6周);每个月冲击医治,即每个月服用mg/d共1周(指甲癣,2个月;趾甲癣,3个月)。

伊曲康唑禁用于心力衰竭或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患者接受超过1个月的持续性医治应接受肝功能检测;但冲击医治不必监测肝功能,除非患者有以下情况:肝脏疾病史、服用其他肝毒性药物、基础肝功能异常、任何时候出现提示肝功能异常的症状或体征。

一些研究比较了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的有效率。一项多中心随机研究显示,72周随访时,治愈率分别为55%(特比萘芬延续医治16周)和26%(伊曲康唑冲击医治)。一项对医治甲癣的全身性抗真菌药物的荟萃分析证实了上述结果。

在比较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的荟萃分析中还发现特比萘芬医治的复发率较低。近期一篇综述报导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有协同作用,联合医治的治愈率可能高于单药医治,并且可以预防复发。

灰黄霉素

与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相比,灰黄霉素医治的有效率较低,复发率较高,但它是唯一获批用于儿童的药物。当其他药物缺少或存在忌讳时,可使用该药。

灰黄霉素禁用于重度肝脏疾病患者,但可用于肝功能轻度受损的患者,须定期监测肝功能。成人剂量为-mg/d,指甲癣和趾甲癣的疗程分别为个月和个月。

氟康唑

虽然氟康唑未被批准用于甲癣,但仍是潜伏的三线医治药物。该药很便宜,由于可以每周给药1次,因此患者允从性高,并且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很少。氟康唑抗皮肤真菌和念珠菌属的活性很高。许多研究评估了该药医治甲癣的疗效,一项系统综述报导的真菌学治愈率为36%-%。

近期一项荟萃分析建议甲癣的医治剂量为每周mg,延续6个月以上。氟康唑的有效性(治愈率31%)仿佛低于伊曲康唑(61%)或特比萘芬(75%),但比较研究很少。

新的第二代3唑类药物包括伏立康唑、泊沙康唑、雷夫康唑、阿巴康唑和普拉康唑。这些药物在标准医治无效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和皮肤真菌之外的霉菌感染医治中可能有效。

拔甲和清创术有何作用?

拔甲(完全去除)或清创术(部份去除)对重度甲癣、甲广泛增厚或纵向条纹或崛起有效。这些改变可引发皮肤癣菌瘤,由大量真菌聚集成块而至,内科医治效果较差。拔甲和清创有助于减少真菌数量,增加抗真菌药物的渗透性。

化学拔甲包括溶解甲板与甲床之间的连接,和软化甲板。单个甲病的医治建议使用40%尿素或20%尿素加10%水杨酸,同时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1%联苯苄唑或1%氟康唑),封包周,随后用指甲剥离器或指甲钳去除病甲。

外科拔甲是指用指甲剥离器分离甲板与甲床。当外用和全身性抗真菌药物医治无效时,可选择此方法。后续通常给予全身性抗真菌医治。

清创是指去除部份甲。在一项随机对比研究中,清创术联合8%环吡酮搽剂的真菌学治愈率(77%)较单独清创(0%)高。

联合医治有效果吗?

环吡酮、阿莫罗芬和咪唑类外用制剂可与全身性抗真菌药物联合运用。一项针对趾甲癣的开放性随机研究显示,口服伊曲康唑联合阿莫罗芬搽剂与单独口服伊曲康唑相比,医治12周的真菌学治愈率分别为83%和41%。

特比萘芬也有类似的获益。现有的证据足以推荐单药医治效果差的患者采取联合医治,还包括近端甲病、医治失败或甲板受累超过50%的患者。

酵母菌和皮肤真菌之外的霉菌感染如何医治?

所有甲癣患者中有5%-10%是由念珠菌引发的。对念珠菌属感染,应斟酌伊曲康唑作为一线医治药物,也可选择氟康唑(但未获批)。特比萘芬是一个有效的药物,在65例由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或短帚霉引发的甲癣患者中,mg/d医治48周的治愈率为70%-85%。皮肤真菌之外的霉菌感染医治较困难。

近期一项综述认为最好的医治方法可能是全身性或外用医治联合定期化学或外科拔甲或清创。

儿童患者有哪些医治选择?

英国儿童中的甲癣得病率报导为0.2%。趾甲常受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远端甲下型甲癣。对儿童患者,应同时排除头癣和足癣,还应对其父母和兄弟姐妹进行检查以排除感染。

甲癣的外用医治是被提倡的,但未获批用于儿童,也无临床研究显示其对儿童有效。灰黄霉素被批准用于儿童,但由于其医治周期长且疗效不佳,因此不再被推荐作为一线医治。

特比萘芬在一些国家被批准用于头癣的医治,可用于2岁以上且体重超过12kg的儿童。应将儿童转诊至专科医生处进行评估和医治。

如果没有禁忌症,可按成人的方法医治儿童患者,即使用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或氟康唑,但须根据年龄和体重调剂剂量。这些药物均未被批准用于儿童,但近期一项系统综述公布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糖尿病或免疫抑制患者需要接受不同的医治吗?

对糖尿病患者,特比萘芬是一个优于伊曲康唑的医治选择,后者禁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由于伊曲康唑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因此还可引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为了避免与降血糖药物之间潜伏的药物相互作用,应斟酌外用医治。由于特比萘芬和氟康唑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干扰最小,因此可用于HIV感染患者。

如何肯定医治是不是成功?

甲癣治愈的定义是:在个月的充分洗脱期后,临床体征消失或培养阴性伴或不伴镜检阴性。即使给予最好医治,仍有25%-30%的患者在早期治愈后出现复发。经3个月全身性医治后,大部分趾甲看上去仍有异常。

如果正常甲长出且靠近营养不良甲,则用手术刀片在营养不良甲的根部做1划痕。如果营养不良甲始终阔别划痕,则无需进一步医治,但如果营养不良甲继续向划痕发展,则提示感染延续,需要进一步医治。连续拍照是一种有用的辅助监测手段。

要点总结

1.甲板变脆和甲崛起(黄褐色的过度角化带)提示甲癣。

2.对病甲碎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很容易也很快捷,并且是一种经济的明确致病真菌的方法;无需固定剂或运输介质便可传递样本,天可获得结果。

3.在未证实真菌感染前不应开始医治。

4.培养的假阴性率为30%;因此,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感染,如临床高度怀疑,应重复培养。

5.如果甲癣对抗真菌药物不敏感,并且镜检阳性而培养阴性,则应斟酌皮肤真菌之外的霉菌感染。

甲癣的鉴别诊断

1.银屑病(图2)

⑴.类似甲癣:甲剥离、甲下过度角化、甲床出血、灰指甲、甲营养不良

⑵.凹陷

⑶.油滴征(甲床中可见半透明的红黄变色)

⑷.银屑病的其他皮肤特点,银屑病家族史

2.扁平苔癣

⑴.其他部位的皮肤疾病

⑵.甲板变薄且有脊状崛起

⑶.翼状胬肉—在甲近端结疤

3.创伤

⑴.甲板出现异常

⑵.甲床正常

⑶.反复创伤构成远端甲剥离

⑷.单个甲受累,甲形状改变,甲的色泽变化一致

4.湿疹

⑴.甲凹凸不平伴脊状崛起

⑵.湿疹的皮肤改变

5.黄甲综合征

⑴.甲板呈黄绿色

⑵.甲变硬,纵向曲折度增大

⑶.可能有甲脱落,疼痛

⑷.同时伴随支气管扩张、淋巴水肿和慢性鼻窦炎

6.层状甲分裂(图3)

⑴.反复浸泡在水中

⑵.常位于甲的远端

7.甲周鳞状细胞癌/鲍文病

单个甲,甲襞瘤样变,甲边沿有渗出

8.恶性黑色素瘤

⑴.甲板或甲床变黑

⑵.色素可蔓延至甲襞

⑶.可伴随出血

9.黏液样囊肿

囊肿位于甲根部,甲上的沟纹可延伸至全部甲

什么时候需要转诊?

如出现以下情况,患者需转诊:

1.合并甲病(银屑病或扁平苔癣)

2.怀疑甲癣,但镜检和培养阴性

3.医治效果不理想

4.诊断不确定

5.疾病出现复发

6.甲板或甲床出现黑色变(排除甲黑色素瘤)

7.儿童或年青人(年龄18岁)

8.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预后不良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医治方法(外用、口服、联合医治、手术)、医治疗程和随访:

1.侧壁受累

2.甲受累超过50%

3.甲增厚2mm

4.甲母质受累

5.甲剥离、甲沟炎、变色、皮肤癣菌瘤

6.甲生长缓慢

7.6个月随访时培养阳性

8.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免疫抑制

9.存在对医治不敏感的病原体,如柱顶孢霉

新出现的检测和医治方法

1.诊断

⑴.皮肤真菌测试条:采取免疫色谱法使从甲样本中提取的霉菌抗原显色

⑵.流式细胞技术可提供真菌入侵甲板的独特证据

⑶.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可以在2天内检出并辨认皮肤真菌

⑷.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共焦显微镜

2.医治

⑴.改良外用抗真菌药物输送的技术,包括超声药物透入疗法、手动和电子磨甲器、酸蚀处理、微穿孔、超声检查、激光甲消融和电离子透入疗法

⑵.提高真菌摄取药物的技术:经皮脂质体囊泡给药系统(TDT)、增强的抗真菌外用医治(BATT)和增强的口服抗真菌医治(BOAT)

⑶.被批准用于甲癣医治的激光包括Nd:YAG短脉冲和Q开关激光nm,和二极管nm、nm和nm(还没有展开随机对比研究)

⑷.一项单中心开放性研究显示,光动力学医治12个月可到达44%的治愈率

⑸.紫外光照耀杀菌

其他教育资源

1.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可用的资源

⑴.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卓着护理。甲真菌感染。9(









































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初期该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rm.com/wadwh/9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