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是女儿发高烧的经历---------------
女儿快二十个月了,一直很健康皮实,摔破腿最多哼唧哼唧几声,到上周为止拢共发过四次烧,有流感也有出牙低烧。每次都没超过39度,所以应对也就是喝大量水、洗温水澡、腋下额头贴个冰贴穿着背心保证充足睡眠。期间一次感冒发烧老婆实在不放心,我就让她带着孩子去某设备高大上医院。省得排队验了个血,结果判断是病毒感染,当然那些闲着没事的医生硬是给配了一种退烧加一种中药抗病毒加一种抗生素。回家后老婆无奈地给我看这些药,我看了血象没异常只好笑笑顺手把中药抗病毒给扔进了垃圾桶。这种机枪扫射式的药方据说已经是普遍现象。上周五台风来袭,我安顿好单位的防台事宜提早回家,得知女儿发烧了。39摄氏度、无其他症状、进食正常、精神良好。当晚洗澡后退到38.5后女儿顺利睡去,第二天温度上升到39.5度,我看有点高,给用了小儿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但女儿抗拒儿童药的甜味(随她爹不爱甜食),六小时以后第二次服用时开始闹脾气,大哭引发呕吐,我只好顶着大风出门把药店找了个遍,大部分药店都关门,硬是没买到布洛芬栓剂。医院,值班医生耐心听了我的描述之后跟我稍微交流了下,态度非常好,查看了喉咙稍微有点红。后来我说医生给我配个布洛芬栓吧,她笑笑把卡抽出来说我已经给你配好了。回家塞好药后女儿顺利退烧。周日凌晨温度反弹到39.5度,加一栓后压住了温度,女儿精神很好,吃了一大碗粥加一袋水果泥和希腊酸奶,外公过来看她,开心得跑来跑去。中午十二点温度又开始反弹,照例又是一栓,女儿沉沉睡去,直到下午三点再次测量体温居然发现烧没退,而且已经到40度。擦身后降到39.5度,但因无法肯定是栓剂没塞好滑出还是病情另有发展,医院。考虑到妇儿估计排队都排不上,只好去了附近稍医院。我照旧开始描述病情,结果被医生粗暴地打断:“退烧药有什么用?吃退烧药病又不会好!你不要说了,肯定是发炎了。我看看喉咙,你看喉咙都是红的,先去吊水消消炎!栓剂?医院没有肛栓!孩子温度这么高!要抽筋的知不知道!”我当时已经忍不住要爆发了,强忍着脾气说医生你好歹先给我验个血确定下是否有炎症再下结论,没栓剂我自己会给我女儿回家上的。医生咕哝着怎么可能没有炎症,一边给我开了验血单。抽完血我带着女儿先回家了,医院等单子,结果出来血象是正常的,白细胞稍低和单核细胞百分比稍高。而单子上的医生诊断赫然写着急性咽炎。我跟外公说没事了你顺便给医生看看单子,之前还叫嚷着发炎要吊水的医生看了后哼哼唧唧说那没事就吃点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好了。
回家后,我坚持除了布洛芬栓不用其他药物,喝水、洗澡、充足休息。第三天早上烧退,中午发出急疹,终于确定是幼儿急疹,舒了口气。自从受到女儿在洛杉矶时的儿科大夫科普,加上平时自己业余对医学有一定爱好和浅显的了解。我实在对于这次就医的狗血经历出离愤怒。一个儿科医生可以不了解小儿病情就开抗生素输液?都不询问孩子是否有不愿进食的情况就草草判断急性咽炎?要知道普通急性咽炎或病毒性咽炎在两天后,连成人进食都会很痛苦,可我女儿还顺利吃了很多饼干。我一再要求希望医生听我对病情的描述却再三被粗暴打断。在精神状态正常、呼吸正常、进食正常的情况下,超过38.5度可考虑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控制体温,并密切观察和谨慎使用其他药物,这样标准的儿童高烧医治程序不用,上来就又输液又是抗生素并且指责用退烧药是徒劳。对于大部分不清楚高烧惊厥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家长,医生更应该谨慎用词,用抽筋之类的词语更显的不专业。医院居然没有小儿布洛芬栓这种常见药。一直呼吁医疗分级,医院的医生(三级为最高级别,乙类为此级别第三)却可以如此粗暴诊断、毫无责任感,让医院和社区卫生所的医疗力量?这名陈姓儿科医生的全名我就不公布了,我不怀疑此位医生的专业知识,但我确信其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及其低下。
----------女儿的故事先这样吧,给大家来点干货-----------------
首先大家要明白,发烧即医学上所称发热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任何发热都会指向某种感染或疾病,但不能仅凭发热温度高低或长短来判断疾病的厉害程度,民间很容易误认为高热不好,低热没事。
美国国家医药库NLM(U.S.NationalLibraryofMedicine)网站上对儿童发烧有非常详细和权威的科普。
我借花献佛,摘取翻译几段给大家(红字为原文翻译)。
首先儿童体温比成人高,一般口腔温度超过37.5摄氏度才判断为发烧。
普通情况下,体温在每天不同阶段会有些许差别,一般为夜晚最高,对于儿童来说,另外可引起体温上升的因素可概括为运动、情感强烈波动、饮食、穿衣过多、医药、室温过高、湿度过高等。
也就是儿童发热特别是低热时,请家长排除以上因素后再观察一段时间来确定是否发热。
NLM特别指出,发热是人体防御感染的一种重要机制,许多婴儿和儿童在应对普通病毒感染时也会发展出高热,即使发热实在人体内进行的战斗,但发热是为了宿主而战,而不是伤害宿主。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脑损伤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高热而发生,其可能性只存在于高于42摄氏度的超高热中。一般情况下高热即使不接受护理,也极少有可能会高于41度,除非着装过多或环境温度过高!!!!!(重要的事情加粗加叹号)
所以家长千万别还信着老一辈发烧捂汗的那一套,而且大部分所谓的烧坏脑子其实主要是脑部或其他神经系统感染造成的,记住!发烧只是一个症状而非疾病!
发热惊厥(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抽筋或发烧发到羊癫疯之类)确实存在于一些儿童中,但大部分惊厥会很快结束而且惊厥并不意味着癫痫。另外惊厥不会造成任何永久伤害!(所以医生上来就拿惊厥吓病人家长是非常不负责任和恶劣的。)
病因
几乎任何感染都会引起发热,包括:
骨感染(骨髓炎)、阑尾炎、皮肤感染或蜂窝组织炎、脑膜炎(所谓烧坏脑子的真正元凶);
呼吸道感染诸如感冒或流感类疾病、咽喉痛、耳部感染、鼻窦炎、单核细胞增多症、支气管炎、肺炎、以及肺结核;
尿路感染;
病毒性肠胃炎和细菌性肠胃炎;
疫苗注射后部分孩子会出现一到两天的低热。
出牙也会引起低热,但一般不超过37.8度。
其他免疫系统失调或炎症类疾病、癌症、血栓、或者使用抗生素、抗组织胺、癫痫类药物也都会引起发热,这里暂且不展开。
家庭护理
普通感冒或病毒感染有时也会引起38.9到40摄氏度的发热,这并不表示您的孩子有了严重的疾病。事实上特别对于婴儿来说,一些严重感染甚至不会引起发热或仅仅是低热。
如果发热并不严重,并且没有其他不良症状,孩子不需要治疗,仅仅是多喝水并充足休息。
所谓疾病不严重是指孩子:
仍然有精神玩耍;
正常进食和喝水;
有正常反应并且会朝你笑;
皮肤颜色正常;
温度退下时表现正常。
当时尝试退热时:
儿童打冷颤时请勿加衣物包裹;
去掉多余衣物或毛毯,保持室温舒适,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尝试单层轻薄的衣物,加盖一层薄毯睡觉,如果房间闷热,可使用电扇;
洗一个温热的澡有助于降低体温,特别是在使用药物之后,可以减缓体温回升;
不要使用凉水、冰、或酒精擦拭身体,这或许能降低皮肤温度,但会刺激身体哆嗦,进而提高核心温度;
关于使用一些药物的指导: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以帮助降低体温,有些医生会建议你交替使用这两种药物;
每隔四到六小时使用一次对乙酰氨基酚,这种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前列腺素合成来降低体温;
每隔六到八小时使用一次布洛芬,六月龄以下请勿使用;
不要给儿童使用阿司匹林,除非医生允许;
清楚自己孩子的体重,使用药物前请详细阅读说明书;
三月龄以下婴儿不要自己使用药物,请咨询医生。
饮食:
大量摄入液体,水、冰棍、汤、布丁类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要摄入太多果汁并避免运动类饮料;
即使饮食正常,也不要强制喂食。
发烧时考虑就医的情况:
三月龄以内并且肛温超过38摄氏度(在家实践可考虑耳温37.5以上);
三到十二个月热度超过39度;
两岁以内发热超过一天;
两岁以上发热超过两天;
高热到40.5度以上,而且用药后没有直接下降并且孩子看着不舒服;
出现喉咙痛、耳痛、或咳嗽;
反复发热一周以上,包括低烧;
本身患有心脏疾病、镰状细胞贫血、糖尿病、或囊性纤维化;
近期接种过疫苗;
本身患有免疫系统疾病;
近期到过其他国家;
发烧时需要紧急就医的情况:
哭闹并无法安抚;
难以唤醒或昏迷;
看上去异常迷糊;
无法行走(本身能行走的孩子);
鼻腔清洁的情况下呼吸困难;
嘴唇、舌头或指甲发紫;
严重头疼;
斜颈;
拒绝移动手脚;
癫痫;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