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八条腿的螃蟹
不少吃货已经流下了哈喇子
生吃、蒸吃、炒吃
恩恩,那感觉你们懂得~
然而,对于打算自己动手
抓螃蟹、做螃蟹的
小编还是有那么点不放心
因为有人因此而丧命了!
近日,广州市一名75岁黎姓老人,
在杀螃蟹时不慎右手被蟹钳钳伤,
伤口被感染患上了坏死性筋膜炎,
最终病情过重不治身亡。
据悉,这位黎姓老人被钳伤后,认为伤口不大,所以没做处理。而后身体状况逐渐恶化,手背发黑、肿胀,还出现了腹泻、腹痛等症状,医院时已休克,并发生心、肺、肾脏、肝脏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接诊黎伯的广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伟雄介绍,其实黎伯的伤口并不大,起初也没有引起老人的注意,也没有对伤口做相应的处理。而后,黎伯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不但手背发红肿胀且发黑,还出现了腹泻、腹痛等症状。
在外院“吊针”不见效的情况下,黎伯才到广医二院急诊求诊。然而,短短三天,黎伯病情已迅速发展,被送到广医二院时已休克,并发生心、肺、肾脏、肝脏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医生确诊黎伯为坏死性筋膜炎。老人被送入ICU,虽经过右上肢截肢抢救,最终在上周五(11月18日)仍因病情过重不治身亡。
这不是个例,真的很可怕!
●今年11月,福建福清一名80岁的老人,在清洗红鲟时,左手食指被钳出一个小伤口。没想到次日,小伤口酿出悲剧,昏迷休克…
●今年11月,广东一男子因生食贝类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不适,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诊断,该男子的死因为“创伤弧菌败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今年10月,福建龙海市的苏先生只因为抓毛蟹时被蟹钳夹破了皮,竟然双手红肿起泡溃烂,全身发抖,不得不入院就医,做血液透析,还要面临植皮手术……
●年珠海一男子被濑尿虾扎破手指险送命,全身中毒几乎截肢。
●年,厦门一位女士洗虾的时候不小心被虾须扎破了手指,当时没当回事,想不到6周后,这位女士的右手食指不得不截掉了一截。
●年8月15日,69岁的陈老汉医院就诊。当时,他腿上长了很多水疱,有些发烧。医院怀疑他感染了创伤弧菌,随医院ICU抢救。
●年9月,浙江鄞州人老李和北仑人老张,感染海洋创伤弧菌,一个差点被截肢,一个差点没命。
小小伤口为何
就能把人害得这么惨,
下面这个就是
大多数类似事件的
元凶
↓
创伤弧菌
专家介绍,不少患者都是因为感染了创伤弧菌。“其实,被螃蟹夹伤,只是引起疾病的一个破口,破口沾到这种生长有细菌的海水,传染到身体里。”
创伤弧菌死亡率高食肉菌并不是某一种细菌,而是指引起“坏死性筋膜炎”的一些细菌的总称。食肉菌并非“吃肉”,而是透过伤口入侵皮下筋膜,释放毒素使身体组织迅速坏死。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感染性疾病,表现为中毒性休克、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发病快、死亡率高。这种病多发生于手术严重感染,或者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感染途径及结果经创口感染:皮肤上的伤口碰到带有此菌的海水,将可能引发溃烂,导致蜂窝织炎及骨髓炎等多种炎症,甚至导致组织坏死。
经口感染:经消化道感染此菌,将可能迅速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
一旦感染本菌,症状进展会非常迅速,如不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48小时内就会出现感染性休克、多脏器衰竭等症状,病死率可达75%。
系常见海洋致病菌创伤性海洋弧菌是主要的海洋致病细菌之一。
首例人感染病例于年报告,同年被正式命名。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创伤弧菌感染病例,如美国自~年累计报告余例,病死率达30%;台湾地区自~年累计报告近例,病死率高达60%;丹麦、西班牙、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报告了感染病例。
在我国,浙江、福建、广东、台湾、广西一带较为常见,且于夏季感染高发。
创伤弧菌竟如此嚣张
“帮凶”还就在我们的餐桌上
↓
海产品很易受弧菌的污染
根据早些年中国部分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的主动监测,38.6%的海产品检出VP(副溶血性弧菌),浙江省试样的VP阳性率最高。甲壳类、贝类和鱼类试样VP阳性率分别为49.3%、37.9%和25.5%。
被蟹钳伤,被贝壳划伤,被鱼虾刺伤,以及生吃海鲜,比如腌制的螃蟹、牡蛎等,就可能打开感染的大门。
还让不让人好好吃海鲜了!
吃!
小心,就不会中招!
●小心触碰;
●捕捉或宰杀海鲜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戴手套的习惯;
●如果手上有伤口,就尽量不要去接触海水;
●被蛰伤或夹伤时应尽早处理伤口,或挤压患处排出感染的血液等;
●对于老人、小孩和孕妇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以及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都要少接触各种带刺的海鲜,以免有致病风险。
—吃蟹有风险蒸它需谨慎—
北京白癜风可以治好吗北京治疗白癜风首选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