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性坏疽预防与控制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根据病变范围的不同,芽孢杆菌感染分为芽孢菌性肌坏死和芽孢菌性蜂窝织炎两类,通常所说的气性坏疽即芽孢菌性肌坏死,主要发生在肌组织广泛损伤的病人或伤员,少数发生在腹部或会阴部手术后的伤口处。梭状芽胞杆菌属厌氧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一般情况下(有氧条件)不一定致病,只有在缺氧环境下,在人体抵抗力和有伤口的情况下(尤其是深部伤口),如地震后,人掩埋在废墟或泥土下时间较长,人体受伤极易受梭状芽胞杆菌的感染,人体在失水、大量失血或休克,而又有伤口大片组织坏死、深层肌肉损毁时,容易发生气性坏疽。彻底清创是预防创伤后发生气性坏疽的最可靠方法。在伤后6h内清创,几乎可完全防止气性坏疽的发生。即使受伤已超过6h,在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下,清创术仍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故对一切开放性创伤,特别是有泥土污染和损伤严重、无活力的肌肉损毁者,都应及时进行彻底的清创术,损坏伤口,在清创后,一般应敞开引流,不作缝合。对疑有气性坏疽的伤口,可用3%过氧化氢或1:高锰酸钾等溶液冲洗、湿敷;对已缝合的伤口,应将缝线拆去,敞开伤口。青霉素和四环素族抗菌素在预防气性坏疽方面有较好的作用,可根据创伤情况在清创前后应用,但不能代替清创术。对收治的病人或伤员应将其隔离,病人或伤员用过的一切衣物、敷料、器材均应单独收集,进行消毒。煮沸消毒应在1h以上,最好用压力蒸汽灭菌;换下的敷料应行销毁或用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L)浸泡1h以上后作医疗废物处置,以防交叉感染。针对因地震损伤而发生气性坏疽的伤员,医院感染,医院应将发生气性坏疽的伤员单独隔离治疗,按照收治传染病消毒隔离的要求,隔离病房门口应设消毒脚垫,病房内设手消处、医疗废物处置桶,并对环境、物表、空气等每天定期消毒,同时加强医护人员、陪护人员、护工等个人防护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做好各项消毒工作记录。病人或伤员治愈出院后,还应对隔离病房实施终末消毒处理。来源:武汉市疾控中心编辑整理:王嘉旭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医院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