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之鼻疽杆菌
什么是鼻疽病?
由鼻疽假单胞菌(Pseudomonasmallei)引起的单蹄兽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以在上呼吸道粘膜、肺、皮肤或其他实质器官中形成鼻疽结节和溃疡为特征。根据临诊症状,可分为肺鼻疽、鼻鼻疽和皮鼻疽3种病型。
关于鼻疽杆菌
1.菌体介绍鼻疽杆菌为笔直或略呈弧形,两端圆形的杆菌,不形成芽胞及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
鼻疽杆菌有两种抗原,一种为特异性抗原,另一种为与类鼻疽杆菌的共同交叉反应抗原。
2.传播方式
这种细菌往往是先感染牲畜,比如驴、骡子、马等,然后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感染鼻部、呼吸到肺部,甚至其他器官。
3.所致病症
当出现发烧、头痛、乏力等相关症状时就要注意了!
鼻疽病病初表现体温升高,呈不规则热(39~41℃)、颌下淋巴结肿大。晚期会出现急性蜂窝织炎,局部肿胀,继则坏死及溃破排出脓汁,形成边缘不整、喷火口状的溃疡,并覆有灰黄色的渗出物。
此外鼻疽病潜伏期不定,平均为4天,一般为数小时至3周,部分携菌者可潜伏数月甚至几年。临床上可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表现较复杂,常不易诊断。
饱受鼻疽病痛的人们
临床药师在行动
临床药师在参与抗感染治疗过程中,首先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根据不同类别的感染致病菌特点、药敏情况,指定个体化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常用药物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多采用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的方法。一般采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与磺胺嘧啶或四环素类联合应用,直至症状消失。
同时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全程化的药学监护,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从而提高药物疗效,避免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使用的整个过程,包括:
①药物选用、剂量、疗程、禁忌症、慎用、特殊人群用药、相互作用、注射配伍、不良反应;
②药物过量及中毒急救;
③药物检测,剂量调整;
④处方审查,调整处方分析。
预防,刻不容缓面对鼻疽
不必恐慌
1.消除传染源:首先要消灭马类间鼻疽的流行。应用鼻疽菌素滴眼试验,可以鉴别出感染和未感染的马匹。
2.清除传染途径:对污染的马厩杂物应用含氯石灰等彻底消毒。污染的垫料及粪便等采取堆积泥封发酵、高温等方法处理后方可使用。
3.保护易感人群:对从事马匹工作的人,进行预防知识的教育,对患者应特别注意排泄物及污染物的消毒。对从事鼻疽杆菌检验的实验室工作者,必须注意无菌操作与消毒。对可疑受染者进行医学观察3周。发现病人时,应在严格条进下进行治疗,痊愈后方能出院。
展望
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可以协助临床医师解决用药方面的疑难问题,使药物治疗更趋科学性、合理性。因此,药师深入到临床工作之中必将成为今后医疗工作中的常规行为!
文献推荐
《鼻疽杆菌特异性抗原基因探针制备及应用研究》
作者: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朱平姚湘燕;指导者邓定华
摘要:本试验用缺口翻译方法标记克隆的特异性鼻疽抗原基因片段,制成基因探针,检测鼻疽菌14株,类鼻疽菌16株,其它细菌13种15株。结果是该探针仅与所有的鼻疽菌发生阳性杂化反应。作者认为,分子水平的基因探针检测,是鼻疽鉴别诊断的一个新途径,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的优点。
关键词:鼻疽杆菌基因探针缺口翻译
阅读笔记
分子杂交技术可以作为一个灵敏、特异、快速的鼻疽菌检测手段。由于基因互补原理进行检测的探针技术不受一般的生物代谢物质和鼻疽菌以外的其它细菌影响,使那些严重污染的病料可以直接快速进行检测,这对于疫情调查及细菌战剂检出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涛.马鼻疽的诊断、鉴别和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11):.
本期对鼻疽的介绍就到这里了,下一期我们将给大家介绍布鲁氏菌病。
图片
来自网络
文案
"CP"临床药学研究社钟蔚仪
排版
"CP"临床药学研究社李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