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药进展
文章导读
年5月,发表在《JAMA》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考察了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vs头孢氨苄单独使用对非复杂性蜂窝组织炎的有效性。
重要性:在美国,皮肤感染的急诊就诊患者随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而增加。对于无脓性引流的蜂窝组织炎,β-溶血性链球菌被认为是主要的病原体。与不覆盖MRSA的治疗相比,体外具有MRSA抗菌活性的抗菌药方案是否会改善结局是未知的。
目的:旨在确定在非复杂性蜂窝组织炎中,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是否会比头孢氨苄单独使用带来更高的临床治愈率。
设计、地点和参与者:在美国5个急诊进行的多中心、双盲、随机、优效性试验,研究对象为年4月~年6月入组的年龄>12岁的患有蜂窝组织炎的门诊患者,并且这些患者无伤口、脓性引流或脓肿。所有参与者在入组时都进行了软组织超声检查,旨在排除脓肿。最终随访到年8月。
干预:头孢氨苄,mg,每天4次,联合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mg/mg,每天2次,共治疗7天(人);或头孢氨苄+安慰剂治疗7天(人)。
主要结局和测量指标:符合治疗方案组事先确定的首要结局指标为临床治愈,其定义为随访就诊时,无这些临床失败标准的出现:发烧、红斑增多(>25%)、肿胀、压痛(3~4天);无红斑减少、肿胀或压痛(8~10天);超过最低限度的红斑、肿胀或压痛(14~21天)。临床显著性差异的定义为高于10%。
结果:名随机分组的患者中,人(99%)纳入到改良意向治疗分析中,人(82.2%)纳入到符合方案分析中[中位年龄,40岁(范围,15~78岁);58.4%为男性,10.9%患有糖尿病]。红斑的中位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3.0cm和10.0cm。符合方案人群中,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组中的/人(83.5%)和仅用头孢氨苄组中的/人(85.5%)得到了临床治愈(差异,-2.0%;95%CI,-9.7%~5.7%;P=0.50)。改良意向治疗人群中,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组中的/人(76.2%)和仅用头孢氨苄组中的/人(69.0%)得到了临床治愈(差异,7.3%;95%CI,-1.0%~15.5%;P=0.07)。7~9周的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次要结局没有显著性差异,包括住院过夜、皮肤感染复发、家庭接触中的类似感染。
结论和意义:非复杂性蜂窝组织炎患者中,符合方案分析显示,与头孢氨苄单独使用相比,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并不会带来更高的蜂窝组织炎临床缓解率。然而,由于改良意向治疗分析结果的不精确,包括偏好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临床重要差异,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当前时间: